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缺血预处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肌保护措施.尤其在限制缺血后心肌细胞坏死的发生以及保护心脏功能方面有非常突出的作用。缺血预处理是一种多因子,多途径的生物学过程,涉及了体内一系列复杂的发生机制。

  • 标签: 缺血预处理 心肌保护 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缺氧预处理对于老年大鼠心肌顿抑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方法老年和成年SD大鼠分别随机分为单纯心肌顿抑组、缺氧预处理+心肌顿抑组、SB203580+缺氧预处理+心肌顿抑组和假手术组4组,采用在体心脏心肌顿抑模型,观察缺氧预处理对于心肌舒缩功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漏出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以及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选择性抑制剂SB203580对于缺氧预处理作用的影响.结果缺氧预处理明显减轻老年大鼠心肌收缩功能抑制的程度,与单纯心肌顿抑组比较,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变化最大速率(+dp/dtmax)和零负荷时左室心肌最大收缩速率(Vmax)分别高35%和49%(P<0.05).缺氧预处理减轻再灌注结束时心肌顿抑大鼠血清亚硝酸盐的下降程度,与老年心肌顿抑组大鼠比较,其含量高54%(P<0.01),SB2035802消除缺氧预处理上调血清亚硝酸盐含量和老年大鼠心肌收缩功能的保护作用.结论缺氧预处理可以减轻老年大鼠心肌顿抑所致收缩功能抑制,其保护机制涉及p38MAPK介导的一氧化氮的上调.

  • 标签: 缺氧预处理 老年人 大鼠 心肌顿抑 心肌再灌注损伤 蛋白激酶
  • 简介:摘要吸入麻醉药预处理(volatileanestheticpreconditioning,APC)在临床实践中方便、易控、安全,尤其是其延迟性预处理,又称为第二保护窗(secondwindowofDrotECTion,SWOP)更具有临床实践价值。SWOP起效缓慢而持久,时间窗宽,临床上有充分的时间在可能产生心肌缺血的外科手术前给予,可以更方便有效地预防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并发症。SWOP将可能成为继IPC之后又一围术期心肌保护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吸入麻醉药 心肌保护作用 基础研究 临床研究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线粒体是目前研究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C)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mia/reperfusion injury, MI/RI)的主要细胞器。线粒体蛋白如缝隙连接蛋白43 (connexins, Cx43)、亲环蛋白(cyclophilin D, CyPD)等通过调节线粒体膜ATP敏感性K+通道(mitochondrial mem-brane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s, mitoKATP)、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mPTP)及线粒体钠钙交换蛋白等通道的开放与关闭,参与调控线粒体生物功能,影响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此外,IPC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过度自噬,发挥IPC心肌保护作用。IPC调节miRNA、线粒体DNA等线粒体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线粒体结构完整性及ATP合成,减轻MI/RI. IPC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与线粒密切相关,因此深入研究IPC心肌保护作用的线粒体机制,有益于发现减轻MI/RI的新靶点,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线粒体 线粒体自噬
  • 简介:PKC是细胞内信号传导的重要成分,生理功能主要有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坏死及基因表达,调节神经兴奋性,突触塑形。目前多数研究人员认为,在参与心肌预处理及后处理过程的多种因素中,PKC起到了关键作用,是多种因素的一条共同的通路,本文就PKC及亚型在心肌预处理及后处理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缺血预处理 缺血后处理 蛋白激酶C 亚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外循环手术甘露醇预处理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针对40例体外循环手术患者进行常规开放动脉等干预,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则进行甘露醇预处理,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结果对照组心脏自动复跳所占比例为60.0%,观察组心脏自动复跳所占比例为87.5%,两组比较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结论体外循环手术甘露醇预处理心肌的保护机制分析发现,其通过抑制患者体内的氧自由基情况,对患者产生相应反应,最终保护患者心肌,且该方法操作简单,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体外循环手术 甘露醇预处理 心肌 保护机制
  • 简介:目的评估远隔缺血预处理在瓣膜置换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远隔缺血预处理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40例,分别于术前(T1)、开放主动脉前5min(T2)、开放主动脉后30min(T3)、开放主动脉后4h(T4)和开放主动脉后24h(T5)5个时相,动态观察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B型钠尿肽(B—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的变化。结果①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射血分数、手术类型、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在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在手术后均明显升高(P〈0.001),但各时点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的cTnI在T3、T4、T5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0.001),远隔缺血预处理组患者在T3、T4和T5时相cTnI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④两组患者在T2、T4时相的BNP较术前明显下降,T5时相的BNP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1),远隔缺血预处理组患者在T5时BN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结论在术中阻断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无差别的情况下,远隔缺血预处理减轻了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在瓣膜置换手术中对心肌起到了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缺血预处理 心肌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心肌再灌注损伤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激活乙醛脱氢酶2(ALDH2)对老龄小鼠缺血预处理(IPC)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通过观察成年和老龄小鼠心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SIRT1)活性在IPC过程中的差异,分析老龄鼠心肌IPC保护作用减退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2月龄)和老龄(20月龄)雄性C57小鼠(每组各6只)在体给予3个5min缺血/5min再灌注循环的IPC处理后,以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30min再灌注4h建立在体小鼠急性心肌I/R模型。离体心脏行Langendorff灌流给予3个循环的5min停流/5min再灌注以模拟全心IPC,同时记录心功能变化。在体或离体再灌注结束后取心肌组织检测ALDH2和SIRT1活性,及蛋白质羰基化程度。结果与成年组相比,IPC处理并不能有效地改善衰老心肌的I/R损伤和SIRT1活性。检测心肌ALDH2活性显示,老龄鼠心肌ALDH2的活性较成年组显著降低并导致衰老心肌在I/R后出现羰基应激增强(均P<0.05)。IPC并不能有效改善老龄鼠心肌ALDH2活性和羰基应激程度。预先激活老龄鼠心肌的ALDH2可显著抑制衰老心肌的羰基应激,改善IPC对老龄鼠I/R心肌SIRT1有激活作用(P<0.05),进而促进老龄鼠心肌I/R后收缩舒张功能的恢复。结论激活心肌ALDH2可显著改善老龄鼠心肌IPC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羰基应激引起的SIRT1失活有关。

