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遗传内分泌呼吸科护理中断事件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观察工作日18名白班临床护士护理中断事件,并分析各个时段发生频率与来源、主体角色与时间分布、类型及结局等。结果 护理中断事件发生,以中断 2~3次较多,占57.87%,11:00~12:00发生 频 率 最 高,占51.97%,为 主要来源于患者及其家属25.00%、护士同事22.19%和环 境。结局分为积极型13.20% 以消极型86.80%为主。结论 内分泌科给药执行护理中断事件发生频率高。重点管控中断事件的主要时段、主要来源、主体角色以及分时段区别管理中断事件,对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遗传内分泌呼吸科 给药护理中断事件 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 血糖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士对急诊护理中断事件的体验、感受及避免或减少中断事件发生的措施,为急诊护理管理者加强护理中断事件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的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9年8—9月选取成都市某三甲医院急诊科3个护理单元12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将获得的访谈资料运用主题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主题分析,提炼出的主题包括中断事件的来源、发生时护士的当前事务、影响及应对策略。结论急诊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对急诊护士有较多不利影响,护理管理者应从多角度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避免出现护理不良事件,从而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护士 急诊室,医院 护理中断事件 患者安全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中护理干预在重症心肺复苏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3月期间开展常规护理的重症心肺复苏患者20例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4月~2019年10月开展集中护理干预的重症心肺复苏患者20例纳入观察组。观察两组干预9周后预后效果、住院、抢救时间及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情控制良好例数高于对照组,住院及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症护理 干预管理 事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产科病房护理中断事件干预性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产科于2019年1月起针对护理中断事件施行了干预性管理,并通过比较该措施施行前后一年间本科室20名护理人员工作中护理中断事件发生情况差异,研究干预性管理在产科病房护理中断事件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与干预性管理施行前相比,施行后的护理中断事件发生人次显著减少,中断时间显著缩短,消极型护理中断事件解决发生率和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显著(P<0.05)。讨论干预性管理措施的施行能够减少产科病房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对护理中断事件结局有着优化作用,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产科病房护理 中断事件 干预性管理 效果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智慧病房护理管理系统对护理中断事件实施多角度干预的管理效果,为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普外科成立护理中断事件管理小组,观察病区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情况,实施"5S"物品管理,优化工作流程,利用智慧化系统开发新功能,开展专题讲座和情景模拟等策略进行多角度干预管理。比较干预前(2019年5月6—19日)和干预后(2019年9月2—15日)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及结局,以及患者对护士处理护理中断事件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共观察护理班6名护士360 h,发生护理中断事件1 734次;干预后共观察护理班6名护士360 h,发生护理中断事件次数为1 006次。护理中断事件持续时间从干预前的(4.53±1.07)min缩短至干预后的(2.16±0.4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475,P<0.01);干预后积极型结局增加,消极型事件减少;患者对护士处理护理中断事件的满意度得分从(96.55±3.41)分提高至(99.05±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6,P<0.05)。结论基于智慧病房护理管理系统对护理中断事件进行多角度干预管理,可减少中断事件的发生频次,缩短持续中断时间,提高患者对护士处理护理中断事件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管理研究 护理中断事件 智慧病房 评判性思维 风险评估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基于对急诊内科抢救室突发抢救护理中断事件原因分析,明确急诊内科抢救突发抢救护理中断事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急诊内科抢救室突发抢救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人员方面的原因、环境方面的原因以及医院管理方面的原因,因此医院要加强对于突发急救护理中断事件的重视,加强护理管理,合理分配护理人员,降低外来人员的影响,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降低急诊内科抢救室突发抢救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急诊内科抢救室 突发抢救护理中断事件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以天津石化炼油部3#柴油加氢装置为例,列举了循环水中断对各设备的影响,对循环水中断后对各设备影响程度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就循环水中断后提出了处理办法。

  • 标签: 循环水 中断 影响分析 处理办法
  • 简介:摘要:现阶段数据中心、医院、养老院、交通、旅游、酒店等第三产业将快速发展,配套相应低压配电将再次迎来高速发展阶段,而在低压配电中断路器的选型是否科学合理经济,当设备中任何一点发生的故障位于故障上游的保护装置应立即清除,则所有其它保护装置均不受影响,一条线路上的一个故障不会导致其它线路供电中断,这些关系到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从而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着以上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对低压配电中断路器的选型进行浅析,以供电气相关设计人员参考。

