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清甘油/甘油(TG)是一项重要的临床血脂常规测定指标,特别是随着对其致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研究的深入,TG作为冠心病的一项独立的危险因素日益受到重视1~3。但是目前血清TG测定及其临床应用尚存在很多问题,如生物学变异、游离甘油对测定的影响、测定的标准化系统不完善等等。本文仅对TG的生物化学、测定方法与标准化、临床意义等方面的近况作一简述。

  • 标签: 血清甘油三酯 测定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黄连碱在人肝微粒中的代谢情况。方法先进行酶促动力学参数实验,计算出酶促动力学参数;再检测CYP450亚酶专属性抑制剂对黄连碱代谢的影响,推测参与黄连碱代谢的CYP酶亚型,最终推断代谢产物结构。结果在人肝微粒中黄连碱代谢的米氏常数Km为6.8027μmol/L,最大代谢速率为Vmax=0.5476nmol/(mgprotein·min),肝清除率为CLint=0.008ml/(mg·min)。甲氧沙林、奎宁、酮康唑在一定程度上对黄连碱的代谢有抑制作用。黄连碱在人肝微粒中的代谢产物是黄连碱丢失一个亚甲基结构。结论甲氧沙林、奎宁、酮康唑可能参与黄连碱在人肝微粒中的代谢,黄连碱的代谢产物为脱亚甲基黄连碱。

  • 标签: 黄连碱人肝微粒体代谢酶促动力学亚甲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甘油脂血症(HTG)患者血清载脂蛋白CⅢ(cpoCⅢ)含量情况,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0月接诊的HTG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将同期接收的健康体检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对象相关血清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尿酸、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cpoB)、载脂蛋白CⅢ水平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l(cpoAl)、载脂蛋白Al/载脂蛋白B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研究组患者相关指标分析可知,载脂蛋白CⅢ与血尿酸、总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加强载脂蛋白CⅢ的检测,除了能准确与直观地掌握患者脂质代谢情况,同时还能为高甘油脂血症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提供依据,值得大力研究。

  • 标签: 高甘油三脂血症 载脂蛋白CⅢ 血清 分析
  • 简介:摘要“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现象极大影响了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是导致诸多疾病的根源。甘油指标高就是高血脂的一种,就甘油高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的护理进行简要阐述。

  • 标签: 高血脂 日常护理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甘油(TG)结果不良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方法通过排查试剂、仪器的因素,我们发现为反应杯污染引起结果不良。结果通过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从而解决这一问题,使得检验结果符合临床要求。结论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需按照仪器说明书要求定期维护和保养,从而解决由于仪器问题导致结果异常。

