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肿瘤引流淋巴(TDLN)是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道所到达的淋巴,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可以同时对肿瘤微环境TDLN进行免疫调节,将TDLN作为靶点来恢复抗肿瘤T细胞的增殖效果更好。探索TDLN的免疫功能及临床价值,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方向。

  • 标签: 肿瘤 引流术 淋巴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肿瘤引流淋巴(TDLN)是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道所到达的淋巴,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可以同时对肿瘤微环境TDLN进行免疫调节,将TDLN作为靶点来恢复抗肿瘤T细胞的增殖效果更好。探索TDLN的免疫功能及临床价值,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方向。

  • 标签: 肿瘤 引流术 淋巴结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腋窝淋巴阳性数目是影响乳腺癌预后最重要的因子之一,而切除的淋巴数目(1ymphnodesnumber,LNN)可能影响淋巴阳性数目。故探讨评价LNN对淋巴阳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LNN不同,将行全乳切除腋窝淋巴清扫手术的腋窝淋巴阳性乳腺癌449例分为:A组(LNN〈10)123例,B组(LNN≥10)326例。比较2组临床病理特征,分别使用Kaplan-Meier法Cox风险模型对患者的无病生存(disease-freesurvival,DFS)进行单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A组的pNl、高淋巴阳性比例辅助放疗的比例明显高于B组。平均随访:A组43.59个月,B组41.34个月,有可比性。单因素分析显示:pN分期、LNN、淋巴阳性比例、HER-2、辅助化疗方案辅助放疗是影响DFS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N分期、LNN、淋巴阳性比例、辅助化疗方案辅助放疗是影响DFS的因素。分层分析显示:在A组中,使用含紫杉类化疗方案进行辅助放疗的DFS明显优于不使用含紫杉类化疗方案不进行辅助放疗的DFS,而2种辅助治疗方案对B组的DFS无明显影响。结论LNN的减少可能影响淋巴阳性患者的病情判断治疗选择。LNN是预测腋窝淋巴阳性乳腺癌患者DFS的一个经济、有效因子。使用含紫杉类化疗方案进行辅助放疗可弥补LNN不足对DFS的不良影响。

  • 标签: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阳性 淋巴结数目 无病生存期
  • 简介: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日趋规范化.如何使手术做到精准、适当个体化?长期以来外科医生对乳腺癌腋窝淋巴清扫(axillarylymphnodedissection,ALND)的理解处理有很大差异.本文从前哨淋巴活检(sentinellymphnode,SLNB)开始,根据作者临床实践体会文献资料浅谈乳腺癌腋窝外科处理的相关问题,以期抛砖引玉,共同讨论,促进乳腺癌外科手术水平的提高.

  • 标签: 前哨淋巴结活检 腋窝淋巴结清扫 乳腺癌 功能性 癌外科手术 通路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 癌前哨淋巴活检 代替腋窝 淋巴 清扫的护理配合方法。 方法: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手术间各种特殊器械的准备工作;术中巡回护士实施有效安全的体位管理、胃管护理仪器摆放,器械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密切配合医生,严格无菌无瘤技术操作。 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并发症发生。行保腋手术的患者术后引流引流时间明显减少,术后上肢功能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 结论:以乳腺癌前哨检淋巴活代替腋窝清扫的保腋手术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也显著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腋窝淋巴结清扫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 癌前哨淋巴活检 代替腋窝 淋巴 清扫的护理配合方法。 方法: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手术间各种特殊器械的准备工作;术中巡回护士实施有效安全的体位管理、胃管护理仪器摆放,器械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密切配合医生,严格无菌无瘤技术操作。 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并发症发生。行保腋手术的患者术后引流引流时间明显减少,术后上肢功能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 结论:以乳腺癌前哨检淋巴活代替腋窝清扫的保腋手术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也显著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腋窝淋巴结清扫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弧形切口行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在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伴侧颈淋巴转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侧颈淋巴患者予低位弧形切口行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弧形切口行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时术野暴露充分,对于侧颈淋巴转移较少患者侧颈淋巴清扫充分,操作方便,减少手术时间,患者切口美观,术后疤痕挛缩减轻,无出现皮瓣坏死,无颈部畸形活动障碍,无肩胛疼痛综合症。结论弧形切口行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切口美观,术野暴露充分,对于侧颈II、III、IV区淋巴转移较少患者能达到根治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弧形切口 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腋窝前哨淋巴(SLN)1~2枚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预测nSLN转移风险。方法选择2002—2017年手术治疗的、SLN 1~2枚阳性的乳腺癌患者917例,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建模组(497例)验证组(420例)。以nSLN是否转移为因变量,建立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验证。结果917例患者的nSLN转移率为27.4%。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原发肿瘤脉管瘤栓、淋巴包膜外受侵、SLN阳性数、SLN阴性数、SLN是否宏转移与乳腺癌患者腋窝nSLN转移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LN阳性数、SLN阴性数SLN是否宏转移为乳腺癌患者腋窝nS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以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建立了列线图模型。建模组预测nSLN转移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18,验证组预测nSLN转移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2。结论利用6个危险因素建立的nSLN转移风险预测模型有较高的准确性,可能有助于临床医师进行临床决策。

