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影像学和外科技术的进步以及肺动脉高压防治研究的进展,医学界已把心-肺循环-左心视为一体,并越来越多地关注到左-心及其相互作用, 并形成心体系概念。该概念不仅加深了对整体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学的理解,还为一系列左、心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了依据,特别是业已证实功能对左心疾病、肺动脉高压及心脏移植等患者的预后具有独立的预测价值。心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日趋深入,心是一奇特的半自主器官,与左心共同完成复杂的整体循环功能。该文重点讨论了心室相互依赖及心心肌力学功能模式的变化。

  • 标签: 心室 右心心肌力学功能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室面积变化分数(fractionalareachange,FAC)评估早产及足月产新生儿右心室(rightventricle,RV)收缩功能。方法分别测量76名早产新生儿及102名足月产新生儿的右心室舒张期末面积(rightventriclarend-diastolicarea,RVEDA)和右心室收缩期末面积(rightventriclarend-systolicarea,RVESA),计算RVFAC,并观察其与出生时孕周及体重的关系。结果早产儿RVFAC低于足月产新生儿(P=0.000),与出生时体重明显相关(r=0.769,P=0.000),足月产新生儿RVFAC与出生时体重无明显相关性(r=0.132,P=0.187)。结论RVFAC能简便准确的评估新生儿室收缩功能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新生儿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定量评估致心律失常性室心肌病(ARVC)患者右心室壁运动功能。方法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26例ARVC患者、24例特发性室室速(IRVT)患者及28例正常人的室游离壁各节段心肌应变、应变率、速度及位移,分别记录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St)、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收缩期峰值速度(Vs)及峰值位移(D),比较不同实验组间及不同室壁节段间的差异。结果正常人室游离壁各节段的Vs、D存在明显的梯度分布,基底部值最大,中间段次之,心尖部最低,St、SrS亦存在类似梯度,但除心尖段St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IRVT及ARVC病人中,Vs、D的梯度分布依然存在。IRVT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室游离壁各节段St、SrS、Vs、D均无统计学差异。ARVC组各节段St、SrS均低于正常对照组ARVC组室游离壁中间段及心尖段St低于IRVT组。ROC(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曲线表明,运用室游离壁中间段应变值诊断ARVC,当取-23.01%为截断值时,诊断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87.5%,若以中间段应变率-1.27为截断值时,诊断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93.8%。若以右室游离壁中间段应变值鉴别ARVC与IRVT,当取-21.39%为截断值时,诊断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100%。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法应变率检查发现ARVC患者室游离壁各节段运动减弱,选择合适的截断值,可以为ARV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价新生儿窒息后患儿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足月新生儿60例(其中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各30例),正常对照组50例,分别应用脉冲多普勒获取二尖瓣口及主动脉瓣口血流频谱,测量并计算3组新生儿左心室Tei指数.结果正常对照组及轻度窒息组左心室Tei指数分别为0.39±0.10、0.44±0.11,而重度窒息组Tei指数为0.59±0.16,后者Tei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i指数能简便、安全、综合评价新生儿窒息后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TEI指数 左心室功能
  • 简介:由于心结构的特殊性,准确的测量功能一直是一个难题。超声心动图是目前能够对心系统形态、血流及功能进行评估的最便利、有效的方法。三维超声在量化右心室容积和射血分数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MRI与多层CT扫描也不失为测量右心室容积与功能的良好选择。还有一些血液生化指标也可能在未来右心室功能评定上发挥作用。

  • 标签: 右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图 核素造影 核磁共振 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左心室或右心室受累的脓毒症心功能障碍(SIMD)患者的随访28 d的全因死亡风险,并分析影响全因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5例脓毒症患者,其中男性252例(62.2%),平均(60.1±20.8)岁;根据是否合并SIMD和左右心室受累情况分为对照组(267例)、室累及组(22例)、左室累及组(76例)和双室累及组(40例),随访28 d,主要观察指标为全因死亡。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评估两组的预后情况。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可能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IMD组的心率更快,平均动脉压值和左室射血分数水平更低,血清降钙素原、乳酸、N末端B型利钠肽原和SOFA评分等明显升高(均为P<0.05)。平均随访(27.3±2.3)d,失访37例(9.1%)。