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电图aVR联ST抬高对左主干或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一组25例冠脉照影结果为左主干或三病变患者,分析其心电图aVR联ST抬高的发生率,另选一组20例心电图aVR联ST抬高患者,分析其冠脉照影结果,将两组结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⑴19例(76%,19/25)的左主干或三病变患者的心电图出现aVR联ST抬高≥0.10mv,即aVR联ST抬高对左主干或三病变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76%;⑵19例(95%,19/20)的aVR联ST抬高患者冠脉照影结果有左主干或三病变,即aVR联ST抬高对左主干或三病变的符合率为95%,二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心电图出现aVR联ST抬高≥0.10mv对诊断左主干或三病变有很高的阳性预测价值。

  • 标签: aVR导联 ST段 左主干 三支 冠脉照影
  • 简介:摘要由于工程地质的复杂性,隧道的设计选线上往往无法避免经过一些特殊地质,更有甚者甚至整条隧道处在这种地质中,虽然现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对其提出相关的工程措施,但是并无具体的设计参数。根据设计规范,结合依托工程的实际地质条件,类比我国隧道工程建设经验与技术,对隧道处于石膏和岩溶进行优化。本文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优化设计参数,再对优化方案进行安全性、可行性分析,最后再通过现场监控量测验证调整。

  • 标签: 公路隧道 设计优化 不良地质段 设计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下壁联ST改变与冠脉前降(LAD)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下壁联ST改变与LAD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60例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伴下壁联ST下移组中85.7%LAD病变位于近端(第一对角支开口前)或者远端(第一对角支开口后)合并第一对角病变,非ST下移组中仅16.7%LAD病变位于近端或者远端合并第一对角病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壁AMI患者中,心电图下壁联ST下移是LAD病变部位预测的评价指标。

  • 标签: 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 ST段 前降支 冠脉造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以杭州某TOD车辆上盖项目为背景,分析在9米板荷载预留不足的情况下,上盖项目大型复杂的超限结构转换梁在施工过程中的支撑系统设置。采用贝雷架进行超限模架的受力转换,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车辆上盖工程的结构质量和安全。

  • 标签: 车辆段上盖 超限支模架 贝雷架 荷载 支撑系统
  • 简介:目的研究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及aVR联抬高幅度对冠状动脉左主干/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06例NSTE-ACS患者的体表心电图QRS波宽度及aVR联ST抬高幅度,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研究其对诊断左主干/三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相关性.结果QRS波宽度及aVR联ST抬高是左主干/三病变的独立预测因子,OR值分别为9.04(95%CI,4.88~16.7)、7.10(95%CI,4.91~76.2);QRS间期≥90ms和aVR联ST抬高≥0.5mm预测左主干/三病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8%、76%及88%、86%.结论QRS波增宽及aVR联ST抬高是NSTE-ACS患者左主干/三病变较为灵敏的预测因子.

  • 标签: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左主干 三支病变 QRS波宽度 AVR导联 冠状血管造影术
  • 简介:1概述20世纪60年代早期,欧洲首先出现了现今称为节预制的混凝土箱梁。70年代,该方法传到美洲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美学效果,从而逐渐推广到世界其他地方。80年代首次被引入到香港,目前可以说,香港正在施工的或处于规划设计阶段的主要混凝土高架桥全部都采用预制节法。国内采用节法试验的时间较晚,真正引进已是近几年。目前在施工或刚施工结束不久的有苏通大桥、上海沪闵二期,以及本文所述已顺利完工的广州地铁四号线高架

  • 标签: 施工技术 预制节段 拼装架设 简支梁 混凝土箱梁 节段预制
  • 简介:〔摘要〕按照《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构建模式的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基本理念。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拓宽学习空间,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积极去探索,使学习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教学模式初中地理探讨
  • 简介:摘要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我校结合本校实际,在主要学科中按县教育局的要求进行了“先学后,问题引领”教学模式的有效尝试,摸索出了“先学后,问题引领”三阶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能有效地解放教师,还自由于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安排好,教师有三个“”,学生也有三个“学”。我结合了信息技术课堂的学科特点,并和学校的新教学模式相整合,寻找探索适合的信息技术课堂模式。

  • 标签: 三阶段教学模式&ldquo 先学后导,问题引领&rdquo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兰新线武嘉电气化提速工程中,大量既有铁路混凝土梁存在有横向振幅超限的问题,结合武嘉提速工程实际,着重介绍简梁的横向加固方案.

