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发型细菌感染的常见类型及病原谱分布,为临床预防和经验性治疗提供合理的依据。方法对2016至2019年期间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出生72 h内的新生儿送检细菌培养的标本与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其母亲围生期病原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结果共纳入351例新生儿,分离出的373株病原菌,分别来自血培养(202株,54.2%)、痰液(63株、16.9%)、胃内容物(58株、15.5%)、中段尿(27株、7.2%)、眼分泌物(11株、2.9%)、气管导管(10株、2.7%)和腹水(2株、0.6%)。共分离出41种病原菌,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97株、26.0%),其次是无乳链球菌(76株、20.4%)、表皮葡萄球菌(39株、10.5%)、溶血葡萄球菌(23株、6.2%)、肺炎克雷伯菌(22株、5.9%)。有43名母亲发生过围生期感染,且病原菌与其新生儿一致,包括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产单核李斯特菌、解没食子酸菌链球菌、热带念珠菌及粪肠球菌,分离自宫颈、胎膜、血培养和羊水。结论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产单核李斯特菌、念珠菌等是引起新生儿发型细菌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它们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引起新生儿败血症、肺炎、泌尿道感染、结膜炎等疾病,建议孕产妇在围生期及临产前送检宫颈分泌物病原学检查,妊娠过程中出现不明原因高热应及时排除产单核李斯特菌感染,孕产妇的病原学结果将对新生儿经验性用药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新生儿 早发型细菌感染 围生期感染 败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发型和晚发型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期间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6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观察对象,根据诊断结果将60例患儿分为发组和晚发组各30例,对两组患儿的宫内窘迫、窒息史、羊水粪染、胎膜破≥18h高危因素的比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型组的宫内窘迫、窒息史、羊水粪染、胎膜破≥24h高危因素的比例明显高于晚发型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生儿 早发型 晚发型 感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筛查和实施产时抗生素预防(intrapartum antibiotic prophylaxis,IAP)对新生儿发型GBS感染的影响,分析新生儿发型GBS感染的高危因素,并了解其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7月至2019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新生儿发型GBS感染患儿为病例组,随机抽取同期孕母有GBS定植新生儿无发型GBS感染患儿为对照组;比较2016年7月开展GBS筛查和IAP策略前后本院出生新生儿发型GBS感染的发生率;分析不同分娩方式下新生儿发型GBS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病例组纳入43例,对照组纳入182例,两组胎龄、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开展GBS筛查和IAP策略后,本院共出生35 717例新生儿,新生儿发型GBS感染2例,发生率为0.056‰,较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0.277‰,9/32 511)下降了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阴道分娩36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阴道分娩患儿母亲体温≥38℃(OR=6.812)、胎膜破≥18 h(OR=12.247)、无IAP(OR=16.881)是新生儿发型GBS感染的危险因素,充分IAP是新生儿发型GBS感染的保护因素(OR=0.180,P<0.05)。病例组剖宫产7例,其中6例有胎膜破。43例发型GBS感染新生儿中单纯败血症11例,均治愈;败血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11例,死亡2例(18.2%),存活9例,随访1~6年,其中4例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对孕妇开展GBS筛查和IAP措施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发型GBS感染的发生率。剖宫产前如胎膜已破或已临产,GBS可经产道逆行感染导致新生儿发型GBS感染。新生儿GBS败血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者病死率和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高,预后差。

  • 标签: 链球菌,无乳 婴儿,新生 抗生素预防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发型子痫前期重度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5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按患者资料分成发型和晚发型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结果经比较得知,发型组患者发病时的孕周、血压、分娩孕周与晚发型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发型组患者S/D、FGR、围生儿结局与晚发型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孕周越早,围生儿结局越差,基层医院需要不断加强对孕妇孕期的保护,定期进行行产前检查。

  • 标签: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围生儿 并发症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发型B族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收集新生儿发型GBS感染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发型GBS感染患儿的高危围生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与转归。结果GBS临床上使用青霉素、哌拉西林舒巴坦、万古霉素单独或联合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效果好。结论新生儿发型GBS感染起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加强孕中晚期GBS的筛查防治及GBS感染高危新生儿生后早期的管理,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是降低新生儿发型GBS感染病死率的关键。

  • 标签: 早发型 B族链球菌 感染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2月的60例败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出生年龄展开分组,将其分成发型和晚发型两组,每组中各有30例患儿,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在60例新生儿中,一共出现了62例败血症,其中有2例患儿发生了再次败血症;而对于致病菌的检验而言,检验出来69中致病菌,其中出现再次败血症的患儿均是因为双重细胞感染造成的;同时致病菌较多的则是B族链球菌、肺炎格雷伯菌以及凝因酶阴性葡萄糖菌所占的比例较大。对于新生儿而言,其近足月儿与足月儿出现发型败血症的情况较多,胎龄小于33周的所占比例较少,大于33周胎龄的早产儿则较为易发晚发型败血症;从体质上而言,体质量大于2000克的新生儿易患发型败血症,相反则易患晚发型败血症。结论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具有差异性,其以致病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在治疗上则需要以血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治疗,从而提升其临床疗效。

