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黄金旗张庆贤郑景达陈煌许兴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2期
  • 机构:黄金旗张庆贤郑景达陈煌许兴杰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福建莆田351100作者简介:黄金旗、男、1977年06年10月出生,福建省莆田市人,汉族.1998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医学影像与临床双学历.莆田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擅长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腔内成形;颈动脉、肾动脉狭窄闭塞的腔内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肝癌、肝血管瘤、子宫肌瘤的介入微创治疗;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系及外伤性大出血的血管栓塞术;胆道恶性梗阻PTCD及胆道支架成形术;全身各部位肿瘤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及放射性粒子置入术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病因诱导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03月—2015年05月共收治32例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接受治疗,所有患者发病时间均在72小时以内.结果5例外伤性下肢动脉闭塞患者1例接受外科旁路移植手术治疗,3例腔内支架成形术后再通,1例合并血管破裂术中植入了VHBAN支架.3例医源性下肢动脉闭塞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全部再通.24例非外因导致下肢动脉闭塞病变患者行腔内溶栓、碎栓、取栓或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支架成形或切开使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后,完全再通18例,降低截肢平面1例,未开通截肢2例,拒绝截肢自动出院3例.结论多种技术联合治疗灵活应用于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显著提高了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再通比率.关键词急性下肢动脉闭塞;多种技术联合治疗;外科旁路移植;溶栓碎栓取栓;腔内成形术TheclinicaltreatingstrategiesoftheacutearterialocclusivediseaseoflowerlimbsHuangjinqiZhangqinxiangZhenjindaChenghuangXuxingjie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effectandapplicationsofthecombinationtherapyofacutearterialocclusivediseaseoflowerlimbswithdifferentauGses??MethodsTheclinicaldatasof32casesofacutearterialocclusivediseaseoflowerlimbstreatedfromMarch2012toMay2015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基底动脉闭塞(acute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ABAO)是缺血性卒中的一种亚型,其起病急、预后差,因此如何选择治疗方案显得极为重要。早期开通闭塞血管是治疗ABAO的关键。再灌注治疗(静脉溶栓、动脉溶栓、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桥接治疗)对于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证实。然而,迄今尚未针对后循环卒中的再灌注治疗进行过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文章就ABAO再灌注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基底动脉 血栓溶解疗法 血管内手术 血栓切除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急性动脉闭塞发病急、发展快,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后果严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几年发病率逐渐增高。自1999年12月-2003年11月我们采用经皮球囊扩张和溶栓的方法治疗急性动脉闭塞28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 标签: 急性动脉闭塞 介入治疗 经皮球囊扩张 溶栓疗法 尿激酶
  • 简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通常由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引起,是急性肠缺血最常见的原因,目前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在临床上具有发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凶险、误诊率(90%-95%)及病死率(60%~100%)较高的特点。由于本病腹痛症状与其他急腹症很难鉴别,肠道耐受缺血时间不过数小时,错过时机则不可逆转,所以早期诊断和有针对性地治疗,以及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现将我院2000—2005年收治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的2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闭塞 急性肠缺血 早期诊断 治疗 血栓形成 动脉栓塞
  • 简介:左主干病变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因其技术操作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而持续成为介入心脏病学的热点。特别是左主干急性闭塞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大多迅速发展为心源性休克或死亡,是临床最危重的疾病之一,24小时内的死亡率最高约为80%。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作为一种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手段,理论上可以快速开通闭塞的血管,在并发心源性休克的AMI患者中,急诊PCI优势更为明显。因患者病情凶险,多数死于院外,故临床病例相对罕见。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左主干闭塞 临床分析 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源性休克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疾病(ASMO)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7例经手术治疗的ASMO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7例患者,行肠切除术10例、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3例、肠切除及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11例、肠系膜上动脉取栓及内膜剥脱术1例、肠切除及腹主动脉至肠系膜上动脉搭桥术1例、肠切除及肠系膜上动脉取栓并右髂总至肠系膜上和腹腔干动脉逆行搭桥术1例。治愈13例,死亡14例,死亡率51.85%。13例术后患者获得随访3—24个月,随访期间再发本病者1例,经肠切除及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治愈。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合理选择术式、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 标签: 肠系膜血管闭塞 肠系膜上动脉 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主干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15例急性心肌梗死经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急性左主干闭塞的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急诊常规心电图表现,总结急性左主干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心电图特点。结果急诊常规心电图检查距发病时间为(2.10±1.23)h,平均心率为(94.0±16.62)次/分(70—120次/分)。15例患者中,1例院前急救时发生心室颤动,经电转复治疗成功;3例患者发生室性早搏;无束支传导阻滞发生。心电图检查13例患者(86.67%)存在aVL导联和V1-6导联ST段抬高,表现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2例患者表现为aVR导联以外广泛导联ST段压低。15例患者中13例患者(86.67%)存在aVR导联ST段抬高≥0.05mV,抬高幅度为(0.151±0.103)mV(0.05—0.30mV)。结论左主干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心电图可床旁进行即时检查,有助于此类患者的及时检出,从而为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 标签: 左主干闭塞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溶栓再通技术,能缩短脑缺血的时间,最大限度恢复脑的正常功能。闭塞性脑梗塞是因为栓塞或血液动力学改变减少血运而发生卒中,多与颅外段动脉狭窄有关。方法据临床统计,发病6h内,脑血管造影显示,约90%病人可发现与症状相关的动脉狭窄部位。通过对21例闭塞性脑梗塞介入溶栓治疗实践,从护理学角度对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工作进行讨论分析,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护理工作在该项技术的实施中至关重要。结论更多的闭塞性脑梗塞患者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治疗,其效果明显好于单纯常规治疗组。

