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女,42岁。右手食指“神经纤维瘤”(外院病理诊断)10余年后第3次复发,B超示低回声结节,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行右食指肿块切除术。镜下观察:梭形肿瘤细胞呈平行束状、编织状排列,形成边界清楚的结节,瘤细胞异型性轻微,未见明确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TLE1、bcl-2、CD99阳性,上皮细胞膜抗原、广谱细胞角蛋白、细胞角蛋白(CK)-L、CK7局灶阳性,Ki-67阳性指数约5%,SYT断裂探针检测结果阳性,肿瘤最大径0.7 cm,病理诊断为微小滑膜肉瘤,单相梭形细胞型。微小滑膜肉瘤较罕见,形态学需与多种良、恶性梭形细胞软组织肿瘤鉴别,诊断需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学检查,因其预后较好,治疗手段可相对保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Nora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6例手部Nora病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6例患者术后均甲级愈合,病理报告均为Nora病,5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时间32个月,其中1例患者复发。结论Nora病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骨肿瘤,术后复发率高,罕见恶变,偶有浸润。其诊断需结合影像学与病理组织学特点。手部Nora病早期诊断、治疗及术中彻底切除肿物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 标签: 治疗结果 Nora病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手部湿疹是一类发生于手部的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复杂,症状多样,病程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心理状态。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科学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变态反应性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手部湿疹科研协作组"在国外手部湿疹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近年国内外手部湿疹诊疗研究进展制定本共识,为手部湿疹的临床诊疗提供更科学、权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湿疹 诊断 治疗 手部湿疹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手部烧伤患者,研究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其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 年4 月-2020 年9 月时间内,随机抽选本院接收的手部烧伤患者共96 例,将患者均分为48 例对照组,48 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对比评估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指标评分相对比,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患者的烧伤程度、手部握力、手关节活动度等评分相比,观察组更高(p

  • 标签: 手部烧伤 康复护理 干预模式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手部烧伤后疤痕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手部烧伤后疤痕畸形实施手部修复手术的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修复方式,总结修复体会。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8月住院的15例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为对象,入院之后进行修复治疗,治疗后分析结果。结果:15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皮瓣及植皮坏死情况,术后随访3-6个月,手部畸形均得到完全矫正,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针对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患者需根据挛缩的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手术修复方式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手部烧伤 瘢痕挛缩畸形 手术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检验、评价予以手部烧伤患者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入对象:手部烧伤患者,66例。日期:2019.04至2021.06。随机分组,参照组33例,常规护理。试验组33例,康复护理。研究根据: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评分。结果:试验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值低于0.05。结论:予以手部烧伤患者康复护理模式,在改善其躯体功能方面价值显著。

  • 标签: 康复护理 手部烧伤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核医学科护理人员手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核医学科中任职的护士30 名为研究对象,总结本组护士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并经综合分析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有效增强其自我防护意识,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风险。结果:本组30 名护士身体手部受辐射剂量的平均值为(3.769±0.662)mSv,年照射剂量的平均值为(50.84±0.61)mSv,都处于安全要求的范围之中。30 名护士中无1 名在工作期间发生风险事件。结论:通过分析核医学科护士的特点,制定出完善的规章制度,同时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完成各项操作,可在较大程度上减少辐射剂量,降低职业风险事件发生率,确保护士人身健康。