  • 标签: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 非前哨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列线图 预测模型
  • 简介:乳腺癌是危及女性生命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中国乳腺癌发病率每年增长约3%,其中京、津、沪等经济发达地区,乳腺癌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1]。准确的临床分期尤其是腋窝转移淋巴分级对评估患者预后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研究发现有腋窝淋巴侵犯的乳腺癌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相对于无腋窝淋巴转移患者下降40%[2]。以前临床上评价腋窝淋巴转移情况主要依靠腋窝淋巴清扫(axillarylymphnodedissection,ALND),致使绝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均接受了腋窝淋巴清扫。自从20世纪90年代前哨淋巴组织检查(sentinellymphnodebiopsy,SLNB)首次应用于乳腺癌手术以来,SLNB逐渐改变了上述状况,使得SLNB阴性的乳腺癌患者避免接受ALND,SLNB现已成为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ALND的主要依据[3]。近年来,临床研究结果提示部分SLNB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即使不接受ALND,其预后也不会因此受到影响[4],这引起了学者对SLNB阳性乳腺癌患者是否一定要行ALND问题的思考。笔者就近年来有关SLNB指导腋窝淋巴切除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展望SLNB在未来临床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乳腺癌患者接受前哨淋巴活检与腋窝淋巴清扫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治疗的55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接受前哨淋巴活检术治疗的28例患设为研究组,另外27例接受腋窝淋巴清扫术治疗的设为参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参照组对比:术中出血量引流量较少,引流拔除时间较短,手术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1(3.57%),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高,两组各项研究数据存在明显化差异(P<0.05)。结论 经分析,乳腺癌患者接受前哨淋巴活检术治疗的疗效更显著,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同时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升,较明显的可行性安全性,建议此技术广泛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腋窝淋巴转移乳腺癌患者淋巴转移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乳腺科收治的94例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拟接受4~8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阳性患者接受内分泌或靶向治疗,其余患者根据情况接受2~4个周期的辅助化疗或放疗。分析患者新辅助化疗淋巴转移情况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与新辅助化疗淋巴转移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新辅助化疗淋巴转移危险因素。结果腋窝淋巴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腋窝淋巴阳性率为74.47%(70/94);术前腋窝淋巴阳性数目、ER状态、HER-2状态、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cell proliferation-associated human nuclear antigen,Ki67)表达、完成化疗周期情况、化疗腋窝淋巴病理缓解情况新辅助化疗肿瘤T分期与腋窝淋巴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淋巴转移有关(χ2值分别为30.053、10.233、6.303、7.666、18.162、10.148、12.418,P均<0.05);术前腋窝淋巴阳性数目>3(OR=2.788,95%CI1.253~5.318)、ER阳性(OR=3.298,95%CI1.744~7.837)、Ki67表达≤20%(OR=2.469,95%CI1.184~4.301)新辅助化疗腋窝淋巴pPR(OR=4.197,95%CI2.168~13.788)为新辅助化疗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腋窝淋巴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腋窝淋巴阳性率较高,术前腋窝淋巴阳性数目>3枚、ER阳性、Ki67阳性新辅助化疗腋窝淋巴pPR为新辅助化疗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浸润性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新辅助化疗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径≤2 cm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转移特点临床意义;探究区域性纵隔淋巴清扫的可能性。