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20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高频心电图进行了研究,发现其高频切迹较正常明显增多,且主要集中于QRS波群的起始部。

  • 标签: 高频心电图 急性非透壁心肌梗塞
  • 简介: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治疗的概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100029)吴学思吴学思,女,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内科教授,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心肺血管病杂志》副主编。近几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及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不断上升,这引...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治疗 阿司匹林 室性心律失常 Β受体 急性期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塞在临床中为常见心血管急症,发病机制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一支或多支血管管腔堵塞,进而引发心肌供血不足,患者内环境无法形成侧枝循环。当血供量骤然降低或中断,心肌严重并持续缺血45min以上时,病患就会发生心肌坏死。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护理 康复
  • 作者: 陆佳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期
  • 机构:急性心肌梗塞是危害病人的急、危、重症之一,而急性广泛前壁、下壁、右心室心肌梗塞对病人的危害程度更是险上加险,我科于2008年10月2日收治一例急性广泛前壁、下壁、右心室心肌梗塞的病人,经我科治疗护理后,于10月31日康复出院,现就我们的治疗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急性心肌梗塞并发房室传导阻滞在临床上较多见,其发生率远远超过前及其它部位急性心肌梗塞并发房室传导阻滞。本文通过临床观察治疗30例急性心肌梗塞,其中有19例并发房室传导阻滞,体会尽管发生率较高,但经系统治疗后恢复较快,愈后良好,是与其它原因所致房室传导阻滞所不同的。观察中所见急性心肌梗塞并发房室传导阻滞好发生于老年人,分析与老年人的动脉硬化、传导系统发生退行性变有关的可能。

  • 标签: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并发症 房室传导阻滞 老年人 动脉硬化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加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配合治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让护士掌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有效途径。结果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结论健康教育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际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50例患者,采用临床指标分析回顾的方式,分析老年急性心机梗死的实际发病特点,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老年急性心机梗死的发病和治疗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多变性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患者的疼痛情况,准确的分析患者的疼痛部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肌梗死临床治疗。常见的有急性心机梗死,表现不典型,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严重,高发,患者的继发性心脏损伤严重。结论老年急性心力梗死治疗过程中,需要针对实际患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特点,加强治疗效果的分析,对策的判断,明确实际治疗过程中,患者皮下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方法,采用有效的药物螺内酯干预完成治疗。

  • 标签: 老年 急性 心机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机梗塞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科60例急性心机梗塞病人为实验对象,其中的30例为临床路径组,其余三十例患者为对照组,通过临床对照的途径比较临床路径的标准方法与传统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得出临床护理路径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对照观察后发现,在掌握健康教育内容、患者住院期间花费等方面,观察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更加满意,比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要高。结论在治疗和护理急性心机梗塞病人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有很好地效果,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推行。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临床护理路径 传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急救,提高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及家属自救能力,为进一步治疗打下良好基础。方法对50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进行迅速准确的评估,给予现场急救、临床急救与护理。结果50例患者中,痊愈28例,好转17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93.34%,病死率6%。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早期准确的评估,及时的急救,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急救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