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个北美大型多中心研究显示,“小”潮气量通气较“大”潮气量更能提高ARDS病人的生存率;PEEP和短暂高气道压可复张萎陷的肺单位和改善氧合;在几个北美的试验中,无医师领导的脱机草案能减少通气的时间;由于证据证明入住ICU前危重病人未获得最佳治疗,促进了早期预警评分和危重监护出诊队伍的发展。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治疗 PEEP 气道压 出诊 多中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有-无序贯机械通气与单纯机械通气治疗肺部感染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64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无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评价两组通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缩短,VAP及气道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5.63%、2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75%、59.38%,死亡率6.25%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25%,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单纯机械通气治疗,-无序贯机械通气对肺部感染性ARDS患者临床疗效更为突出,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 单纯有创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性ARDS 对比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及无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无机械通气,试验组进行机械通气,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钠肽水平、生命体征以及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试验组的BNP(1036.41±261.87)pg/ml、HR(97.84±25.35)次/min、RR(25.12±6.71)次/min、PaCO2(42.24±11.11)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BNP(1332.21±335.57)pg/ml、HR(114.62±29.46)次/min、RR(28.57±8.85)次/min、PaCO2(49.97±13.66)mmHg;试验组的PaO2(81.86±22.38)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aO2(74.04±19.52)mmHg,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中,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脑钠肽浓度。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 急性重症 左心衰竭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53-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械通气与无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48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无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无机械通气治疗相比,通气机械治疗的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推广。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 急性重症左心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有机械通气技术在严重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抢救治疗中广泛应用,人工气道管理技术在有机械通气过程中显示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气道管理技术方法可减少机械通气过程中一些并发症如相关性肺炎等。结合临床应用机械通气技术体会,本文主要对人工气道管理技术方法总结分析。

  • 标签: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气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序贯无机械通气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及对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并且患者需要经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共同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以及机械通气治疗。实验组辅以无创通气呼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血气变化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同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各项指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在经过无创通气呼吸治疗后,实验组的呼吸频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措施,以期提高患者的脱机率。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于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70例需要给予机械通气患者设为观察组,在给予观察组70例患者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相应的临床护理管理,同时将我院过去1年内,给予机械通气但未实施临床护理管理的7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脱机率和死亡率,评价临床护理管理在呼吸内科机械通气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脱机率为8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2.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脱机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呼吸内科 有创机械通气 临床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机械通气救治老年急性左心衰的效果。方法:对44例老年急性左心衰展开回顾性分析,病人均接受有机械通气救治,就具体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展开总结分析。结果:37例病人救治成功率,成功率为84.09%;脱机时间均值为(46.35±3.64)h;治疗8h、24h,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呼吸频率均有明显下降,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P,0.05。结论:在救治老年急性左心衰病人过程中,采用机械通气,能够有效改善相关症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老年 急性左心衰
  • 作者: 韦玉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29
  • 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胸科医院 广西柳州 545005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降低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缺陷率。方法:成立QCC小组,以“降低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缺陷率”为活动主题,比较QCC活动前及QCC活动后有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缺陷率的降低情况。结果:QCC活动后,护士对降低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缺陷率由改善前 37.88%降低至改善后的 9.49%,圈员综合能力优于活动前。结论:降低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对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缺陷,减少 VAP 发生造成的相关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并提高圈员的综合能力。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气道内吸引技术 气道湿化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ARDS患者采用-无机械通气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8例ARD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88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通气治疗方法为先有机械通气后无机械通气。对照组患者通气治疗方法为始终有创通气机械通气治疗。比较观察两组在接受通气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数变化、心率、呼吸频率、总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后的心功能指数与血气分析指数均有较大改善,且两组数据对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总通气时间为(8±3.5)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总通气时间为(14±4)d(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0±2.5)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6±4.5)d(P<0.05);研究组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患者例数为2例,对照组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患者例数为8例(P<0.01)。结论采用-无机械通气对ARDS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单纯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无序贯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4年2月至12月10个月之间所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持续机械通气治疗)和对照组(-无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每组各33例,对两组患者出窗时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以及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在出窗时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通气以及总机械通气时间上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COPD患者采取-无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通气以及总机械通气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后应用无辅助通气对新生儿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机械通气撤机后新生儿,在我院收治的新生儿中纳入40例作为研究样本,对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后予以无辅助通气,研究新生儿血气指标(PaO2、PaCO2等)、并发症发生率(气胸、肺部感染、撤机失败等)。结果:无辅助通气过渡过程中PaCO2、PaO2等血气指标仍可维持正常,新生儿撤机后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结论:在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后应用无辅助通气治疗的效果显著,能维持新生儿的血气指标,降低撤机失败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无创辅助通气 新生儿 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4年在我院治疗急性左心衰的70例患者,将其按照床头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34)和治疗组(n=36),对照组患者予以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贯序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效果明显,具有临床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有创无创 序贯机械通气 急性左心衰 临床疗效
  • 作者: 曹瑜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如东县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江苏 如东 226400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机械通气和无机械通气对肺动脉高压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促进肺动脉高压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研究就有机械通气和无机械通气的具体应用效果展开深入的探讨,将本院60例肺动脉高压并呼吸衰竭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并在分组后分别实施不同的机械通气措施,将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后得到的不同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之间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动脉高血压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对患者采取机械通气的方式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但是相对来说更容易发生并发症。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无创机械通气;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ICU重症心衰患者行以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70例重症心衰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5例患者行以常规治疗,研究组3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行机械通气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心率、呼吸频率、PH值、平均动脉压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经皮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重症心衰患者行以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ICU 重症心衰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应用的护理经验,提高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本院2003年10月-2009年7月共43例新生儿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进行护理经验总结。结果治愈32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7例。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正确处理呼吸机报警状态,加强呼吸道管理,做好各项基础护理是保证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新生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本院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88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之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强化护理干预),各44例。结果:研究组用力肺活量、用力呼气量、潮气量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气道峰压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ICU 重症心力衰竭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