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从期刊文献的学科属性实现族性检索,为文章的分类统计创造条件,本刊2005起均对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后。标识分类文章一般标识1个分类,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识2个或3个分类;主分类排在第一位,多个分类之间应以分号分隔。希望有条件查询的作者在来稿时自行标明分类

  • 标签: 中图分类号 期刊文献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分类统计
  • 简介:摘要:针对信息安全保密课程涉及内容多、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等实际问题,提出基于任务驱动法的信息安全保密教学法。以“物理安全保密”一节为例,阐述了创设真实情景、设计递进任务、促进课堂参与、课程即时评价的教学实施方案,最后说明了任务驱动法在信息安全保密课程上的成效。

  • 标签: 任务驱动 信息安全保密 物理安全保密
  • 简介:摘要:分类检索是审查员进行检索工作最为关键的检索入口,尤其对于发明点用关键词不易表达的权利要求,存在检索噪声大、文献量大,难以筛选的问题。由于IPC分类不够精细,难以高效的检索到对比文件,而CPC分类相对于IPC分类来说更加细致准确,本文结合两个案例介绍了涉及根据发明点选取CPC分类的检索。

  • 标签: CPC 检索 分类号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G06Q下的CPC进行深入研究,通过逻辑分析,归类梳理将CPC图表化,在查找CPC时,只需要按照CPC树状,一层一层地去找,以图表化的形式展示CPC,形象直观,逻辑清晰,能够帮助审查员快速查找CPC。

  • 标签: 商业方法 CPC 树状图 快速查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G06Q下的CPC进行深入研究,通过逻辑分析,归类梳理将CPC图表化,在查找CPC时,只需要按照CPC树状,一层一层地去找,以图表化的形式展示CPC,形象直观,逻辑清晰,能够帮助审查员快速查找CPC。

  • 标签: 商业方法 CPC 树状图 快速查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分类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作为馆藏分类体系,作者可在单位图书馆向管理人员借来这本书查询.或者通过互联网输入以下网址(http://www.ztflh.com/)也可查询。本刊稿件一般在“R医药、卫生”和“Q生物科学”,作者可根据自己文章的研究内容查询详细的分类

  • 标签: 中图分类号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文献 分类体系 管理人员 生物科学
  • 简介:摘要:摄像机领域的日文文献丰富,使用F-term分类比使用CPC分类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本文就F-Term分类在摄像机领域的专利检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 标签: 专利检索 分类号 CPC FT F-term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冠心病(CHD)在英国仍然是导致死亡最常见的原因,它导致了22%的男性和12%的女性过早死亡。这些死亡大多数是由心肌梗死(MI)所导致,其中英国一年有260000例。在最近的10年里,CHD的死亡率已经有所下降,年龄在75岁以下的人群,过早死亡已经减少了37%。这其中一半以上是由于主要的危险因素下降(主要是停止吸烟)所致;其余则是由于个体化治疗和二级预防。本文主要介绍MI的治疗。通过迅速和恰当的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个体化治疗 死亡率 危险因素 二级预防 冠心病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可能致命的临床情况,存活者的长期转归很差,这是心肌损伤及其相关的心力衰竭所致。一级预防可能减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可能性,但在很多患者缺血性心脏病的首发症状可以是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因此,出现胸痛的患者,尤其是那些有缺血性心脏病病史的患者,应尽早寻求医学指导。迅速筛选、早期诊断并给予循证医学为依据的治疗以减少心肌损伤的程度显得极为重要。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冠状动脉闭塞 循证医学 心肌损伤 病理学 抢救处理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毛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岳池县人民医院四川广安638300)【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79-02急性心肌梗死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是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一种多发、常见病,发病人群以老年人多见,发病时会对消化系统、呼吸、心血管系统进行累及,常伴有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脏破裂、心衰等的并发症,严重时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死亡,是让人们感到恐惧的一种心脏疾病。那么,对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究竟该如何识别呢?本文将以此问题为依据进行详细阐述:1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先兆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一种突发性危险疾病,看似毫无征兆,实则在发病前会有各种先兆出现,只是不容易被重视。在疾病发作前的1~2d,患者心绞痛病症的发作频率会明显增加,在硝酸甘油片服用后症状并无明显改善,患者会有自觉的心前区、胸骨下持久且剧烈疼痛,或者是心前区有闷胀不适感,偶见疼痛感向颈部、手臂处放射,与此同时伴有冷汗、心慌心悸、白色惨白等症状表现。部分患者因心肌下壁缺血而导致上腹部剧烈疼痛(具有突发性),在服用速效血管扩张药物、休息后其疼痛感仍无法得到缓解。一旦有上述症状出现,患者一定要马上放下手中的任何事物,立即躺下休息,保持仰卧位,对自身病情进行观察,若此时情绪激动,一定要让自己平静下来,使心肌耗氧量减少,若症状始终未有缓解,应立即拨打120求救。对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来说,其在临床上的表现形式多样,部分患者症状并不明显,仅有腹痛、头痛或是牙痛等症状,并未出现相关的脏器病理改变,很有可能被忽视,其实有此类症状的患者应当加以重视。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时间——黄金1小时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过程便是争抢生命的过程,心肌梗死主要因心脏供血血管受到阻塞,致心肌缺氧、缺血、坏死而产生,在血管被阻塞后,大约30min左右的时间,心肌便会逐渐发生坏死,完全坏死的时间大约在血管阻塞的6~8h后,在这段时间里若能够将堵塞的血管尽早打开,患者的心肌存活率便会大大提升。所以,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1h内能够得到合理、正确的救治便会有很大的康复几率,可恢复的同正常人无异,但是,若在发病的1h后才得到急救,患者的心肌将会逐渐发生坏死(时间越长且心肌坏死便会越多)。现实生活中,很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都因自身(或家属)原因而错过了最佳急救时机,这样说明了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知识加以普及的重要性。3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