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1世纪是一个以人为本,关注人与经济、环境、健康协调发展的时代,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人人享有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和民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这种前所未有的远大目标和快速发展使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由此增加了各级决策的难度和风险。高质量证据作为科学决策的参考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 标签: 循证决策 证据 经济全球化 以人为本 协调发展 社会公平
  • 简介:1病人术前准备的必要性随着外科手术安全性的逐步提高,手术也开始平常化,许多国家每年约有多达5%~10%的人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这些手术通常对挽救病人生命和改善健康状况非常重要.然而,医学发展至今,许多领域仍是个未知数,或正处于探索阶段.大多数临床医生,包括外科医生,通常是凭经验对病人采取医疗措施.而这些措施中有些除了徒增患者经济负担外,尚不能非常有效地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有些甚至会加重病情.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去发现和避免,则无论是对有限的社会医疗资源和患者的健康都将是巨大的损失.美国一些政府机构建议,患者在术前应三思而行,同时提出患者术前应咨询的12个问题.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质量委员会已采纳,并增添了其他避免患者受到卫生保健危害的提示.医院和诊所应该为病人及其家庭提供有关医疗政策和设施的信息,有效地帮助手术需要者.若未提供相关信息,则患者有必要进行咨询.对实际问题提前做好准备(例如寻找停车场地),使住院更加顺利.

  • 标签: 外科 循证医学 证据
  • 简介: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和姿势异常,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缺失和纹状体多巴胺递质进行性减少为其典型的病理生化特征。虽然至今仍缺乏病因治疗手段,但已有多种抗帕金森病药物及手术治疗被证实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在临床实践中,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体差异性、病情进展速度及长期治疗难以避免的药物不良反应,尤其运动并发症等。

  • 标签: 抗帕金森病药物 病因治疗 循证医学证据 PARKINSON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 简介:高脂血症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但降低血脂是否对卒中二级预防有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在他汀类药物问世之前,大量随机试验均未发现降胆固醇对二级预防有效。而在他汀类药物出现后,先后在有冠心病/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了一系列试验。

  • 标签: 预防 证据 危险因素 随机试验 高脂血症 降胆固醇
  • 简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精神,在法学理论界和法律实务界引起了热烈讨论。虽然对司法改革是否需要"顶层设计"还有不同看法,但肯定者似乎还是多数。司法体制改革若用经济体制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的做法,既不利于国家法制统一,也无视了国际公约和法治发达国家现成的经验。因此,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看,改革遵循司法规律乃是一条安全的捷径。

  • 标签: 司法行政化 顶层设计 法律实务界 国家法制 法学理论界 证据法
  • 简介:目的采用循证医学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寻找医患沟通系统评价证据,为建立我国医患有效沟通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全面检索与医患关系和沟通交流主题相关的中英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相关文献,并追索参考文献及其索引,检索时间截至2008年3月30日。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根据系统评价量表(OQAQ)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再评价,如遇分歧讨论解决。结果共纳入与医患沟通相关的系统评价17篇,OQAQ量表评分,最高9分,最低为3分,其中9个条目平均符合率为66.01%(中位数为6),7~9分段占41.29%(7/17),6分占23.5%(4/17),3~5分段占35.3%(6/17)。影响医患沟通的主要因素有沟通对象、沟通时间、内容、方式等。沟通策略包括以不同模板分别对病人行为进行引导和对医护沟通技能进行针对性培训等。结论现有关于医患沟通的系统评价主要基于欧美国家,这反映出我国相关研究不足。基于现有证据,目前应建立鼓励沟通机制和文化,主动发现医患沟通问题和阻断不良沟通行为,同时关注病人意愿,合理选择培训策略,及时评估反馈,以提高医患沟通满意度.