  • 标签: 乙醛脱氢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 缺血预处理 蛋白质羰基化 衰老
  • 简介:摘要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RIPC)是近几年提出的新型预防性治疗手段,是一种非侵入性和临床相关性的心肌保护策略,即术前给予肢体远端一定时间的急性间歇性缺血,可能减少远端器官(包括心脏、脑等)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试验研究发现,RIPC可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具有预防心肌I/RI的作用,但从实验转化到临床应用并获利于患者却非常困难。关于RIPC的研究与探索仍在继续,RIPC是否有临床应用的未来?这种治疗是否存在可行性?文章对近几年RIPC心肌保护效应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RIPC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困难所在。

  • 标签: 远端缺血预处理 心肌保护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MIRI)的影响。方法将42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12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12只)、白藜芦醇组(Res组,12只)和地尔硫卓组(阳性对照组,6只)。IR组、Res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均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 h的方法建立MIRI模型,Sham组大鼠只穿线不结扎。建立MIRI模型前,Res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连续7 d、每天分别腹腔注射1次Res(20 mg/kg)和地尔硫卓(5 mg/kg),Sham组和IR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1次等容量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 DMSO)溶液。4组大鼠于再灌注2 h时取腹主动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CK-MB)浓度;取心肌组织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Sham组、IR组和Res组大鼠取心肌组织检测铁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 GPX4)、铁蛋白重链(ferritin heavy chain, FTH)、脂肪酸辅酶A连接酶4(fatty acid-coenzyme A ligase 4, FACL4)蛋白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Res组、阳性对照组血清CK-MB、LDH浓度升高(P<0.05),IR组、Res组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增大(P<0.05);IR组心肌组织铁含量、MDA含量和FACL4蛋白水平升高(P<0.05),心肌组织SOD活性和FTH、GPX4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IR组比较:Res组和阳性对照组血清CK-MB、LDH浓度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减少(P<0.05);Res组大鼠心肌组织铁含量、MDA含量和FACL4蛋白水平降低(P<0.05),SOD活性和FTH、GPX4蛋白水平升高(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s预处理可降低大鼠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水平以抑制铁死亡,从而减轻MIRI。

