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金坛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江苏金坛213200)摘要目的研究曲唑酮治疗抑郁失眠和焦虑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对抑郁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治疗组采用曲唑酮治疗,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治疗。疗程8周。用HAMA评定焦虑、睡眠因子分。结果治疗组用药前后HAMA总分、睡眠因子分、焦虑因子分有明显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不良反应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唑酮能有效缓解抑郁的失眠、焦虑状态,且用药不良反应小于经典用药,值得在临床推荐使用。

  • 标签: 曲唑酮 抑郁症 失眠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状的焦虑焦虑症状的抑郁的的各自临床特征,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抑郁状的焦虑患者20例作为焦虑组,选取同期来我院治疗的焦虑症状的抑郁患者20例作为抑郁组。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抑郁焦虑评估,并对两组间的HAMD和HAMA评分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抑郁组患者的HAMD和HAMA量表的Spearson相关系数r=0.677(P<0.001);焦虑组患者的HAMD和HAMA量表的Spearson相关系数r=0.568(P<0.001)。结论HAMD总评分对于抑郁状的焦虑焦虑症状的抑郁临床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伴抑郁症状的焦虑症 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 对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抑郁状的焦虑焦虑症状的抑郁的临床对照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某院收治的25例抑郁状的焦虑患者(焦虑组)和25例焦虑症状的抑郁的患者(抑郁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抑郁焦虑进行评价,并且对两组患者的进行关联性的分析。结果焦虑组和对照组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状的焦虑焦虑症状的抑郁应采用HAMD量表进行评分,两组的区别对于临床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伴抑郁症状的焦虑症 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 临床对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抑郁焦虑症状与焦虑的临床特征表现。方法择于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就医且进行病情初诊的焦虑病患78例,所有病患均通过二次病情诊断,筛查出其中抑郁焦虑症状病患42例,然后将36例焦虑病患作为本次研究的A组,而42例抑郁焦虑症状病患则作为本次研究的B组,检测各组临床特征,包含社会心理特征、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生物学节律改变等等,同时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的典型特征。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各组临床对比方面,A、B两组病患在社会心理特征、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特征表现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而在生物学节律改变特征方面,A组表现病患人数要显著多于B组,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心理特征、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生物学节律改变是抑郁焦虑症状与焦虑病患临床出现的常见特征,而生物学节律改变特征在抑郁焦虑症状病患群体中表现较多,可作为临床确诊的主要参考特征,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抑郁症伴焦虑症状 焦虑症 临床特征表现
  • 简介:目的:评价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焦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入组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17项≥18分且汉密尔顿焦虑(HAMA)量表≥14分的抑郁焦虑患者共111例,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51例。试验组每天服用文拉法辛75mg,对照组每天服氟西汀20mg。治疗时间为6周,在基线及治疗1、2、4、6周时评定HAMA、HAMD量表。安全性评价应用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及体检。结果:经过6周治疗,文拉法辛组抑郁焦虑的临床痊愈率为35%,有效率为82%。氟西汀组的临床痊愈率为31%,有效率为73%,P〉0.05。文拉法辛组起效作用较快。文拉法辛组不良反应轻,安全性好;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口干及出汗等。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焦虑的作用有一定的优势;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好。

  • 标签: 文拉法辛 氟西汀 抑郁症伴发焦虑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于治疗抑郁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入院治疗抑郁焦虑患者84例,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对照组患者服用马普替林,服用药物时间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服药2月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总有效率8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0%,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于治疗抑郁焦虑的临床疗效明显,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少,并随治疗时间增长而消失,值得临床上的使用和推广。

  • 标签: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焦虑症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支持联合抗焦虑药物对治疗脑卒中抑郁病人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抑郁病人56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8例,对照组28例,两组同时给予治疗脑血管病的药物,并配合针灸、按摩等康复疗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自病人入院第1天便采用心理支持疗法并联合应用抗焦虑药黛力新20mg,7d~14d为1疗程。[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HADM),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B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与治疗前比较,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支持联合抗焦虑药物对脑卒中抑郁病人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 标签: 心理支持 抗焦虑 黛力新 脑卒中 抑郁症 康复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 分析草酸艾斯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焦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我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收治的抑郁焦虑患者 108 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54 例。 对照组患者应用 米氮平治疗, 研究组患者应用 草酸艾斯西酞普兰治疗。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 HAMD、 HAMA 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4.4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9.6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草酸艾斯西酞普兰 焦虑症 抑郁症 临床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抑郁焦虑中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抑郁焦虑评分变化、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抑郁焦虑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均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抑郁焦虑患者中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

