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输液微粒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进入人体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只有1—25μm,也可为50-300μm或更大的颗粒。肉眼只能见到50μm以上的微粒。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是护理技术操作的重中之重,静脉输液技术在临床应用以来,输液方法已发展为多途径、快速度、长留置的趋势,对输注液体的安全性更为重视,不仅要近期无热原反应,也追求远期无反应无微粒、无污染

  • 标签: 静脉输液技术 微粒污染 预防 护理技术操作 临床护理工作 热原反应
  • 简介:微粒是肉眼看不见的直径在50μm以下且不被抗体排除的非代谢颗粒。这种微小颗粒在大量输液中存在的多少决定着液体的透明度,是判断液体质量的重要标准。各种原因使微粒污染液体或使液体中微粒增加,均可引起严重的医源性疾病。微粒的来源及污染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制剂方面的污染。②护理技术误操作加重了液体的污染。③静脉穿刺针头斜面微粒存在成为微粒污染的另一来源。

  • 标签: 微粒污染 医源性疾病 预防措施 护理技术 护士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液药液中的微粒污染、危害及预防。方法本次选取在治疗室及超净工作台上分别加药、不加药,通过16号侧口型注射液及12号侧口型注射器以不同角度穿刺胶塞抽取药液,比较两组微粒数量。结果治疗室内操作穿刺瓶塞、加药均能造成微粒数量大幅度提升(P<0.05),在超净操作台配药时微粒数量显著低于治疗室(P<0.05)。结论在净化操作台使用侧孔注射器进行溶药及加药操作,其不溶性微粒同斜面针注射器相比较明显较少,而且穿刺操作本身、输液使用的粉针剂、空气中微粒数均能对输液药液中存在的微粒数量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需在日常配液操作工作中重点关注。

  • 标签: 输液 药液 微粒 污染 预防
  • 简介:摘要输液是一种静脉滴入的较大剂量的注射液,具有高效、速效的特点,临床应用极广,但是,由于它提供了一条直接对外的通道将输液微粒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在临床工工作中,应严格把握输液适应症,把好输液关,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输液微粒污染

  • 标签: 微粒污染 危害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原因、对人体的危害,从而制定预防措施,达到预防或减少输液微粒污染及输液反应。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际,分析造成输液微粒污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总结出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如药物因素、溶媒选择、操作因素、输液器具、环境及空气微粒污染等,针对以上因素,制定相应预防措施。结论输液微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应引起高度重视,必须把好药物关、器具关、操作技术关和环境空气净化等各个环节,将输液微粒降低到最低程度。

  • 标签: 输液微粒污染 相关因素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割锯安瓿的砂轮用不同方法消毒,对引入安瓿药液中微粒数差异有显著性。经实验研究的结果是将砂轮浸泡在盛有75%酒精玻璃器皿中,既减少护士操作程序,又可减少对砂轮不适当的消毒方法引入安瓿药液中的微粒量。此种方法可取。棉签蘸75%酒精消毒砂轮的方法引入安瓿药液中微粒量多。此法需改进或不可取。

  • 标签: 砂轮 消毒 安瓿 药液 微粒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检测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光阻法和电阻法分别测定粒径为10.2μm、25.8μm标准微粒和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所含微粒.结果光阻法和电阻法测得标准溶液中微粒微粒计数值分别为1610±28.2/ml、1502±10.0/ml(粒径10.2μm,标示值1510/ml),1239±5.8/ml、956±9.5/ml(粒径25.8μm,标示值966/ml),光阻法明显高于电阻法.同样,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中所含微粒的测定结果,光阻法测定的数值高于电阻法.结论采用不同方法检测微粒,其检测数值有一定差异.