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所有结节≤2 cm行肺部手术NSCLC患者完整资料,既往无其他恶性肿瘤病史,手术方式为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或楔形切除,并规范清扫纵隔,根据病理结果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直径≤2 cm周围型NSCLC淋巴转移度转移率均较低(分别为0.67%1.87%)。直径≤2 cm的纯磨玻璃结节无淋巴转移、混合磨玻璃结节的淋巴转移明显低于实性结节(0、1.18%、4.92%)。第11组淋巴转移与纵隔淋巴转移(2、3、4、6组)有明显相关性。11组淋巴转移与结节的实性成分呈正相关(P=0.024),而淋巴转移与性别、年龄、吸烟史、结节大小、位置肿瘤类型并无明显相关性。11组淋巴与2、3、46组淋巴转移明显相关(P=0.014),Kappa值8.406。结论对于纯磨玻璃样病变患者,可不清扫纵隔淋巴或仅行N1淋巴采样。对于混合型磨玻璃样病变或实性结节,手术医师可根据术中11组淋巴冰冻情况决定淋巴清扫范围,若有转移,则可相对积极,清扫范围适当扩大;如无11组淋巴转移,可以通过减淋巴清扫的范围,从而达到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 标签: 肺癌 肺小结节 磨玻璃结节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清扫
  • 简介:摘要目的前哨淋巴活检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转移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将其列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前哨淋巴活检、腋窝淋巴活检,分析前哨淋巴腋窝淋巴是否存在转移的现象,从而研究前哨淋巴活检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转移状况的预测效果。结果前哨淋巴活检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转移状况的预测效果良好,发现前哨淋巴57例,检出率95%,前哨淋巴检出灵敏度95%,准确性95%,假阴性率5%,假阳性0,检出率理想。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活检,能够预测患者腋窝淋巴转移状况,对患者后期治疗能够起到指导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前哨淋巴结 活检 早期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前哨淋巴活检与腋窝淋巴清扫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价值。方法 选取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我院收治的 5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 (29例 )对照组 (29例 ),分别予以前哨淋巴活检术 (ALND)腋窝淋巴清扫术 (SLNB)进行治疗,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上肢功能情况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前两组患者的上臂臂围差、肩关节外展度 Neer评分三项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 (P>0.05),术后研究组在三项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仅出现 1例活动受限 1例上肢疼痛,并发症出现率为 6.9%,显著低于对照组( 27.59%) (P均 <0.05)。结论 前哨淋巴活检术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更加优质的疗效,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对术后患者上肢功能造成影响较小,同时可大大降低并发症出现率,临床效果明显,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 简介:摘要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是由小B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浆细胞组成的肿瘤,可累及骨髓、淋巴脾脏等部位。骨髓穿刺活检多见,淋巴为首次活检诊断极具挑战性。该文讨论肺癌术后多发淋巴肿大病例,形态学上滤泡间区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支持B细胞浆细胞,分子检测B细胞克隆性重排MYD88突变。LPL形态学免疫表型与其他小B细胞淋巴瘤类似,给临床病理诊断带来困难,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需提高警惕。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为治疗与预防头颈恶性肿瘤颈部淋巴转移的首要方法,颈淋巴清扫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日趋规范合理。但是,由于头颈恶性肿瘤的种种特殊性导致其颈部淋巴转移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头颈外科医师在施行原发灶手术时,往往会面临是否需要行颈淋巴清扫术、如何确定颈淋巴清扫范围的困惑。根据常见头颈恶性肿瘤的颈淋巴转移特性手术对患者的创伤程度,梳理出当前较为规范的颈淋巴清扫术术式,为头颈外科医师提供参考,有助于改善头颈恶性肿瘤颈部淋巴治疗预防的总体效果。

  • 标签: 头颈肿瘤 颈淋巴结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