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受累组(HR=1.424)和双室受累组(HR=1.577)的全因死亡风险均显著升高;室受累组(HR=1.822)、左室受累组(HR=1.951)和双室受累组(HR=2.561)的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用率均显著升高;左室受累组(HR=1.686)和双室受累组(HR=2.148)的肾替代治疗率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经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年龄(HR=2.326)、N末端B型利钠肽原(HR=3.072)、SOFA评分(HR=3.971)和左室受累(HR=3.685)均是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左心室受累的SIMD患者的短期病死率高,年龄、N末端B型利钠肽原、SOFA评分和左室受累均是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脓毒症 心功能障碍 死亡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其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生化指标和临床试验只能间接评价右心室功能,而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血池显像和心脏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技术使得右心室功能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准确。为了对评价右心室功能的技术有更全面的了解,笔者就上述影像学方法在右心室功能评价方面的应用予以综述。

  • 标签: 心室功能,右 超声心动扫描术 核素心血池显像 心脏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随着对血流动力学认识的深入,功能评估逐渐得到重视,功能评价的方法也趋于多样化。本文就目前常用的功能评价方法,特别是各种无创功能评价方法及其各自优缺点进行对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价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右心室内迹线、波前和心室内相对压的变化规律,为定量评估ASD右心室流场运动和功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就诊的继发孔型ASD患者97例,按照肺动脉高压(PAH)的不同程度进行分组:不伴PAH组[肺动脉收缩压(PASP)≤30 mmHg]30例,轻度PAH组(PASP 30~50 mmHg)25例、中度PAH组(PASP 50~70 mmHg)22例和重度PAH组(PASP>70 mmHg)20例,同期选取健康志愿者29例为对照组。采用VFM技术分析右心室内迹线和波前的变化规律,并定量评估各组间主肺动脉内径(MPA)、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左心室收缩末期偏心指数(LVEIs)、左心室舒张末期偏心指数(LVEI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内压差(IVPDs)、右心室横径(RVTD)、右心房横径(RATD)、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Tei指数,三尖瓣E峰流速、A峰流速、E/A,三尖瓣环速度e、a、e/a以及E/e等参数,对以上参数与IVP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对照组、不伴PAH组与轻度PAH组右心室迹线和波前均显示舒张期能顺利到达心尖顶部;中度和重度PAH组整体呈漩涡状不能顺利到达心尖顶部,血流流动效率随PAH压力升高逐渐减低。②各组间MPA、RVAW、LVEIs、LVEId逐渐增大,LVEF逐渐减小(P<0.05);与对照组和不伴PAH组比较,轻度、中度、重度PAH组RVTD、RATD逐渐增大(P<0.05),Tei指数、E/e逐渐增大,TAPSE、RVFAC、E、E/A、e、e/a逐渐减小(P<0.05)。③与对照组和不伴PAH组比较,轻度、中度、重度PAH组IVPDs逐渐降低(P<0.05),IVPDs峰值均出现在快速充盈期。④IVPDs分别与TAPSE、RVFAC、E、e呈正相关(r=0.848、0.735、0.915、0.822,均P<0.05),与Tei指数、E/e呈负相关(r=-0.711、-0.905,均P<0.05)。结论迹线、波前以及相对压成像可为定量评估ASD右心室血流流场变化、PAH压力大小及功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 标签: 血流向量成像 房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迹线 波前 相对压成像
  • 作者: 向艏博 左明良 尹立雪 王文艳 于涛 黄克力 陈秋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心内科,成都 610041,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心脏电生理与生物力学超声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心力衰竭中心,成都 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成都610072
  • 简介:摘要在欧美国家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已成为终末期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的主要手段,国内亦有数十家医院正在临床开展应用。但LVAD术后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右心室功能衰竭,亦是引起LVAD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该文围绕LVAD植入术后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功能衰竭预测模型以及超声心动图在LVAD植入前后对功能的评估要点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左心室辅助装置 右心室功能 心室-动脉耦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双源CT对左心室功能测定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临床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具有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的患者80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将原始数据重建成20组,调入心功能分析软件包进行分析。得出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nd-diastolicvolume,EDV),收缩末期容积(end-systolicvolume,ESV),每搏输出量(strokevolume,SV)和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将双源CT心功能各测量值与超声心动图结果比较。结果80例中,采用双源CT心功能测量与超声心动图左心功能各指标(EDV,ESV,SV,EF)相关性高,r值分别为:0.858、0.891、0.766和0.735,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源CT在左心功能评价方面准确、可靠,一次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可以同时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和左心功能