  • 标签: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焦虑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在抑郁焦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80例笔者医院自2015年1月份到2016年3月份收治的抑郁焦虑患者,随机性分组,设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予以米氮平治疗,实验组予以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汇总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予以对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数据的比较不满足P<0.05;两组患者HAMD分值显著下降,组间数据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的比较不满足P<0.05,治疗后8周实验组HAMD分值比对照组低,数据比较满足P<0.05;两组患者HAMA分值显著下降,实验组的降幅比对照组大,除治疗前数据相仿,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组间数据比较满足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不满足P<0.05。结论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焦虑患者进行治疗,在抗抑郁、抗焦虑方面均有理想的药效,且药物安全性好,值得推荐。

  • 标签: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焦虑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草酸艾斯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焦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抑郁焦虑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米氮平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草酸艾斯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HAMD、HAMA 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草酸艾斯西酞普兰 焦虑症 抑郁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抑郁焦虑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影响。方法:在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随机选取90例抑郁焦虑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对比患者康复情况。结果:经护理,患者负性情绪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康复效果更为显著;研究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抑郁症 心理护理 负性情绪 护理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焦虑抑郁患者干预治疗后的疗效。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选择ACS焦虑抑郁患者36例,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各18例),A组为正常对照组常规心血管药物规范性治疗,B组为综合干预组在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干预,药物干预用盐酸舍曲林和氯硝安定,非药物干预组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电话咨询指导、生物反馈放松治疗等综合的心脏康复项目,观察两组用药3个月后,患者的ACS症状和抑郁状的改善情况以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①ACS症状的改善情况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抑郁状的改善情况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3.33%。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不良反应两组用药期间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无意外死亡病例。结论综合干预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焦虑抑郁患者安全、有效、可行,而且比常规规范治疗更有效,但尚需进行大样本的循证研究来更完善地进一步深入探讨。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焦虑 抑郁 综合干预 心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抑郁焦虑患者采取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例抑郁焦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9例,对照组采用米氮平片治疗,研究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两组抑郁焦虑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HAMA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癫痫患者焦虑抑郁临床发生率。方法选取50例癫痫患者为实验组,50例正常者为对照组,对其采用汉密顿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及临床分析,并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和焦虑抑郁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实验组抑郁焦虑共病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部分癫痫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该实施心理干预,提高癫痫患者的治疗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癫痫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焦虑症状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抑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HAMA评分将其分为观察组(抑郁焦虑症状)和对照组(抑郁焦虑症状),各25例。两组均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HAMA、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的早期起效率、治疗4周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治疗8周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AMD、HAMA基线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HAMD、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基线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1、2、4、8周末的HAMD、HA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差,抗抑郁治疗起效更慢,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

  • 标签: 焦虑症状 抑郁症 焦虑性抑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抑郁焦虑症状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期间收治的 50例抑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 HAMA评分将其分为观察组 (抑郁焦虑症状 )和对照组 (抑郁焦虑症状 ),各 25例。两组均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HAMA、 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 2周的早期起效率、治疗 4周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治疗 8周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 HAMD、 HAMA基线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治疗后的 HAMD、 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基线评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第 1、 2、 4、 8周末的 HAMD、 HA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差 ,抗抑郁治疗起效更慢 ,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

