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期整形外科技术对有效预防手部畸形及功能障碍的改善。方法利用整形外科原则修复手部软组织损伤。结果本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操作更加简单易行,在避免新损伤和畸形出现、减少功能障碍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该手术方法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部软组织 外伤 一期 整形技术 修复
  • 简介:手和手指是全身最易受伤害的部位之一,据国家安全委员会统计数据,每年大约有50万起事故是关于手受重伤,压伤,撕裂或烫伤的,手受伤事故大约占全部工伤事故的25%。一般情况下,手的伤害虽不会危及生命,但可导致终生残疾,丧失劳动和生活的能力。所以手的保护是职业安全非常重要的一环,降低手部伤害事故将能大幅度降低事故率。

  • 标签: 安全委员会 防护 工伤事故 伤害事故 统计数据 职业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手部骨折患者经我院的治疗全部愈合,康复出院。结论我院对手部骨折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损伤部位愈合,治愈率大大提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手部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烧伤的治疗及其伤后的功能恢复。方法对我院2004年―01~2013―03手部烧伤患者47例的病案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62只)手烧伤患者效果明显,22例(28只)患者所植中厚皮全部成活,2例(2只)皮片少许坏死,换药后创面修复,4例(5只手)行皮瓣修复,术后4周断蒂,皮瓣全部成活。经半年随访,手功能优者40例,功能良者4例,手功能差者3例。结论手部烧伤后的功能恢复取决于合理的个体化治择。

  • 标签: 手部烧伤 个体化治疗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手部创伤骨科研究。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掌骨骨折建议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指骨骨折根据骨折部位、骨折线走行(横行或斜行)以及骨折对手指旋转和短缩的影响进行分类。多数指骨骨折可以非手术治疗。

  • 标签: 手部创伤 骨科
  • 简介:摘要基于持续被动运动康复原理和需求,设计了一种由柔顺曲柄机构、单片机(下位机)、通用计算机(上位机)和角度伺服电机(舵机)组成的可编程,功能完备,使用安全方便,并能进行医疗数据统计和分析的手部全功能被动运动康复仪。介绍了该康复仪的机械系统、电控系统、通信及数据处理技术。其性能超过国内外同类产品,满足此类医疗手段提出的各类要求,是一种理想的手部被动运动康复仪。

  • 标签: 被动运动 柔顺机构 手康复 两级控制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部重度爆炸伤的临床特征和相应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研究武汉协和手外科2005~2011年期间完成29例手部重度爆炸伤的术前资料、手术方案、术后治疗护理和患手愈后。结果手部重度爆炸伤术前完全手指离断再植后成功率低。术前开放性血管损伤并严重血运危象的手指,术后使用扩管抗凝药物,尽管未吻合血管仍有40%成活率。手指坏死原因主要是动脉危象。手部伤口尽管渗出较多,但合并感染者少。结论手部重度爆炸伤再植成功率低,伤口分泌物多,需严密观察末梢血运,手部重度爆炸伤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需多次手术治疗,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手部 爆炸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输输液夹板固定方法,既能控制关节活动,降低针头脱出,提高输液的安全,又能提高病人的舒适度。方法选择手部输液输液病人130例,按输液编顺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实验组采取选择性固定方法即根据输液部位选择夹板的规格和放置的位置,选择性固定输液部位及其最近的关节或手指,可全部或部分手指可微曲近似半握拳状态并轻微活动;对照组全部固定夹板近端超过手腕关节,远端到指尖,患者腕关节、手掌、手指保持摊平、伸直。结果观察组病人感觉舒适明显优于对照组,输液结束时手部僵硬感、针头脱出、固定松脱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根据输液部位改变夹板的位置,选择性在固定手部关节,能有效固定同时增加病人手部舒适,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部输液 夹板固定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急诊修复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方法根据手部皮肤逆行套状撕脱伤的损伤程度,应用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技术及其相关方法急诊修复20例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结果除1例皮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其余19例全部成活。术后20例均得到随访,外形与感觉等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急诊修复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手部功能和外形恢复满意。

  • 标签: 手创伤 皮肤撕脱伤 显微外科技术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86例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将之随机平均分组治疗,实验组43例应用皮瓣移植进行创面修复,对照组43例予采用传统常规皮肤创面植皮手术方法。对两组术后手指外观、感染的状况、知觉的恢复以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修复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手部外伤创面修复基本完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修复后的手部外观更为逼真美观、感染率较低、感觉功能恢复良好、创面收缩症状出现少,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可达到相对较美观的外形以及功能修复效果,缩短患者创伤的恢复的时间,并对患者心理产生一定安慰效果。

  • 标签: 皮瓣修复 手部软组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胸外伤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7.5%,对照组为8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明显较高,二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胸外伤的临床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 标签: 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胸外伤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的36例48指手部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其进行健康指导,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术后无1例发生肌腱粘连、再断等并发症,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手部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护理,与巩固疗效、恢复患手功能密切相关。

  • 标签: 肌腱 修复 健康教育
  • 简介:宝宝好奇心重,四肢协调能力差,容易发生一些外伤,家长平时不要把铁丝、图钉、针、刀等物品随意乱放,家里要常备PVP碘等消毒药水、酒精棉球、红霉素或金霉素软膏、创可贴、无菌纱布、绷带等。

  • 标签: 外伤 协调能力 消毒药水 好奇心 红霉素 创可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2008年5月-2010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82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运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叶、顶叶及颞叶外伤之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2例,伤后2年内随访,生存73例(89%),其中59例(72%)预后良好,中度残疾7例(0.9%),重度残疾残4例(0.49%),植物生存3例(0.36%),死亡9例(10%)。结论颅脑外伤采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顶颞部重型损伤,基本能够彻底清除血肿及损伤周围坏死脑组织,降颅压效果满意,疗效显著,降低了颅脑外伤的死亡率,提高了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脑挫裂伤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电烧伤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1年3月到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部电烧伤治疗的4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通过5种类型的岛状皮瓣对手部电烧伤创面进行修复。早期对创面局部采用减张术,在术前及术后通过血管活性药物与右旋糖酐进行处理。结果本次研究的40例患者的手部电烧伤在接受修复治疗后均成活,多数皮瓣感觉功能的恢复情况较好,没有对外观造成影响,且转移非常灵活,明显优于其他皮瓣。结论在对手部电烧伤进行修复时使用岛状皮瓣,具有血运情况好、皮瓣薄且功能恢复情况好等诸多优点。对创面进行早期清创,并改善血运情况,能够充分保证皮瓣发生转移后手部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岛状皮瓣 手部电烧伤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