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妊娠合并糖尿的患者使得妊娠和分娩的过程都变得很复杂,并且由此而来的一系列的严重的并发症严重的威胁着母婴的健康,死亡率是很高的。本课题主要在糖尿产妇生产前后和新生的护理问题上进行分析研究,并做出简单陈述。

  • 标签: 糖尿病产妇 妊娠期 新生儿护理
  • 简介:患儿,女,11d,因少动、少吃4d入院。患儿系第2胎第1产,胎龄40周,出生体重3200g,出生无窒息,Apgar评分不详,羊水清,胎盘及脐带正常。母孕3月时有阴道出血史,曾予保胎治疗。第1胎孕2月时自然流产。父母非近亲结婚。患儿生后第7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少动、少吃,体温正常,无抽搐,二便正常。入院体检:体温37.4℃,脉搏120次/分,呼吸30次/分,体重2900g,头围35cm,面色苍灰,反应差,哭声低弱,前囟平坦,颅缝无分离,双瞳孔等大等圆,3.0mm,光反射存在。

  • 标签: 枫糖尿病 新生儿 APGAR评分 出生体重 体温正常 入院体检
  • 简介:新生糖尿可以分为暂时性新生糖尿与永久性新生糖尿两大部分,它们都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宫内发育不良即低出生体重。此外,这类糖尿通常发病较早,大部分都是在出生后一个月或3个月以内发病,因此,一般出生后6个月以内发病的糖尿我们都称之为新生糖尿

  • 标签: 新生儿糖尿病 单基因突变 宫内发育不良 低出生体重 常发病 永久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母亲妊娠糖尿新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本院母亲妊娠糖尿发病情况及新生的预后。结果2012年本院活产产妇4793人,妊娠糖尿366例,发病率7.64%,巨大、羊水多与正常适龄产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宫内感染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糖尿是一种对新生内分泌及内脏均有多重影响的疾病,母亲控制好血糖可减轻对胎儿的影响。

  • 标签: 妊娠糖尿病母亲 新生儿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妊娠期糖尿新生低血糖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于2022年9月到2023年10月期间,随机选择了100例妊娠期糖尿患者及其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低血糖发生率及出生后不同时间段的血糖变化。结果:观察组新生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出生后1、2、3小时的血糖值均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新生低血糖的发生,提高孕产妇和胎儿的生活质量,并增加产妇的满意度。

  • 标签: 妊娠期 糖尿病 护理干预 低血糖
  • 简介:摘要:妊娠期糖尿新生及母婴健康有重要影响。新生可能面临低血糖、出生体重过大、先天畸形、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感染的风险。母亲可能出现妊娠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并增加未来患2型糖尿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防和管理妊娠期糖尿的措施包括高危孕妇筛查、饮食管理、体育锻炼、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产后随访和长期管理。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母婴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产妇分娩症状及其对新生影响,为糖尿孕产妇分娩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分娩的糖尿产妇92例,分别匹配同期分娩的非糖尿产妇92例为对照组,产妇和新生资料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结果糖尿产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感染和胎盘早剥和感染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孕产妇分娩的新生出现巨大新生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畸形和早产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产妇及其新生结局存在较大的疾病风险,糖尿产妇孕期监测,必要时选择终止妊娠方式很有必要。

