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静脉抽血后,皮下瘀血发生率受按压部位和按压时间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进行静脉抽血的患者20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对照组按压1-3分钟,运用常规按压法;观察组按压>5分钟,为扩充按压法。观察两组患者皮下瘀血情况。结果对照组按压1分钟时,皮下瘀血发生率为10%,按压3分钟时,瘀血发生率为5%,而观察组发生率仅为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为9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抽血后,皮下瘀血发生率受按压部位和按压时间影响,其中扩充按压法大大降低了皮下瘀血发生率,应大力推广应用于临床。

  • 标签: 静脉抽血 按压部位 按压时间
  • 简介:合谷穴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处,位于拇指与食指掌骨之间,约食指掌骨中点,稍近拇指处。按压15分钟左右,牙痛即可减轻。

  • 标签: 穴位 食指 拇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按压特定按压点减轻肌肉注射疼痛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肌肉注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按压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各5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在接受肌肉注射后进行常规护理,按压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按压特定按压点减轻肌肉注射疼痛的护理方法(文中简称为按压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肌肉注射时的疼痛程度;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护理满意度;结果:按压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

  • 标签: 按压护理,特定按压点 肌肉注射 疼痛程度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指平行按压法在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将380例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指按压法,观察组采用三指平行并胶布加压按压法。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按压止血之后,对照组按压时间为6.58±1.22min,43例患者出现淤血,24例患者出现血肿;观察组按压时间为2.64±0.48min,15例患者出现淤血,2例患者出现血肿情况。两组患者按压止血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采用三指平行并胶布加压按压法止血效果显著,明显的缩短了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时间,皮下淤血、血肿情况的出现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拇指按压法 三指平行并胶布加压按压法 静脉输液拔针 止血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静脉采血后按压不同的部位及按压时间的长短出现不同的止血效果,探讨静脉采血后按压部位及时间的不同对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骨科 2019年 3-6月静脉采血的 304例患者,按单双日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152人 ),单日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扩充按压法,按压时间 5-10分钟;双日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法,按压时间 3-5分钟。结果 通过扩充按压部位及延长按压时间,观察组出血相关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静脉采血后扩充按压部位与延长按压时间能有效减少出血的发生率。

  • 标签: 静脉采血 按压 止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以Pit-Crew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模式的团队复苏对胸外按压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64名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医护人员按照医护比例分成角色分工组与未角色分工组,每组各8队,每队4人。角色分工组每队指定一名队长组织协调整个CPR流程,未角色分工组不进行指定。每队利用高级模拟人在CPR质量跟踪反馈系统的监测下,按照《202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推荐要求实施标准胸外心脏按压8 min。观察并记录每队实验人员CPR时间、胸外按压比例(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 CCF)、按压中断次数、按压超标中断次数(>10 s)、按压频率、胸廓充分回弹次数等指标。电脑系统记录以上参数,两组间指标的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分析发现,与未角色分工组相比,角色分工组能达到更高CCF[(69.13±1.55)% vs. (59.13±6.08)%,P<0.05],且角色分工组的按压中断总时间及超标中断次数均显著较少[(79.88±28.76)s vs. (135.25±32.99)s;4(3,5)次vs. 2(1,2)次,均P<0.01]。两组在CPR时间、中断次数及按压总时间方面的均差异无统计意义(均P>0.05),另外两组在按压总次数、按压正确次数、按压频率、按压深度、胸廓充分回弹等按压质量达标方面以及在按压太快、按压太慢、按压太深以及胸廓回弹不足等按压质量未达标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指定团队领导的Pit-Crew CPR模式有助于实施高质量的CPR,而且CPR质量参数的监测与实施实时反馈系统能有效提高胸外按压质量

  • 标签: 心肺复苏 Pit-Crew 胸外按压 实时反馈
  • 简介: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是临床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最普遍的操作。传统的拔针按压方法(下简称传统法)常使病人有明显的疼痛且容易导致皮下淤血、肿胀,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也给护士再次穿刺成功造成困难。我们采用一种新的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法(下简称新法),与传统法进行比较,其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静脉输液 按压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对皮下淤血发生率和疼痛不适发生率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血管。方法将20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观察组采用扩充按压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法。结果观察组在静脉输液拔针后皮下淤血发生率和疼痛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输液拔针后采用扩充按压法能有效减少皮下淤血和疼痛不适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按压 扩充按压
  • 简介: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肚脐眼正中直下5厘米处,属于沿头面正中贯穿胸腹的任脉,是与生殖系统有密切关系的一支经脉,任脉上有不少具有强精壮阳效果的穴位。可用指压法按摩刺激关元穴,或是交替用左右手绕脐旋转按摩腹部,刺激任脉上的其他穴位。

  • 标签: 按压穴位 能力 锻炼 按摩腹部 关元穴 生殖系统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结肠镜检查患者越来越多,结肠镜检查时,结肠镜最容易在乙状结肠、脾曲、肝曲等部位结袢,患者相对比较痛苦,再者是患者紧张、恐惧心理,部分患者不耐受疼痛,而导致肠镜检查终止,延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时间。现通过变换体位与腹部按压在肠镜中的辅助作用,使结肠镜检查更加顺利、检查时减小病人痛苦。既对上千例结肠镜检查患者进行总结,在进镜过程中协助腹部按压。速短进镜时间,减少病人痛苦,无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适应症 禁忌症 腹部按压 配合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医务人员佩戴N95口罩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对胸外按压质量及疲劳情况的影响。方法纳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近两年内获得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认证的医护人员80名,复习按压要点并熟悉模型后,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佩戴外科口罩组(SM组),佩戴N95口罩组(N95组),进行2 min胸外按压。记录参与者身高、体质量按压前后Borg疲劳评分、生理参数,通过Laerdal QCPR®软件记录2 min的按压质量(包括按压位置、按压深度、深度达标率、按压频率、频率达标率、按压回弹)。两组间各按压质量指标的差异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结果按压后,相比于SM组,N95组Borg疲劳评分高(中位数16 vs 14,P=0.027),胸外按压质量下降,包括按压深度(均数47 mm vs 52 mm,P=0.020)、频率(均数107次/min vs 118次/min,P=0.004)、回弹率(均数89.8% vs 98.1%,P=0.046)及按压2 min深度达标率(均数67.4% vs 89.6%,P<0.01)、频率达标率(均数60.6% vs 74.8%,P<0.01)。结论佩戴N95口罩进行心肺复苏会降低按压质量,加重按压者的疲劳程度,需要及时替换按压者以保证胸外按压质量

  • 标签: 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N95口罩 疲劳 QC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