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肺炎的临床疗效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8例新生肺炎患儿为观察对象,根据用药剂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各44例。为对照组患儿进行传统雾化治疗,为治疗组患儿在进行传统雾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总有效率、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新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新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有效保护新生安全,应在临床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临床疗效 盐酸氨溴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肺炎的护理方法及措施,促进新生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9月期间确诊并收治的100例新生肺炎患者,对其进行相应的肺炎护理措施,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选取的100例肺炎新生患者中,痊愈76例,好转22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8%,护理效果满意。结论综合护理可及时了解患儿病情变化,为患儿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继而有效缩短患儿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疗效,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肺炎 护理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患有肺炎新生采用沐舒坦静脉滴注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患肺炎新生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沐舒坦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症状缓解时间方面,观察组肺部罗音、呼吸急促、咳嗽、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与8%,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为94%,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抗病毒基础上联合沐舒坦静脉滴注治疗可明显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提升治疗效果、且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沐舒坦 症状缓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新生童症临床护理方案。方法以35例新生病例出发,研究讨论并整理新生肺炎的治疗、护理方案。结果本文研究谈论的35例新生患儿中,33例治疗完好,另外两例中一例转院治疗,另一例最终病亡,诱因是并发症导致多功能器官衰竭,治疗良好率以及患者家属满意率处于较高水平,分别为94.29%、94%。结论及早合理的治疗、完善的监督看护体制、完整的护理方案的实施,对于新生重症肺炎的治疗以及提高家属满意率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新生儿重症肺炎 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新生新生肺炎患儿的病原学,为临床合理抗感染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4月在我院新生病房住院的新生肺炎患者63例,行痰培养,采用血标本检测常见的9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或呼吸道分泌物行病毒检测.结果新生肺炎病原学检出率最高的为肺炎克雷白杆菌(40.54%),其次为大肠埃希菌(27.03%),金黄色葡萄球菌(16.21%),鲍曼不动杆菌(2.70%),销绿假单胞菌(2.70%),白色链珠菌(2.70%),呼吸道合胞病毒(8.11%).结论我院新生肺炎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占第3位,呼吸道合胞病毒占第4位,对合理选择抗感染药物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病原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优质护理在新生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从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新生肺炎患儿中选取71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6例,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35例采取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22%,患儿家属总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2.86%,患儿家属总满意度为77.14%;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患儿家属总满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生肺炎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患儿家属满意程度普遍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新生儿肺炎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选取54例新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新生不同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及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与新生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关系,对病原分析采用气道分泌物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新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为58.8%,新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组上机时间明显长于非呼吸机相关肺炎组。结论新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阴沟肠杆菌。是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治呼吸机相关肺炎应重视消毒和无菌操作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 预防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生转运装置在新生急救转运中的作用。方法以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转运的150例新生为研究对象,按CRIB、转运距离分为观察组(携带转运装置,75例)、对照组(不携带转运装置,75例),比较两组新生的医疗操作、病情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实施了更多医疗操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自动出院率、转运病死率、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救新生长途转运中,转运装置发挥着关键作用,有助于救治患儿。

  • 标签: 新生儿 转运装置 急救转运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转运系统在危重新生转运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去11月通过新生转运系统对新生科130例危重新生进行转运,回顾分析新生的临床资料,探讨新生转运系统的组织管理,装备保证,定期培训,转运前期的病情稳定措施与新生转运的关系。结果在对所稳重新生进行转运时,需要按照其疾病顺序进行转运,首先就是重度窒息患者,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早产且体重较低患者,肺透明膜病患者,胎粪吸入综合征患者以及重症肺炎患者,对比传统的双向被动转运模式,新生转运系统具有较高的转运成功率,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死亡情况,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应用。结论在对危重新生转运期间使用新生转运系统,可以有效处理转运之前治疗医院,途中以及新生重症监护室三个阶段,有效提升新生转运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情况。

  • 标签: 新生儿转运系统 危重新生儿 转运 实际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新生重症监护病房内对新生感染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接收的88例重症监护病房内的感染新生,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原则,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为44例,应用常规护理手段,综合组为44例,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分析,综合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重症监护病房内新生感染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儿的护理效果,避免患儿出现死亡情况,有助于患儿家属充分认可医护工作,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新生退黄洗液辅助治疗新生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黄疸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思连康口服联合加味茵陈汤治疗,观察组采用思连康口服联合退黄洗液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显著,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退黄洗液辅助治疗新生黄疸后疗效显著,且能显著减少血清胆红素水平,从而达到预防核黄疸、缩短病程的目的,因此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

  • 标签: 新生儿退黄洗液 新生儿黄疸 辅助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新生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儿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提升新生肺炎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人性化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肺炎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方法此次依不同治疗方式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新生肺炎50例分组为对照组以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以常规方式+凯福隆+沐舒坦+优质护理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儿各项研究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日龄<7天患儿31例,其中吸入性肺炎患儿29例(93.5%);日龄8~28天患儿19例,其中感染性肺炎患儿18例(94.7%)。常规方式+凯福隆+沐舒坦+优质护理(观察组)治疗肺炎新生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方式(对照组)治疗效果,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日龄<7天时绝大多数是吸入性肺炎,日龄8~28天时大都为感染性肺炎;孕产妇分娩时要高度预防羊水呛进新生肺部,最大程度控制新生肺炎发生;要依据患儿病情予以综合治疗,确保患儿呼吸顺畅,严格控制喂养与监护,加强早期预防,并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吸入性肺炎 感染性肺炎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新生肺炎患儿采用不同体位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60例新生肺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体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转动体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儿的有效率为80.0%,并且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转动体位护理能够更好地协助痰液排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患儿的痛苦,具有非常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不同体位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预防新生肺炎患儿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护理方法展开探究。方法择选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新生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院内交叉感染预防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在感染现象上,研究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院内较叉感染,占总人数的6.67%,对照组患者中出现院内较叉感染的患者有9例,占总人数的30.00%,组间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肺炎患儿实施院内交叉感染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减少感染现象的发生,使患儿的临床疗效更具保障。

  • 标签: 新生儿 肺炎患儿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新生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发生肺炎新生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新生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护理干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8.0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退烧时间为2.3±0.8d;对照组患儿退烧时间为3.8±1.2d,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肺炎具有较高的风险,且病情发展较快,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配合一定的护理干预,而经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优质护理所达到的干预效果更为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新生儿 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