  • 标签: 微粒污染 光阻法 电阻法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注射液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得出结论通过采取护理对策能够减少输液微粒污染的发生。

  • 标签: 微粒污染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液大厅输液微粒污染相关发生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分析引起输液大厅中输液微粒污染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规避措施。结果输液大厅输液过程中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相关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输液器具、环境及空气微粒污染、操作因素等。结论输液微粒污染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引起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对于这种情况应该高度重视,加强输液大厅的相关管理。

  • 标签: 微粒污染 规避措施 相关因素 输液大厅
  • 简介:摘要总结分析了临床输液过程中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加强人员管理,严把质量关,净化空气,严格配药和输液操作规程,正确穿刺瓶塞,合理用药,以预防和减少输液过程中的微粒污染,防止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静脉输液 微粒污染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配药技术对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的影响。方法收集实验相关器材,分成3组实验,对治疗环境、净化工作台不同操作中药物加入前及加入后,针头型号等对微粒、橡胶微粒情况的影响。统计统计注射液净化环境加药与不加药中微粒数,治疗室、净化工作台对微粒影响,穿刺角度、针头型号不同产生橡胶微粒的影响。结果B1组微粒情况较比B2组微粒情况显示较严重,具有一定的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C3组橡胶微粒发生率为44.17%,较比其他3组发生率显著的增高,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A2组注射液中微粒不容情况较比A1、A3组情况较严重,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输液中配药技术是降低、避免微粒发生的重要环节,加强对配药中心护理人员操作水平的提高,加强药品的管理,药品的选进应保证质量;同时穿刺针头的型号尽量选择较小的型号且以斜刺进入,减少接触面积,降低橡胶微粒

  • 标签: 配药技术 静脉输液 微粒污染 影响
  • 简介:摘要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措施,但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较为严重,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本人通过临床实践及有关文献资料从药物、输液溶媒、护理操作、输液器具、环境及空气等相关途径,对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预防措施以达到预防或减少输液微粒污染的目的。

  • 标签: 输液 微粒污染 相关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并为了预防输液微粒污染制定各种预防措施。方法 准备2瓶中药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各1瓶,高分辨电子显微镜 1 台,将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分别与1瓶中药注射液进行配伍,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容性微粒的数量。结果 找到了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并针对引起污染的来源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结论 输液微粒污染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危害极大,往往会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产生不良的反应。建议在患者输液过程中采取必要措施以提升输液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输液 微粒污染 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静脉用药是临床研究过程中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其安全性至关重要,为了减少相关隐患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必须保证配置方式的合理性,对涉及到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在配液过程中容易出现微粒污染的情况,对药物配置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实践中承担多个任务,我们护理为临床病人提供药液配置成品后直接送入病房供病人静滴包括(“三升袋,化疗药,抗生素,中成药,皮试液”),为了探究减少微粒污染的发展几率。本文将以静脉用药配置过程中出现的微粒污染来源为研究点,对预防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

  • 标签: 静脉用药 配置中心 微粒污染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静脉输液中配药技术对微粒污染的影响及预防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210份药剂均于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中配置,入组时间为2018年9月-2020年9月,分组方式以回顾性分析方式开展,分别采用优化配药技术(实验组,n=105)及常规配药技术(对照组,n=105)开展静脉药液配置,分析微粒污染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静脉输注药液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分析微粒污染影响因素,并采用优化配药技术方式干预,可降低微粒污染

  • 标签: 配药技术 静脉输液 微粒污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的多发因素、危害性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60例静脉输液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并对比两组患者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多发因素及危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多发因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危害性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的多发因素、危害性,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微粒污染多发因素,降低微粒污染的危害性、发生率及不良影响。

  • 标签: 静脉输液 微粒污染 多发因素 危害性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对医疗器械的管理越来越完善。在为患者静脉输液时,所含有的微粒随着液体一起进入血管,引发血栓,炎症等危害。这些微粒的组成有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也有打开安瓿瓶时产生的玻璃屑,还有封口液体的橡胶瓶塞、衣服棉纤。过去医疗技术落后,诊断水平不很完善,对微粒污染的研究缺少重视。但是近年来,对微粒污染有了更为详尽的研究微粒引起的病症是长期的,可以潜伏,值得研究关注。因此检测时国家对一次性直接接触医疗器具微粒检测指标有了更为严格明确的限制,本文简要介绍微粒污染检测的方法与相关问题。

  • 标签: 输液器材 医疗器械 检测方法 微粒污染
  • 简介:文章以“微粒间作用力”之《化学键》的课堂教学为例,从能量观和微粒观方面进行了基于培养学生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教学设计。

  • 标签: 观念建构 化学教学 化学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