  • 标签: 甘油三酯 结果异常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高甘油血症是临床实践中最常见到的脂质异常之一。许多单基因疾病已经确定能够引起严重的高甘油血症,但对大多数患者来说,甘油升高是由多种影响微小的基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常见的继发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控制不佳、酒精滥用和各种常用药物。在开始药物治疗之前,纠正这些继发因素、优化生活方式(如调整饮食)非常重要。药物治疗的目的是降低重度高甘油血症患者胰腺炎的发病风险,降低中度高甘油血症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本综述着重探讨了高甘油血症的多种遗传因素和获得性原因以及目前的治疗策略,同时对高甘油血症各种药物和非药物疗法的支持证据进行了回顾,并且提出了简单可行的分步管理策略。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慢病管理式管控甘油对高甘油血症性胰腺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治疗的高甘油血症性胰腺炎患者29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普通随访管理,研究组应用慢病管理式管理,观察两组甘油水平变化以及高甘油血症性胰腺炎复发率。结果:甘油水平在个月、六个月和一年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价值(P<0.001)。结论:慢病管理式管控甘油可以显著降低高甘油血症性胰腺炎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病管理 甘油三酯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慢病管理式管控甘油对高甘油血症性胰腺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治疗的高甘油血症性胰腺炎患者29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普通随访管理,研究组应用慢病管理式管理,观察两组甘油水平变化以及高甘油血症性胰腺炎复发率。结果:甘油水平在个月、六个月和一年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价值(P<0.001)。结论:慢病管理式管控甘油可以显著降低高甘油血症性胰腺炎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病管理 甘油三酯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 复发
  • 简介:目的:探讨微粒环氧化物水解酶(mEH)在正常膀胱组织和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westernblot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检测20例正常膀胱组织、90例膀胱癌组织中mEH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膀胱癌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膀胱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均有mEH的表达,但在膀胱癌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量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膀胱癌组织中mEH蛋白表达总阳性率为31.11%,显著低于正常膀胱组织的65%(P〈0.05),而且与肿瘤病理分级及肿瘤临床分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mEH蛋白的低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为膀胱癌的良、恶性分析及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mEH 膀胱肿瘤 临床病理分期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甲状腺微粒抗体及B超在产后甲状腺炎病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共80名产后甲状腺炎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了24个月的回访,在这一过程中,研究人员每1-2个月对患者的TM产后甲状腺炎b、FT3、FT4、TSH进行检查,每2-4个月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结果上述患者的TM产后甲状腺炎b水平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升高情况,在回访结束时,研究人员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A、B组,分别代表了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甲减组。这两组患者的TM产后甲状腺炎b水平都在产后5-8个月期间达到最大值,但是之后B组患者的TM产后甲状腺炎b水平却一直未能达到正常,明显超过了A组患者(p<0.05)。B超回声发生了改变,主要体现为局限性、弥漫性,患者的阳性率也在产后5-8个月之后出现了最大值,在回访的整个过程中,两组患者的阳性率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TM产后甲状腺炎b水平对诊断产后甲状腺炎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B超低回声改变与产后甲状腺炎预后并没有关系,但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B超 产后甲状腺炎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分析甘油和血糖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500例健康体检者,男性1682人,女性818人,分六个年龄组,用酶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血糖和甘油。结果<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71-80岁、>80岁血糖异常的比率分别为13.2%、34.3%、41.2%、30.6%、27.7%、16.7%,甘油异常的比率分别为17.9%、40.9%、44.1%、37.1%、36.1%、27.8%,两者异常的比率分别为7.18%、23.8%、29.8%、18.8%、19.4%、11.1%。结论高脂血症、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与生活习惯、工作性质和年龄结构有一定关系;高血糖、高血脂有年轻化的趋势。提倡人们健康合理饮食,早期发现和干预高血脂、高血糖,对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血糖 甘油三酯 联合检测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G、FPG及TG葡萄糖乘积指数(TyG)与高血压发病间的关系,为人群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金昌队列中符合研究标准的23 581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TG、FPG及TyG与高血压发病风险间的关系,并按性别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与正常TG组相比,总人群中TG边缘升高组和升高组的HR值(95%CI)分别为1.16(1.01~1.34)和1.49(1.30~1.70),男性中分别为1.13(1.01~1.27)和1.17(1.06~1.30),女性中分别为1.05(0.88~1.26)和1.06(0.88~1.28);与正常FPG组相比,总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组的HR值(95%CI)为1.29(1.13~1.48),男性中为1.26(1.08~1.48),女性中为1.59(1.14~2.21);以最低四分位数组为参照,总人群中TyG的最高四分位数组的HR值(95%CI)为1.73(1.45~2.07),男性中为1.32(1.14~1.53),女性中为1.87(1.37~2.54)。TG、FPG与高血压发病风险间呈非线性的剂量反应关系,TyG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线性相关。结论较高的TG、FPG、TyG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TG、FPG及TyG较高的人群为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在高血压防治中应予以重视。

  • 标签: 高血压 甘油三酯 空腹血糖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黑加仑多糖降低血脂的功能。方法以黑加仑多糖为受试物,选用60只体重介于150-200g的Wistar雄性大鼠。按体重将其随机分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黑加仑多糖的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造模14天后经灌胃给受试物剂量分别别为0.4,0.8,1.6g/kg,连续灌胃35d,另设空白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观察Wistar大鼠血清中血清甘油(TG)水平的变化。结果黑加仑多糖的高组对Wistar大鼠血清中TG含量的降低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黑加仑多糖高剂量组具有降低大鼠血清中甘油的作用。

  • 标签: 黑加仑多糖 Wistar大鼠 甘油三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油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TG/HDL‐C)与Ⅱ型糖尿病的胰岛素诊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于2015年-2016年于航天中心医院健康管理部体检及门诊就诊过程中新诊断T2DM患者111例做为糖尿病组,另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12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BMI、WC、HDL-C、TG/HDL-C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WC、TG、TG/HDL-C是糖尿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TG/HDL‐C糖尿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作为糖尿病诊断预测的简易指标。

  • 标签: TG/HDL‐C糖尿病 甘油三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油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3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正常者320例作为对照组,均检测其甘油和hsCRP(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TG(2.5±0.6)mmol/L、hsCRP(4.9±0.8)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透析组TG(1.7±0.6)mmol/L、hsCRP(3.1±0.5)mg/L均显著低于非透析组,(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甘油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正常水平,且透析治疗后患者甘油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会出现明显下降。

  • 标签: 甘油三酯 超敏C反应蛋白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甘油脂肪酶(ATGL)是参与脂肪分解的关键酶,能够特异性水解甘油(TG)第一键,在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介导的脂解反应与肥胖、二型糖尿病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ATGL 脂解 二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