  • 标签: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白藜芦醇 氧化应激 铁死亡
  • 简介:目的采用一种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反映心肌微小损伤的血清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来评价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病人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40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缺血预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在疾病种类,术中升主动脉阻断及转流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于术前、转机开始后多个时点采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TnI含量。结果术前两组的cTnI在正常范围内,转机开始后5h至24h达峰值(P<0.01)。其后缓慢下降。转机开始后5h、24h、48h缺血预处理组cTn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病人的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缺血预处理 病人 心脏瓣膜置换 人血浆 对照组 心肌肌钙蛋白Ⅰ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水的需求量呈快速的递增趋势,水资源稀缺问题成为现代社会严峻的考验。与此同时,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水资源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用水需求,寻求饮用水的深度净化处理工艺成为业界的重要任务。

  • 标签: 水厂 预处理 深度处理
  • 简介:摘要污泥预处理技术可有效提高细胞破裂、水解效果,有利于提高污泥厌氧消化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了物理预处理的热水解、超声波、微波,化学法的氧化法、酸/碱法,以及生物法,并对它们的原理、特点、处理效果和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综述,旨在为污泥资源化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污泥 预处理技术 脱水性能
  • 简介:摘要: 将海水水质和海水利用状况相结合,分析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4个海域海水淡化的相关水质情况,归纳各地区海水利用的工艺技术条件和发展现状,分析形成原因和经验教训,根据不同海域,不同水质制定合适的预处理方案,同时,结合本文研究成果,针对10万吨级海水淡化项目预处理方式的选择进行了方案比选论证。为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和转型方向提供参考,并为中国海水利用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考途径。

  • 标签: 预处理 海水淡化 海水水质 工程实例
  • 简介:摘要:污泥脱水干化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本文以以“污泥调理预处理+污泥脱水+干化系统”与“污泥分离预处理+污泥脱水+干化系统”两种不同的污泥干化的预处理工艺为例,从物料、能量进行核算入手,对不同工艺的投资与经济运行费用进行比较分析。采用污泥分离预处理,在节能和资源化利用方面更具优势,实现了污泥有机质富集,即提升热值,又达到污泥减量化目的。分离得到的无机组分可用于前端除磷。

  • 标签: 污泥 化学调理 有机无机分离 干化
  • 简介:目的探讨双下肢缺血预处理(DLIP)对未成熟心肌间质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双下肢缺血预处理动物Langendorff灌注模型.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n=8),仅灌注K-H液90min;I/R组(I/R,n=8),建立灌注模型,灌注K-H液15min转为工作心15min;E组(n=8),动物麻醉后反复3次阻断双下肢血流5min,松开5min,建立模型,灌注15min转为工作心15min;然后各组全心停灌45min,恢复灌注15min改为工作心30min.以心脏舒张功能指标、心肌羟脯氨酸(HP)及血清内皮素(ET)含量作为观察指标.结果E组在心功能恢复、HP含量方面高于I/R组(P<0.05),ET含量低于I/R组(P<0.05).结论DLIP对未成熟心肌间质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 标签: 双下肢缺血预处理 DLIP 心肌间质 心脏手术
  • 简介:根据兰州区域气象中心预报业务的需要,采用当前国内外原始气象报告预处理的最新方法,设计编制了一套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的实时气象资料预处理软件。通过对气象报文的检索、筛选、纠错、选站、编辑、极值检验和分解等处理,输出规格化的实时气象资料,为数值天气增强预报业务系统及其他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气象信息。

  • 标签: 数值天气增强预报 资料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