  • 标签: 糖尿病 孕产妇 新生儿 疾病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新生低血糖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95例GDM孕妇分娩的新生,将其中血糖控制良好的66例孕妇分娩的新生作为观察组,血糖控制不良的29例孕妇分娩的新生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新生低血糖发生率,并对发生低血糖的新生根据不同的血糖变化给予相应的喂养。结果血糖控制不良的对照组孕妇分娩的新生出生30min发生低血糖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发生低血糖的新生出生后6h根据不同的血糖变化给予相应的喂养后,两组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监测GDM新生血糖并根据血糖结果给予相应的喂养,能有效纠正新生低血糖,保证新生健康生长,降低新生病残率。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新生儿低血糖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糖尿产妇所生新生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反应性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高胆红素血症。处理上通过加强喂养,严密监测血糖变化,及时吸氧、保暖,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蓝光治疗,强化消毒隔离工作等,可预防和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产妇 新生儿 并发症 观察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新生低血糖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95例GDM孕妇分娩的新生,将其中血糖控制良好的66例孕妇分娩的新生作为观察组,血糖控制不良的29例孕妇分娩的新生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新生低血糖发生率,并对发生低血糖的新生根据不同的血糖变化给予相应的喂养。结果血糖控制不良的对照组孕妇分娩的新生出生30min发生低血糖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发生低血糖的新生出生后6h根据不同的血糖变化给予相应的喂养后,两组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监测GDM新生血糖并根据血糖结果给予相应的喂养,能有效纠正新生低血糖,保证新生健康生长,降低新生病残率。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新生儿低血糖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孕妇对新生黄疸患病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40例足月新生(孕母均患糖尿,GDM组)资料进行分析,并取同期我院40例正常新生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胆红素水平和光照治疗情况。结果住院过程中,两组均于出生后3-5d出现黄疸峰值,GMC组40例婴儿出生后24h、72h,胆红素和峰值均较对照组40例新生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4例新生需接受光疗(10.0%),对照组无1例。结论科学管理妊娠期糖尿孕母,监测其血糖指标和胎儿黄疸水平,从而降低新生黄疸发生率。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新生儿黄疸 胆红素
  • 简介:摘要线粒体(MD)是指由于线粒体DNA或核DNA突变导致的氧化磷酸化系统或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功能障碍而出现的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从新生期到成人期的任何年龄,并常以综合征发病。新生期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早产、宫内生长受限、肌张力低下、呼吸困难、惊厥、喂养困难、高乳酸血症等,缺乏特异性。新生期发病的综合征包括Leigh综合征、线粒体脑肌-乳酸酸中毒-卒中样发作综合征、Alpers综合征、儿童肌脑肝病谱系障碍、Barth综合征及Pearson综合征等。目前MD需依赖临床症状、生化检测、神经影像学、组织学检测和基因检测等技术进行诊断,其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如基因治疗和外源性线粒体移植,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线粒体病 线粒体脑肌病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线粒体(MD)是指由于线粒体DNA或核DNA突变导致的氧化磷酸化系统或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功能障碍而出现的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从新生期到成人期的任何年龄,并常以综合征发病。新生期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早产、宫内生长受限、肌张力低下、呼吸困难、惊厥、喂养困难、高乳酸血症等,缺乏特异性。新生期发病的综合征包括Leigh综合征、线粒体脑肌-乳酸酸中毒-卒中样发作综合征、Alpers综合征、儿童肌脑肝病谱系障碍、Barth综合征及Pearson综合征等。目前MD需依赖临床症状、生化检测、神经影像学、组织学检测和基因检测等技术进行诊断,其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如基因治疗和外源性线粒体移植,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线粒体病 线粒体脑肌病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讨论妊娠期糖尿新生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30例妊娠期糖尿产妇分娩的足月新生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健康产妇分娩的足月新生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脐带血中T3、T4、FT3、FT4、血糖、胰岛素、C肽、TSH变化,检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头围、体重、反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3、T4、FT3、FT4、血糖水平较低,胰岛素、C肽、TSH水平较高,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较高,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新生头围小,体重大,反射减弱率高,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新生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较大,临床应加以重视。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新生儿 甲状腺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GDM)对早产新生大脑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科病房收治的GDM母亲所生早产新生为GDM组(45例,男24例,女21例),选择同期出生、母亲无GDM,胎龄、身长及出生体质量等一般情况与GDM组相当的早产新生为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比较两组新生出生后7 d的新生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并于分娩3 d后行颅脑超声指标记录检测分析,查阅病例获取一般指标情况,分析GDM组新生发生大脑整体回声减低的影响因素。结果GDM组新生胎龄(34.05±1.70)周,出生体质量(2.29±0.53)kg,身长(45.23±3.25)cm,对照组分别为(34.13±1.41)周、(2.26±0.35)kg、(45.50±2.03)cm,两组新生基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DM组新生出生后7 d的NBNA总评分为(35.43±1.0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47±0.62)分(t=4.975,P<0.001);GDM组新生脑整体回声减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4.44%(29/45)比20.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30,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质量与脑整体回声减低呈负相关,母亲GDM程度分级与脑整体回声减低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GDM母亲所生早产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发育不成熟现象,妊娠期高血糖环境对新生神经行为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早产新生儿 大脑发育 颅脑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