    关键词:焦虑症状 ;抑郁 ;焦虑抑郁 效果 Analysis of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ymptom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depression with anxiety symptoms.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7 to Sept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HAMA score,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depression with anxiety symptoms) and control group (depression without anxiety symptoms), with 25 cases each.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escitalopram and venlafaxine.The therapeutic effect, HAMA, HAMD score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early onset efficiency, the effective rate and cure rate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and the effective rate and cure rate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The HAMD and HAMA baseline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HAMD and HAMA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baseline score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The HAMD and HAMA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the first, second, fourth and eighth weekends of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epression patients with anxiety symptoms is poor, the onset of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is slower,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s higher. Key words: anxiety symptoms;Depression;Anxiety depression effect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 ,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对事物的兴趣减退、不同程度的躯体症状等 ,严重者甚至有自杀行为。该病可反复发作 ,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临床抑郁患者常伴有焦虑症状 ,而焦虑症状的抑郁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差 ,自杀风险高 ,症状缓解慢 [1] 。为探讨焦虑症状对抑郁疾病治疗疗效的影响 ,笔者开展了本研究 ,现具体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期间收治的抑郁 50例,所有患者均排除有严重药物过敏史者、精神病史、合并心脑肾等严重器官疾病、有药物依赖史者。患者诊断均符合 CCMD-3关于抑郁的诊断标准。按照 HAMA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 (抑郁焦虑症状 )和对照组 (抑郁焦虑症状 ), 每组 25例。观察组中,男 12例,女 13例;年龄 19-71岁,平均( 46.9±6.2)岁,病程 6-20个月;对照组中,男 13例,女 12例;年龄 17-73岁,平均( 47.3±6.5)岁。全体患者在入组前均已签署研究知情文件。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治疗 ,起始剂量分别为 10mg/d和 75mg/d,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剂量 ,最大剂量分别为 20mg/d和 225mg/d,共治疗 8周。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进行测评 ,HAMD评分≤ 7分为临床治愈。减分率 =(基线总分 -治疗后总分 )/基线总分 ×100%,减分率≥ 50%为有效 ,<50%为无效。早期起效率 ,第 2周末 HAMD减分率≥ 25%为起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 SPSS11. 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采用 t检验和 χ2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 2周的早期起效率、治疗 4周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治疗 8周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治疗 2周后的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 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治疗 2周   治疗 4周   治疗 6周   早期起效 治愈 有效 治愈 有效 治愈 观察组   12 1 4 1 10 2 48.00% 4.00% 16.00% 4.00% 40.00% 8.00% 对照组   16 1 6 2 16 4 64.00% 4.00% 24.00% 8.00% 64.00% 16.00% 2.2两组 HAMA评分和 HAMD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 HAMD、 HAMA基线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治疗后的 HAMD、 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基线评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第 1、 2、 4、 8周末的 HAMD、 HA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据报道 ,抑郁的发病机理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中的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有关 [2] 。临床具有女性多见、文化程度低、患者主诉多、病程长、自杀危险性高等特点 [3]。本组资料中 ,观察组的 HAMD、 HAMA基线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焦虑症状者有自杀观念或行为的比例较高 ,提示焦虑症状可能与抑郁严重程度有关 ,是影响抑郁程度的危险因素。焦虑症状对患者的身体机能和抗抑郁药物的治疗效果均有影响。本资料中 ,观察组治疗 2周的早期起效率、治疗 4周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治疗 8周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伴有焦虑症状抑郁与不伴有焦虑症状者经过同样的药物治疗 ,对药物反应性更差 ,起效更慢 ,有效率和治愈率更低 ,提示焦虑症状明显影响抗抑郁治疗效果和起效速度。观察组第 1、 2、 4、 8周末的 HAMD、 HA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也说明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者治疗效果更差,起效慢者治愈率更低。研究显示 ,2周时的起效率对以后的抗抑郁治疗效果有预测作用 ,早期起效的患者在未来治疗中可以达到更高的临床痊愈率。 抑郁的治疗目前以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为主。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新型的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文拉法辛对 5-羟色胺、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抑制作用较强。两组患者经过以上药物治疗后 ,其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提示以上药物对治疗伴有或不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均有较好的效果 ,对抗抑郁、抗焦虑均有较好的作用。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且不良反应均较轻 ,经过对症处理后均很快消失。且治疗后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尿常规等均无明显异常 ,说明两种药物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 ,焦虑症状对抑郁的严重程度具有很大影响 ,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患者较不伴有焦虑症状者病情更重 ,自杀观念或行为的比例高。焦虑症状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焦虑症状的患者治疗起效、有效率和治愈率更低。 参考文献: [1] 刘霞 ,任燕 ,李素萍 ,等 .首发抑郁患者重复神经心理测查系统临床应用研究 [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7,20(5):421-423.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焦虑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6例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氟西韩振洋汀治疗,研究组予以草酸艾斯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w、2w、4w、6w时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评定疗效,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研究组(87.88%)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9.7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9.09%)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照组(36.36%),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焦虑,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