  • 标签: 双源CT 左心功能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心室肥厚伴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左心室肥厚伴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2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左心室肥厚 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通过 X射线、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诊断,根据其诊断结果确认单纯性左心室肥厚和左心室肥厚伴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各项指标:其中以左室电压最高值为计算标准,测量并计较其 QRS时间、 Rx+Sz、空间 QRS向量以及 RV5(V6)+SV1(V2)。结果:两组患者的 Rx+Sz、空间 QRS向量以及 RV5(V6)+SV1(V2)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 QRS 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 P<0.05)。结论: QRS时间延长可以作为诊断左心室肥厚伴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的重要诊断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左心室肥厚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2D-STE)技术评价不同等级左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的心力衰竭(HF)患者的功能。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6例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患者(HFrEF组)、86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HFpEF组)及29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根据2016年ASE指南对HFpEF患者进行LVDD分级,其中左室舒张功能正常9例,LVDD 1级47例,LVDD 2级23例,LVDD 3级7例。于心尖四腔心切面获得常规超声参数:室基底段内径(RVD1)、中间段内径(RVD2)、长轴内径(RVD3)、室收缩末期面积(ESA)、舒张末期面积(EDA)、面积变化分数(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心肌做功指数(MPI);应用2D-STE技术获得室游离壁基底段应变(RVLSbas)、中间段应变(RVLSmid)、心尖段应变(RVLSapi)及游离壁整体应变(RVLSfw)。比较各组间二维应变参数,分析RVLSfw与常规超声参数的相关性。结果①对照组、HFpEF组及HFrEF组中TAPSE及S′呈依次递减的趋势(均P<0.05)。HFpEF各亚组中,LVDD 3级组的TAPSE、S′小于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LVDD 1级组和LVDD 2级组(均P<0.05)。②在对照组、HFpEF组及HFrEF组中,RVLSbas、RVLSmid、RVLSfw呈依次递增的趋势(均P<0.05)。LVDD 1级组、LVDD 2级组、LVDD 3级组之间RVLSbas、RVLSmid、RVLSapi、RVLSfw呈依次递增趋势(均P<0.05)。③在对照组、HFpEF、HFrEF三组中,RVLSfw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强相关(r=0.77,P<0.01),与年龄、TAPSE、S′呈中等相关(r=0.41、-0.48、0.40,P<0.01)。在HFpEF各亚组中,RVLSfw与舒张功能呈中等相关(r=0.59,P<0.01),与年龄呈弱相关(r=0.21,P<0.01),与B型利钠肽(BNP)、FAC、TAPSE呈弱相关(r=0.28、-0.29、-0.29,均P<0.01)。结论2D-STE技术能够早期发现HFpEF患者室收缩功能受损的变化。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心力衰竭 心室功能,右 舒张功能不全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左室压力-应变环(PSL)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左心室心肌做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RA患者75例(病例组)和健康体检者35例(对照组),根据28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分为低疾病活动度组(16例)、中疾病活动度组(35例)及高疾病活动度组(24例)。对所有受检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常规超声数据并使用左室PSL技术分析得出心肌做功参数,包括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整体做功效率(GWE),并计算心肌做功指数(MWI)、有用功(CW)、无用功(WW)、做功效率(WE)。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心肌做功参数的差异,并对心肌做功参数与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室射血分数(LVEF)、DAS28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各病例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中、高疾病活动度组LVGLS较对照组、低疾病活动度组显著减低(均P<0.05)。③中、高疾病活动度组GWI、GCW较对照组显著减低(均P<0.05),各病例组GWW、GWE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高疾病活动度组中间段MWI、心尖段MWI和CW,以及中疾病活动度组中间段CW较对照组减低(均P<0.05)。④病例组GWI、GCW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rs1=0.253,P=0.008;rs2=0.261,P=0.024),与LVGLS呈显著负相关(rs1=-0.525,P<0.001;rs2=-0.455,P<0.001),各心肌做功参数与DAS28评分无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PSL能早期反映中、高疾病活动度RA患者心功能受损情况,可为临床评估患者心功能提供一种新的影像学方法。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 左室压力-应变环 心肌做功 心室功能,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