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肺炎的护理方法,以配合临床治疗,降低患儿死亡率。方法采用积极的监测及综合护理,对新生肺炎患者进行护理。结果治愈率97%。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可以达到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新生肺炎的护理措施。方法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与健康教育。结论对新生肺炎的护理可以降低围生期新生死亡风险。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儿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肺炎与X光征象及其诊断价值,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和了解。方法对我院115例新生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肺纹理增强75例,大病灶影10例,限局性肺气肿5例,20例心缘及横膈边缘模糊,节段性肺炎5例,小病灶即浅淡小絮片阴影5例,气胸1例,5例并发心力衰竭,临床表现典型而X线表现阴性5例。结论及时准确的X线检查是诊断及治疗新生肺炎的必要检查及重要依据。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X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新生肺炎临床表现及治疗体会,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收治55例临床资料完整新生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全部痊愈出院。结论新生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新生肺炎新生期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也是导致新生呼吸衰竭、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生肺炎可以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前两者称宫内感染性肺炎,后者称出生后感染性肺炎。由细菌、病毒或原虫引起。新生肺炎可能伴发多种症状,并进一步对新生造成影响。适当的护理是防止病情恶化,促进新生康复的重要措施,本文将主要对新生肺炎的护理进行综述。

  • 标签: 新生儿 肺炎 护理 呼吸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有效的护理来提高新生肺炎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新生室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286例新生肺炎患儿运用维持体温、合理喂养、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抗感染等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286例新生肺炎。经治疗后痊愈263例,好转21例,转上级医院2例,总有效率为99.3%。结论肺炎危害患儿生命健康,对患儿进行细致、科学、有效的护理,能够最大程度的改善症状,缓解病情,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感染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新生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新生感染性肺炎患者240例,对其深部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并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本组例标本共培养出阳性致病菌115株,阳性率47.92%,其中大肠埃希菌25株,肺炎克雷伯菌23株,鲍曼不动杆菌14株,表皮葡萄球菌13株,阴沟肠杆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溶血葡萄球菌7株,其他16株。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喹诺酮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氨基糖甙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对哌拉西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逐渐成为新生感染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痰培养是目前新生肺炎重要的病原监测手段之一。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 晚期 感染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感染性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积极的监测及综合护理,对96例新生感染性肺炎患者进行护理。结果治愈95例,死亡1例,治愈率98%。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可以达到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感染性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真菌性肺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20例新生真菌性肺炎的临床资料、病原学和影像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儿原发病为新生肺炎10例,继发于其他疾病10例,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均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提示炎症表现。真菌性肺炎发生前,2种或2种以上抗生素联合使用率为95%,多为半合成青霉素及头孢类。病原学检查以念珠菌为主(82%),曲霉菌次之,合并细菌感染10例,16例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结论真菌性肺炎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一旦明确诊断,应尽早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应联合应用高效、敏感的抗生素。

  • 标签: 真菌 肺炎 肺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肺炎合并胃出血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1年2-8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例新生肺炎合并胃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系统治疗及护理,本组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细致、针对性的护理有利于促进新生肺炎合并胃出血患儿的康复。

  • 标签: 新生儿 肺炎 胃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新生肺炎的临床特点,提供治疗新生肺炎合理方法。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到我科住院生后1~7天的新生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结合病史、临床特点和X线胸片可作出正确的诊断,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祛痰辅助治疗效果较好。结论早期新生肺炎的发病与产科有密切关系,临床表现不典型,X线胸片对诊断有积极的意义,治愈率较高。

  • 标签: 早期新生儿肺炎 临床特点 胸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感染性肺炎的临床资料,为早期识别新生重症肺炎积累经验,达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6例新生感染性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鼻塞、吮奶行为改变、气促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气促、发绀、胸凹征是最常见体征;X线胸片及血气多有改变;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有效率,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重症肺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吮奶行为改变、气促、发绀、胸凹征多见,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呼吸频率、血气等的监测,IVIG疗效较好。

  • 标签: 感染性肺炎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新生科病区产ESBLs、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CLSI推荐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确证试验,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ESBLs检测,并用三维试验法、三维试验抑制试验进行AmpC酶检测。结果150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到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76株,阳性率高达50.67%。69株耐头孢西丁菌株检到21株产AmpC酶,其中单产AmpC酶4株,产Ampc+ESBLs菌株17株。AmpC酶阳性率为14.0%(21/150)。结论分离自我院新生科的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主要以产ESBLs和(或)AmpC酶为主。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是院内感染的一大隐患。

  • 标签: 超广谱&beta -内酰胺酶 AmpC酶 肺炎克雷伯菌 三维试验 三维抑制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肺炎(NP)的X线表现,明确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肺炎的X线表现。结果早期新生肺炎以吸入性肺炎主,晚期新生肺炎以感染性肺炎为主。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密肺野透光度略降低或局限性增强,局限性小片状或小斑片状模糊影,沿支气管分布的小斑片状模糊影。结论胸部摄片是诊断新生肺炎必不可少的手段,须提高胸片质量、并密切结合临床体征。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X线表现吸入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抚触疗法对新生早期干预的实际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出生新生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给予新生抚触,对照组给予常规新生护理。于新生出生后第2天、第14天、第30天对两组新生进行神经行为评分。结果实验组新生出生后第2天神经行为评分为38.01分,第14天神经行为评分为38.35分,第30天神经行为评分为39.45分;对照组53例新生出生后第2天神经行为评分为37.95分,第14天神经行为评分为38.05分,第30天神经行为评分为38.95分。结论新生抚触能改善新生神经系统。

  • 标签: 新生儿抚触神经系统疗效神经行为智力开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抚触及抚触加游泳对新生黄疸的影响。方法观察组新生100例,从出生第1天开始常规护理,干预组新生100例每天给予抚触2次及游泳1次。两组记录首次胎便排泄时间及转黄时间,黄疸出现时间。结果两组新生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黄疸出现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抚触及游泳可加快胎便排出,减轻黄疸程度及黄疸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抚触 游泳 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学习研究沐舒坦治疗新生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吸入性肺炎患儿124例,其中男71例,女53例。采用分组比较的方法,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静脉滴注沐舒坦辅助。结果治疗组使用沐舒坦辅助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结论沐舒坦在本次研究显示出其对新生肺炎的较好辅助治疗作用,有进一步研究开发、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沐舒坦 吸入性肺炎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游泳对新生生理性黄疸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足月正常新生随机分为观察组(游泳组)100例与对照组(沐浴组)100例,观察两组新生生理性黄疸的情况。结果新生游泳组经皮胆红素的指数明显低于沐浴组(P<0.05)。结论新生游泳可以减少新生高胆红素症的发生,降低新生生理性黄疸。

  • 标签: 新生儿游泳 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新生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及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肺炎克雷伯菌的培养和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推荐的MIC法,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测定采用NCCLS/CLSI推荐的双纸片协同法和ESBLs确证试验。结果新生KPN检出率最高的标本是呼吸道标本为主,其次是血液标本,ESBLs检出率为18.2%,药敏结果显示亚胺培南,美诺培南敏感率为100%,派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为77.6%,头孢西丁敏感率为50.3%,氨基糖苷类敏感率为66.4%~85.3%,环丙沙星敏感率89.5%,对常用的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及头孢三代中的头孢噻肟完全耐药,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敏感率>30%。结论在我院新生科呼吸道感染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最常见临床类型,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医院应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超光谱&beta -内酰胺酶 药物敏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