  • 标签: 数据中心 医院 养老院 酒店 轨道及高速公路 低压配电 断路器 选型
  • 简介:摘要:目前某地共有两套转报系统,主用DMHS-H转报系统在2014年启用,备用DMHS-H转报系统在2008年启用,其中备用转报系统运行超过10年,且电报处理能力已不能长期满足实际使用要求。本次自动转报系统更新改造项目新建的DMHS-V转报系统,将用于更新备用转报系统。

  • 标签: 转报系统,在线,接入
  • 简介:摘要:在智能电力系统中,液压操动机构、操动机构和弹簧储能操作机构是电网继电保护中断路器合分闸的核心所在,它们运行的好坏对断路器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对断路器操动机构进行了基本分类,阐述了闭锁动作与继电保护之间的动作配合与联系,对于继电保护中断路器的闭锁动作进行分析,选择最佳动作位置,并就回路接线和双重化配置等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 标签: 电力继电保护 中断路器 压力闭锁
  • 简介:摘要:水轮发电机组运行中,技术供水系统水流受到泥沙、垃圾等阻碍出现冷却水中断,导致发电机组散热条件降低,引起导轴承温度升高,影响发电机的安全稳定运行。笔者以大化电厂1号技术供水为例,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分析出的原因提出处理措施,使机组冷却水中断故障减少,避免水轮发电机组轴承烧瓦、非停事故,提高了水轮发电机组运行安全性。

  • 标签: 技术供水 冷却水中断 温度
  • 简介:[摘 要]智能变电站的应用是我国的一大进步,它是在进行传统的变电站的基础上发展。智能变电站除了拥有一些传统变电站的优势外,它还具有电网实时控制、自动调节等各种功能。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转离不开GOOSE通信的支持,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GOOSE通信中断的现象。本研究通过对智能变电站GOOSE通信中断的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方法,希望可以减少智能变电站GOOSE通信中断事件的发生,使智能变电站更好地运行。

  • 标签: []GOOSE 智能变电站 通信方案
  • 简介:摘要:在整个电力系统中,为了确保供电输电的稳定性,在电网中会在适宜的位置设置各种规模不等的断路器。而在其中,0.4kV电力系统中中的断路器的选用更是值得引起电力系统工作人员重视的核心问题,其使用质量以及运行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用电,因而0.4kV电力系统中的断路器在整个电力系统中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简述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应当如何正确地选用0.4kV电力系统中的断路器。

  • 标签: 0.4kV 电力系统 断路器 选用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一厂芳烃抽提装置运行中存在原料中断的情况,提出应急处置措施,保证装置的平稳运行。

  • 标签: 芳烃抽提 原料中断 应急处置
  • 简介:摘要:断路器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保护装置,在电力设备发生故障后能及时切断电路,避免用电风险。可以说,断路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果。但断路器在电力系统中运行频繁,容易受到机械和电气因素的影响,导致断路器拒动现象,从而导致用电事故的发生。因此,如何有效控制高压实验中的断路器故障,是当前电力部门必须探索的问题。在人们用电需求更加多样化的今天,只有保证断路器的稳定,整个电力系统才能更好地开展输配电工作,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效率和水平。文章提出了高压断路器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以从技术层面保证断路器的稳定运行,满足新时代人们的用电需求。