  • 标签: 新生儿 早发型败血症 晚发型败血症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该院自201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重症监护室的败血症新生儿,对70例患儿按照血培养时间,分为发型和晚发型,其中发型36例,晚发型34例,对比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临床特征。结果发型败血症新生儿多为足月儿,晚发型败血症多为早产儿和极低体质量儿;发型败血症新生儿中主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占38.89%,B族链球菌,占33.33%,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占32.35%,大肠埃希菌,占29.41%。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病死率为25.00%明显高于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病死率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和B族链球菌为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最为主要的致病菌,造成晚发型败血症的致病菌则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因此产妇在产子之前进行B族链球菌阳性检查对于预防败血症新生儿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 标签: 新生儿 早发型 晚发型 败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型与晚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器官受累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尼勒克县医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297例,分为2组发组145例;晚发组152例;对比二者的一般情况及孕妇器官受累。按照单器官、两器官及多器官损害的情况对比分析。结果发型子痫前期患者有家族史者高于晚发组(P<0.05);终止妊娠孕周早于晚发组(P<0.05);在期待治疗时间上,发组与晚发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以单器官受累为主。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肾脏(27.99%)损害高于晚发型,晚发型患者心衰及脑病的发病率高于发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痫前期孕妇的器官损害是有差异的,有必要进一步对子痫前期的分类及特点进行探讨。

  • 标签: 早发型子痫前期 晚发型子痫前期 妊娠结局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深入研究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各项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交流借鉴。方法:筛选某院中从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败血症新生儿患儿300例,按发病时间分为发型173例与晚发型127例。对临床治疗中的各项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将患儿的感染高危因素、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率及病死率、抗生素耐药性进行逐一统计。发现疾病感染的高危因素为早产、胎膜破与窒息。发型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与心肌损伤的概率相对较高(P<0.05)。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不尽相同。结论:发型败血症与晚发型败血症之间的各项信息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区别,有助于临床诊断与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 标签: 早发型败血症 晚发型败血症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发型先兆子痫的护理,全面改善母婴预后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发型先兆子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此次研究当中,有17例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12例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症状,9例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症状,有13例患者出现羊水过少,有5例患者出现HELLP综合征,2例出现胎盘剥,7例患者出现胎儿窘迫,10例患者出现大量腹水,有3例患者出现脑梗死,有4例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症状。在发现以上并发症之后,有18例患者在25-35左右孕周停止妊娠,有42例患者在36-38孕周停止妊娠。结论在发型先兆子痫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还需要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护理,药物护理,产后护理以及重症观察护理等,这样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全面改善母婴预后效果。

  • 标签: 早发型先兆子痫 护理干预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arly-onsetseverepreeclampsiaEPSP)是一种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的妊娠期特有疾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相比有其特殊性,其临床处理相当棘手,已成为产科领域的研究热点,逐渐引起围产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笔者结合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对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处理作一综述。

  • 标签: 早发型 重度子痫前期 期待治疗 终止妊娠 妊娠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是研究新生儿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征。主要通过选取该院自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40例重症监护室的败血症新生儿,对140例患儿按照血培养时间,分为发型和晚发型,其中发型72例,晚发型68例,对比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临床特征。得出的结论是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最为主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和B族链球菌,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造成晚发型败血症的致病菌,因此产妇在产子之前进行B族链球菌阳性检验,从而预防新生儿败血症。

  • 标签: 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 败血症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EOSP)期待疗法的临床特点、对母婴的影响、妊娠并发症、妊娠的处理方法及时机。方法对孕24-27+6周21例(甲组)、28-31+6周34例(乙组)、32-33+6周42例(丙组)EOSP实施期待疗法基础治疗、促进胎儿成熟、密切监护、适时终止妊娠。结果三组延长孕周时间有差异,乙组最长;孕妇并发症甲组最高,乙、丙组无差异;新生儿情况甲组况预后最差,乙、丙组比较无差异。结论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影响母婴的预后,在期待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护母胎的情况,选择好终止妊娠的适当时间,剖宫产可作为终止妊娠的首选方法。

  • 标签: 重度子痫前期 早发型 母婴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50岁以下发病的结直肠癌称为发型结直肠癌(EOCRC),其临床特征和病理分子特征不同于传统结直肠癌,具有分期更晚、预后更差等特点。EOCRC的诊断时间较长、漏诊率高,这与临床医师和年轻患者对其认识不充分有关。现对EOCRC的临床特点和散发性EOCRC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 标签: 早发型结直肠癌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分子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接收的40例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其中,将孕周在28~31+6周孕妇设为A组,将孕周在32-34周孕妇设为B组,对比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经过治疗干预后,B组母婴并发症率显著低于A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越早,孕产妇、围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则越高,在严密监护母儿病情下,通过期待治疗适当延长孕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围产儿的预后,而并不增加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临床分析
  • 简介:目前中国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为8.2%,其中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约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22.2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妊娠并发症,根据美国和加拿大国家的标准,一般将发病在34周前的重度子痫前期称为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近年来也有些学者把32周作为迟早型划分界限,研究大于34周和32—34周间患者的结局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而小于32周则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并认为这种划分具有一定的围生儿预防判断价值。

  • 标签: 重度子痫 早发型 综述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