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风寒荨麻疹患者采取玉屏风散合桂枝汤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纳入的112例慢性风寒荨麻疹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6例,研究组采取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经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看出,研究组总有效率94.64%明显比对照组85.71%高(χ2=4.500,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χ2=1.622,P>0.05)。结论慢性风寒荨麻疹患者采取玉屏风散合桂枝汤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临床观察 荨麻疹 玉屏风散合桂枝汤 慢性风寒型
  • 简介:妊娠咳嗽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妊娠病。西医学妊娠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中国东北地区由于寒冷天气时间长及妇女妊娠后精血下注冲任以养胎元,整个机体处于阴血聚于下、阳气浮于上的状态,肌表卫外不固,若孕妇日常寒温不当,起居不慎,易感受风寒外邪;或孕妇素体虚弱,腠理不密,易感风寒,邪犯肺脏,宣降失职,遂发咳嗽。李红梅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其认为治疗咳嗽必以治肺为主,但由于孕期的特殊性,妊娠咳嗽的治疗还要遵循治病与安胎并举的原则。李红梅教授在临床上多采用桔梗汤加减口服配合常用食疗方及日常调护综合治疗,,临床收效甚好。

  • 标签: 妊娠咳嗽 外感风寒型 医宗金鉴 桔梗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推拿疗法对风寒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风寒感冒患者推拿治疗5d前后症状得分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将统计学分析。结果经5d推拿治疗,71例患者痊愈26例,显效31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77%,治疗前后症状得分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推拿疗法对风寒感冒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推拿疗法 风寒型感冒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麻葛通痹颗粒联合针刺治疗风寒湿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120例颈椎病 (CSR)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 60例 ,对照组 60例 ,观察组给予麻葛通痹颗粒联合针刺、推拿治疗 ,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推拿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四个疗程的治疗 ,每个疗程 5次。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是 96.7%,对照组是 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均 P<0.05)。结论 :麻葛通痹颗粒联合针刺治疗风寒湿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优于针刺组 (P<0.05)。

  • 标签: 麻葛通痹颗粒 针刺 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贴敷治疗风寒湿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7%。结论中医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 标签: 肩周炎 穴位贴敷 中药
  • 简介:摘要:艾灸是中国传统医学方式的一种,在许多古代书籍之中都有艾灸使用的方法、方式、艾灸应用及治疗疾病的相关记录。随着医疗系统、生活方式等改变,艾灸在疾病治疗的发展空间逐渐狭小,在现代多数人的观念中,艾灸变成了中医保健的方法、辅助治疗的工具,却忽视他在古代曾经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现代相关的科学研究证实,艾灸对治疗周围性面瘫(风寒)有明确的效果,艾灸在治疗风寒周围性面瘫中可以作为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治疗方式。由于艾灸具有不需要进入人体,无痛苦,治疗操作方法简单,治疗的工具取得极为容易等特点,病员接受度大。然而,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缺少系统的统计与相关文献的整合。

  • 标签: 艾灸 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炎 面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温针灸治疗风寒面神经麻痹的疗效疗效及其临床改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初试时间为2020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抽取此段时间到院接受治疗的风寒面神经麻痹患者,共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风寒周围性面瘫治疗过程中,针灸与中药协同治疗的疗效优势。方法:纳选对象为2023.01至2023.12在院治疗的风寒周围性面瘫患者80例,按随机法分作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单用中药疗法及针灸+中药疗法,比对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针灸及中药联用后,可促进患者症状改善的同时,还能增强疗效,应当推广。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风寒型 中药 针灸 疗效
  • 作者: 洪晓燕 傅婉雀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3-29
  • 机构:晋江市中医院 儿科36220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咳嗽时,运用火龙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2023年3月到2024年2月期间,在儿科门诊接受治疗的小儿外感风寒咳嗽的患儿64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进行观察分析。对照组的32例患儿,采用一般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的32例患儿,运用火龙罐进行中医治疗,然后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通过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3.5%)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2%);同时,观察组的患儿咳嗽症状改善明显。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外感风寒咳嗽治疗中,运用中医火龙罐进行治疗,疗效效果更为理想,外感风寒咳嗽症状能快速缓解,治疗时间相对缩短,有利于患儿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火龙罐 小儿外感风寒型咳嗽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葛根汤治疗风寒湿(颈和神经根)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法方:将92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用物理疗法(牵引、艾灸、电针、敷药、推拿按摩、针刀等)配合口服药(颈舒颗粒、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双氯芬酸钠、颈复康颗粒等)治疗,观察组在物理疗法的基础上给予葛根汤临症辨证加减治疗,一个疗程14天,2个疗程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痊愈36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临床痊愈30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2.61%。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葛根汤 颈椎病 中医经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麻杏枇杷饮治疗外感风寒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外感风寒咳嗽患者1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口服病毒灵片、咳必清片,治疗组口服麻杏枇杷饮为基础方,辨证加减,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麻杏枇杷饮治疗外感风寒咳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麻杏枇杷饮 外感风寒 咳嗽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风寒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 60例风寒周围性面瘫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针灸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温针灸治疗方法。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量表和面部残疾指数评分、免疫细胞水平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面神经功能量表和面部残疾指数身体与社会评分相比较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 P>0. 05),治疗后在面神经功能量表和面部残疾指数社会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低( P<0.05),在面部残疾指数躯体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高( P<0.05)。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高( P<0.05)。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IgA、 IgG、 IgM等免疫细胞水平,存在的差异无统计意义( 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低( P<0.05)。结论:风寒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方法可使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免疫能力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比较明显。

  • 标签: 风寒型周围性面瘫 温针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风寒湿痹肩周炎实施针药结合治疗的意义。方法:在2021.03~2022.03期间,研究样本包括80例风寒湿痹肩周炎患者,随机分组(n=40),对照组针刺治疗,实验组针药结合治疗。探讨:1.治疗有效率、2.临床症状积分。结果:对比对照组患者,实验组人员各项研究数据优化效果明确,(P<0.05)。结论:风寒湿痹肩周炎实施针药结合治疗,临床疗效较为积极,促进患者症状改善,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针药结合治疗 风寒湿痹型肩周炎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膝关节病(风寒)患者合用针灸及独活寄生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为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合用针灸疗法、独活寄生汤口服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平行对比中,观察组达到97.37%、对照组84.21%,P<0.05;施治前膝关节功能评分2组平行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平行对比膝关节功能评分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风寒膝关节病患者合用针灸疗法及独活寄生汤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并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膝关节病 风寒型 中医 针灸 独活寄生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