  • 标签: 高压试验 断路器 故障原因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在供电系统中,高压开关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保护装置,其作用非常重要。高压开关能否正常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如果在供电过程中出现线路故障或相关电源问题,断路器将立即切断电源,以便在第一时间进行紧急维修。但是,如果断路器发生故障或断路器不能正常工作,则电源问题造成的损失将更大。当今时代,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离不开用电,因此停电造成的损失无法估计。针对高压开关频繁出现的问题,如果电力工作者能简单地使用一些检查或处理方法,将为维护整个电力系统的日常运行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高压开关 断路器 运行故障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指导者对模拟儿科心脏骤停期间按压停顿频率和持续时间的影响。设计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视频数据的二次分析。共计40个历时18min的模拟儿科心脏骤停场景(20个无指导者团队和20个有指导者团队)。由3名临床专家进行审查,以记录每次胸外按压暂停前后发生的事件。场所加拿大和美国的4家儿科学术医疗中心。对象200名医疗服务提供者组成每组5人的跨专业复苏团队,其中包括1名CPR指导者或1名不具备CRP指导资格的临床医疗工作者。干预措施团队随机包括1名CPR指导者或额外1名不具备CRP指导资格的临床医疗工作者。测量方法与主要结果根据结果变量的分布和类型来记录每次胸部按压中断的频率、持续时间和相关因素,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混合效应线性模型探讨CPR指导对按压暂停持续时间的影响,并考虑到团队内暂停持续时间的多重测量。共确定655次暂停(非指导组n=304,指导组n=351)。与非指导组相比,接受心肺复苏指导组的总平均暂停时间(98.6比120.85 s,P=0.04)和插管暂停时间(中位4.0比15.5 s,P=0.002)降低,平均暂停频率(17.6比15.2 s,P=0.33)接近。有心肺复苏指导者的团队更有可能用语言表达暂停需求(86.5%比73.7%,P<0.001),以及协调按压者更换,心律检查和脉搏检查(31.7%比23.2%,P=0.05)。校正暂停数量及暂停期间执行任务类型后,有CPR指导者的团队按压暂停时间较短。结论与没有CPR指导者的团队相比,纳入训练有素的CPR指导者可优化暂停前语言指示,缩短暂停时间,缩短插管期间暂停时间,并更好的协调胸外按压暂停期间的关键任务。

  • 标签: 模拟 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 复苏 通信 组员资源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指导者对模拟儿科心脏骤停期间按压停顿频率和持续时间的影响。设计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视频数据的二次分析。共计40个历时18min的模拟儿科心脏骤停场景(20个无指导者团队和20个有指导者团队)。由3名临床专家进行审查,以记录每次胸外按压暂停前后发生的事件。场所加拿大和美国的4家儿科学术医疗中心。对象200名医疗服务提供者组成每组5人的跨专业复苏团队,其中包括1名CPR指导者或1名不具备CRP指导资格的临床医疗工作者。干预措施团队随机包括1名CPR指导者或额外1名不具备CRP指导资格的临床医疗工作者。测量方法与主要结果根据结果变量的分布和类型来记录每次胸部按压中断的频率、持续时间和相关因素,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混合效应线性模型探讨CPR指导对按压暂停持续时间的影响,并考虑到团队内暂停持续时间的多重测量。共确定655次暂停(非指导组n=304,指导组n=351)。与非指导组相比,接受心肺复苏指导组的总平均暂停时间(98.6比120.85 s,P=0.04)和插管暂停时间(中位4.0比15.5 s,P=0.002)降低,平均暂停频率(17.6比15.2 s,P=0.33)接近。有心肺复苏指导者的团队更有可能用语言表达暂停需求(86.5%比73.7%,P<0.001),以及协调按压者更换,心律检查和脉搏检查(31.7%比23.2%,P=0.05)。校正暂停数量及暂停期间执行任务类型后,有CPR指导者的团队按压暂停时间较短。结论与没有CPR指导者的团队相比,纳入训练有素的CPR指导者可优化暂停前语言指示,缩短暂停时间,缩短插管期间暂停时间,并更好的协调胸外按压暂停期间的关键任务。

  • 标签: 模拟 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 复苏 通信 组员资源管理
  • 简介:摘要:选相控制技术比传统方法更经济、更先进,如抑制电力系统暂态冲击和安装合闸电阻、添加避雷针等。选相控制技术在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提出了新的要求。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组成部分。结合高压等项目,为国内智能电网的发展。基础智能设备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基础设备的自动、信息化和互操作性,提高了电气设备的生产率、全面优化智能变电站结构十分重要。

  • 标签: 智能变电站 选相控制
  • 简介:摘要:通过对工业水系统的改造,加装隔离门和联通管道,确保在工业水母管出现问题时,即可由开式水向工业水系统反向供水,确保工业水的可靠供应。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