  • 标签: 核医学科 应对措施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修复方式,总结修复体会。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8月住院的15例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为对象,入院之后进行修复治疗,治疗后分析结果。结果:15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皮瓣及植皮坏死情况,术后随访3-6个月,手部畸形均得到完全矫正,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针对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患者需根据挛缩的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手术修复方式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手部烧伤 瘢痕挛缩畸形 手术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手术过程中眼科医生手中的细菌数量,以确保有效地指导手术过程中保持手部卫生。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我院进行相同手术类型及相同数量的手术医生12名进行研究,进行相同的操作方法后,观察眼科医生的双手细菌菌落培养的结果以及不同教育背景和职称的眼科医生的细菌菌落培养结果的比较。结果:眼科医生在不同时间间隔培养细菌菌落的结果之间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手术手消毒后的1小时相比,手术后2小时和3小时眼科医生手的菌落数量明显增加,两者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2小时后眼科医生手的菌落数量相比,眼科手消毒后3小时眼科医生手的菌落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名眼科医生手上培养细菌菌落的结果与医师的学历和职称无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部卫生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并减少医院感染的最基本,最简单和最简便的方法,这是可行且最有效的措施。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只能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效果并通过加强手部卫生管理来降低。科学适当的监测和管理方法是确保消毒和灭菌质量的关键,并且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眼科手术 手术医生 手部细菌 菌落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聚氨酯发泡剂高压注射伤的临床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8年2月至2020年11月,我科共收治手部聚氨酯发泡剂高压注射伤患者9例。统计手术治疗次数及方式,分析治疗效果。彻底清创后Ⅰ期直接闭合创面4例,Ⅱ期缝合创面4例,游离皮瓣修复创面1例。行一次手术治疗4例,两次4例,三次1例。结果本组9例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均未发生感染。术后所有病例随访1.5~6.0个月,采用TAM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6例,良2例,可1例。结论聚氨酯发泡剂高压注射伤为特殊类型的手部高压注射伤,因聚氨酯发泡剂化学性质稳定,损伤机制主要在于高压产生的物理力及注射物膨胀力对组织造成的损伤。应在Ⅰ期尽早对组织进行彻底清创和减压,如无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或皮肤缺损的患者可Ⅰ期直接闭合创面,无需多次手术。

  • 标签: 手损伤 治疗效果 聚氨酯发泡剂 高压注射伤
  • 简介:摘要外科医生在处理上肢或下肢毁损伤时,有10个问题需考虑。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保肢还是截肢,同时也需强调清创这一重要因素。外科医生若能考虑到这10个问题并给出肯定的答案,就可能成功保肢,并有条理地重建一个有功能的手和上肢。

  • 标签: 上肢 毁损伤 保肢 截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从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名手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的方式,对两种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0.0%,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手部骨折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的方式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护理舒适度,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升,能够让患者更加配合治疗,值得在临床之中进行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手部骨折 临床应用
  • 作者: 秦满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21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国际牙外伤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ental Traumatology,IADT)于2020年6月更新了牙外伤治疗指南(http://www.dentaltraumaguide.org)。在本版指南中IADT对儿童和成人牙外伤的诊治提出了“核心共识”。依据对牙外伤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性回顾,将那些被研究证明可普适于不同类型牙外伤的结果归入“通用结果”;对研究证明与某种或多种特定的牙外伤类型相关的结果归入“特异性结果”。本文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学习新版指南,快速准确掌握更新内容的要点,运用新版指南指导临床判断患者病情,评估远期预后,选择优化的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牙,乳 牙外伤 指南 年轻恒牙 成熟恒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200例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为对象,按护理方法随机将其分为2组。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中,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可提高干预效果,缓解患者疼痛感。

  • 标签: 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 整体护理 临床效果 分析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应用外科整形修复治疗的效果进行研讨。方法:本实验选取的90例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均是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按奇偶数法将其分成讨论组(n=45)行外科整形修复治疗和参照组(n=45)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部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比较。结果:相比参照组,讨论组患者的手部功能优良率更高,讨论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指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部功能 烧伤 外科整形修复 并发症发生率 瘢痕挛缩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介入对手部肌腱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76例损伤手部肌腱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给予对照组早期对症治疗,给予观察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并对两组的手总主动活动度、功能独立性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手总主动活动度优良率、功能独立性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患者损伤手部肌腱后给予其早期康复介入,能促使患者更好的恢复手功能,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介入 手部肌腱损伤 手总主动活动度 功能独立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胸外伤术后病人的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本次试验中纳入的60例试验对象,是从我院进行胸外伤手术的患者中选取,并将其按照手术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为30例,实验组中的30例胸外伤患者在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参照组的30例胸外伤患者在术后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对其进行护理。术后观察患呼吸系统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胸外伤患者在术后经过有效的护理后,患者术后呼吸的恢复情况明显好转,实验组中的胸外伤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明显要低于对照组,此次试验出现的数据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胸外伤 手术 护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