  • 标签: 医患沟通 医患关系 循证医学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分析循证医学中中文证据的检索策略构建方法,为提高卫生工作者与科研人员中文文献检索与构建检索策略的能力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示例剖析的方法,系统展示了Google搜索引擎、维普或万方医学数据库和CBM数据库中检索策略的方法,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论构建检索策略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从搜索引擎到(维普或万方等)医学数据库再到CBM数据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检索词由自由词到专业词,检索结果由泛在到精准,在从总结各方法的优缺点及给出合理的建议。

  • 标签: 科研人员 医学信息 数据库 检索策略
  • 简介:21世纪以来,医学领域应用循证医学证据已经从理论进入到指导临床实践的范畴。其中,直肠癌作为世界范围的高发疾病,始终受到肿瘤学家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各国诸多研究中心开展的与结直肠癌综合诊治相关的临床RCT研究结果,极大地推动、提高了直肠癌的诊治水平,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是,

  • 标签: 循证医学证据 结直肠癌 外科规范治疗 临床实践 诊治水平 RCT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循证证据的护理模式对产后妇女会阴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度和2020年度我院收治的孕产妇各3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对象。对照组孕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循证证据的护理模式,比较这两种方法对产后妇女会阴疼痛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两组产后妇女在VAS评分、轻度疼痛占比、中度疼痛占比和重度疼痛占比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基于循证证据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减轻产后妇女的会阴疼痛情况,使其拥有良好的护理体验,有效避免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产后妇女 会阴疼痛 循证证据
  • 作者: 李自普 王本臻 韩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年第13期
  • 机构: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山东 青岛 266034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重症医学中心,山东 青岛 266034,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山东 青岛 26603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北京 100029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儿科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目前儿童慢性心衰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明显少于成人,针对儿童抗心衰药物与技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相关证据匮乏,治疗理论与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借鉴成人研究资料,国内外儿童慢性心衰治疗共识或指南更新落后,儿科心血管医师面临巨大的挑战。近年来新型药物及技术在儿童的应用逐步开展,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伊伐布雷定等在儿童心衰治疗方面逐渐引起重视,心脏再同步化及射频消融等技术可明显改善部分慢性心衰患儿预后,心室辅助装置技术的进步也为其广泛应用提供可能。基于现状,无论是传统的抗心衰治疗药物还是新的药物及辅助治疗技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未来均需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证实,从而为儿童慢性心衰的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 标签: 心力衰竭 儿童 治疗 循证医学
  • 简介:摘要2020年7月N Engl J Med发表了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防卒中和死亡试验的结果。作为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HR-NICE)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又一项重要临床研究,该试验结果发表后立即在国内外脑血管病领域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综合截至目前脑血管病领域双抗治疗时代最重要的几项研究,对卒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进行解读,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 标签: 卒中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循证医学
  • 简介:目前,脑血管疾病,特别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与治疗依然面临巨大挑战。证据与实践、指南与应用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尽管患者可能有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但其结果并未达到指南的目标要求。脑卒中的高额治疗费用也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加强公众健康教育,优化当前医疗模式,全面认识并早期治疗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持续改善医疗质量和效果,增加预防、早期监护和康复治疗的投入,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才会在远期看到治疗费用的节省。

  • 标签: 循证医学证据 脑血管疾病 临床实践 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关危险因素 患者生活质量
  • 简介:体重异常尤其是超重和肥胖对人体健康有诸多不利的影响。虽然正常的脂肪组织有维持体温、正常内分泌功能等重要的生理作用,但过量的脂肪将带来一些与体重相关联的疾病,包括血糖等能量物质的代谢异常、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等。在二甲双胍50余年的临床应用中,人们观察到它在一些人群中可带来体重的下降。由于体重相关疾病的高发病率和患病率,二甲双胍对于体重的影响在越来越多的医学领域受到关注,本文将就这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做一综述。

  • 标签: 循证医学证据 体重异常 二甲双胍 心脑血管疾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肪组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减轻小儿静脉输液疼痛中作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94例需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患儿,利用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通过实验组Wong-Baker评分、护理满意度、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评价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Wong-Baker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均更高,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减轻小儿静脉输液疼痛中作用性显著。因此,在对需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患儿实施护理时,可将循证护理高效运用其中,促进护理质量不断提升。

  • 标签: 循证护理 小儿 静脉输液 Wong-Baker评分 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精准医疗离不开影像学诊断,现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各有所长,在临床实践中一方面需把握优势互补原则,避免以偏概全,另一方面新技术层出不穷,不能因循守旧。该文结合本期发表的《无创性心血管影像学技术临床适用标准中国专家共识》对此进行了总结与概括。与之同时,基于其他几篇探索性研究论文对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剖析与展望。

  • 标签: 心脏影像技术 专家共识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