  • 标签: 铁路提速 T梁 加固
  • 简介:目的:比较在处理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时,边内预留双丝与传统预留单丝,在完成主支架置入后对边的保护作用。方法105例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随机分为两组:A组(53例)放置单丝于边内;B组(52例)放置双丝于边内。2组患者均采用必要性支架植入技术,在完成主内球囊预扩张、支架置入后,比较两组间边闭塞的发生率、边支开口狭窄明显加重的发生率及完成交换丝的时间、边需植入支架的情况。结果A组7例(13.2%)发生边闭塞,B组0例发生边闭塞,P<0.05;边支开口狭窄明显加重的发生率,A组37.7%(20例),B组11.6%(6例),P<0.05;完成交换丝的时间,A组(26.4±13.6)min,B组(14.2±10.6)min,P<0.05。A组中有22例(41.5%)边植入支架,B组有5例(9.6%)边植入支架,P<0.05。结论在真分叉病变中,双保护丝较传统的单丝放入边或重要分支,在完成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主支架置入后可以明显减少边的丢失,预防边支开口狭窄加重,保证交换丝顺利,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同时也减少了边支架的植入,降低了手术费用。

  • 标签: 真分叉病变 双导丝 边支
  • 简介:摘要高寒地区非采暖区水喷淋系统有连接下垂型闭式喷头的下垂管,在防冻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会造成水压试验、系统误动作和试验后的积水残留,在采暖季受冻结冰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损坏喷头、管道及连接配件,增加维护成本。采用长度可定制的干式下垂型喷头、对供水管网施工工艺的改进,可以极低的成本避免此类问题,提高了高寒地区非采暖区水喷淋系统对火灾隐患的防控能力。

  • 标签: 高寒地区 水喷淋系统 干式下垂型喷头 防冻施工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A型骨折术后具佩戴时间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胸腰A型骨折术后患者50例,按照术后佩戴具的时间分成对照组(佩戴具时间小于1个月)和实验组(佩戴具时间为1-3个月),每组各25例。对比术后具佩戴时间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ODI、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JOA评分显著优于实验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胸腰A型骨折患者来讲,术后具佩戴时间的长短不会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显著影响,和术后长时间(大于1个月)佩戴具的患者相比,较短时间(小于1个月)佩戴具的患者术后JOA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更加理想。

  • 标签: 胸腰段A型骨折 支具 佩戴时间
  • 简介:摘要:隧洞洞与主洞相交地段处于复杂的受力状态,在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交叉,必须尽快完成支护,形成稳定围岩支护条件,保证后续作业施工安全。本文结合固军水库导流隧洞主洞工程,介绍在软弱围岩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洞洞与主洞交叉设计思路及施工技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隧洞洞与主洞交叉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 标签: 固军水库 支洞 主洞 交叉段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国家的经济和文化水平都有了较大力度的提升,教育是国家的发展根基,教育的发展为国家的未来带来了希望,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教师需要注重高年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以此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我国小学的教育质量提升打下基础。本文主要使用思维图的方式,促进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 标签: 思维导图 小学 阅读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思维图在低年识字教学中的运用。思维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将汉字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的形状、结构和意义。此外,思维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思维图在低年识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关注和推广。

  • 标签: 思维导图 低年段 识字教学 运用策略
  • 简介:摘要: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难以抓住阅读文本中心主旨,难以感悟作者内心情感,从而导致阅读成效不尽如人意。为了进一步优化阅读教学,教师可以丰富教学形式,以思维图的模式辅助阅读教学,全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 标签: 思维导图 小学 高年级 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