  • 标签: 急性闭塞性脑梗塞 介入溶栓术 观察与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肠系膜上动脉急性闭塞性疾病的CT诊断效果。方法 于2020年11月-2022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52例肠系膜上动脉急性闭塞性疾病患者纳入研究,均采取CT诊断,对诊断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 CT检出肠系膜上动脉急性闭塞性疾病率为96.1%,与手术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CT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急性闭塞性疾病,效果好。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急性闭塞性疾病 CT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械取栓术治疗急性大脑动脉闭塞病人的护理措施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出本科室收治的64例急性大脑动脉闭塞病人,均行机械取栓术治疗,按照围手术期护理模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均为32例,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综合组实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常规组的总有效率是81.25%,综合组是93.75%,综合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病人护理后的ADL、FMA评分,综合组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机械取栓术治疗急性大脑动脉闭塞病人的综合护理实行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临床疗效,增强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值得推荐。

  • 标签: 机械取栓术 急性大脑动脉闭塞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旁路血管急性血栓闭塞的介入综合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旁路血管急性血栓闭塞的患者11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抽吸及留置导管溶栓治疗,2例溶栓后吻合口行支架植入治疗,1例行球囊扩张治疗,2例复合旁路患者溶栓后再次行旁路手术。结果所有患者旁路血管均完全再通,远端缺血症状消失,生理功能恢复。本组溶栓治疗时间2~4d,平均(3.2±0.1)d;尿激酶用量200万~320万U,平均(265±10)万U。术中和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10例患者随访9个月至7年,平均(28±3)个月,所有旁路血管均通畅,患者均完全消除缺血症状。结论旁路血管内急性血栓的介入综合治疗的疗效好,安全性高,远期疗效显著。

  • 标签: 人工血管 移植物闭塞 血管 放射学 介入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介入溶栓治疗的动静脉内瘘急性闭塞患者在围术期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接受介入溶栓治疗的动静脉内瘘急性闭塞患者,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病情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患者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动静脉内瘘急性闭塞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控制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出现动静脉内瘘急性闭塞的患者在介入溶栓治疗的围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整体护理 动静脉内瘘急性闭塞 介入溶栓治疗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闭塞性脑梗塞介入溶栓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2月~2011年12月我院采用介入溶栓术治疗12例急性闭塞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介入治疗的同时给予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结果12例患者中基本恢复6例,显著好转3例,好转2例,无效1例。结论介入性动脉溶栓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好溶栓治疗适应证,认真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个性化选择溶栓药物和剂量,能迅速有效的救治频临死亡的脑组织,从而有效降低致残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 闭塞性脑梗塞 动脉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非急性期颅内大动脉闭塞可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而且有较高的卒中复发率,目前尚无明确的指南推荐治疗方案。传统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颅内外动脉搭桥治疗以及微创介入血管内再通治疗等。近年来,随着显微吻合技术、神经介入技术的进步及材料学发展,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的治疗成为了业界广泛关注的热点。现简要综述国内外有关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的概念、药物治疗、颅内外动脉搭桥治疗以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 血管内介入 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血管闭塞性卒中(LVO)的院前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六安市人民医院、发病24 h内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 8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以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判定的有无大血管闭塞为参照标准,分为有大动脉闭塞组及无大动脉闭塞组。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疾病史、生活史、用药史)、NIHSS的各单项评分、入院时的血压值,并将筛选出来的因素与一些常用的预测LVO的量表进行比较。结果纳入急性脑卒中患者761例,均发病在24 h内,NIHSS评分 ≥ 8分;大血管闭塞组228例,非大血管闭塞组533例。两组中的房颤[比值比(OR)5.230,95%可信区间(95%CI)3.400~8.043,P < 0.001]、收缩压(SBP)≤ 170 mmHg(OR 5.181,95%CI 3.327~8.068,P < 0.001)的比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房颤、收缩压 ≤ 170 mmHg与LVO显著相关。

  • 标签: 脑梗死 颈内动脉 梗死,大脑中动脉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脑卒中 心房颤动 收缩压 急救医疗服务 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