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监测在临床对重度脑损伤患者实施减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1例重度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监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监测监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甘露醇使用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为良好率、轻度残疾率、重度残疾率大于对照组,死亡率小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第5天、第7天的甘露醇使用量和甘露醇使用总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监测能显著减少重度脑损伤患者实施减压治疗中的甘露醇使用量,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 标签: 有创颅内压监测仪 重度脑损伤 减压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采用监测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改善意识障碍的价值。方法:纳入7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人就诊时间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Ⅰ组(37例)病人接受脑室外引流治疗,Ⅱ组(37例)病人采用监测配合脑室外引流治疗。分析2组病人临床症状恢复有效率,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量表评分。 结果:Ⅱ组临床症状恢复有效率为94.59%,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量表评分(12.54±2.48)分,均明显高于Ⅰ组(p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有创颅内压监测仪 脑室外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监测指导临床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对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将患者分组并实施不同护理措施, 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中接受临床基础护理干预;而另外40例患者则接受监测指导下的护理干预,记录为观察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合QOL量表评估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并在患者离院时匿名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与观察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理前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表QOL中各项指标的评分显示,两组患者的评分结果均较差,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再次评估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是95.0%和7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监测指导临床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服务,减轻患者的身体不适,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价值高。

  • 标签: 颅内压监测仪 临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是指内容物对颅腔壁的压力,持续监测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病情的监测,为医护人员诊断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当前形势下,小儿颅脑术后持续监测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如何改进护理工作,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成为当前护理人员急需解决的突出难题。笔者在本文中研究分析了小儿颅脑术后持续监测的护理策略,目的是帮助护理人员优化调整后续护理方案。

  • 标签: 颅脑手术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P)监测在重型颅脑创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取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82例为分析对象,并根据持续ICP监测的应用与否分为监测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式,监测组根据ICP监测结果,予以相应的治疗方案;并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探究ICP监测在重型颅脑创伤治疗中的意义。结果监测组患者治疗综合有效率为78.0%,高于对照组的60.9%,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监测可提高治疗的针对性,能够更加客观、准确的掌握病情变化,提升临床诊疗效果。

  • 标签: 有创ICP监测 重型颅脑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监测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监测监测,对照组未使用监测,手术之后对患者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应用监测的观察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比较高,和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监测监测,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颅内压监测仪 神经外科 应用效果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用。方法选择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医疗调研对象,收集患者的治疗数据,监测GOS评分、Barthel评分数据变化。结果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两项数据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监测可以有效的监测重型损伤患者的数据,监测期间对重型损伤患者的治疗数据进行归纳汇总,判定监测可以通过监测重症患者,改善对患者的治疗质量。

  • 标签: 颅内压监测仪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侧脑室引流管测压进行实时(ICP)监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行脑室型ICP监测传感器置入术的28例患者,同时采用压力传感器连接侧脑室外引流管测量脑脊液传导压力(P1),通过临床监测数据采集软件系统每分钟实时采集P1和同期监测ICP数据,每频段连续采集30 min,分析和对比2组数据的一致性。同时对患者的临床特征、感染和浅表手术切口感染、再出血等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共获得87个频段和2610对P1和ICP数值。ICP监测的平均值为(14.217±6.729)mmHg(1 mmHg=0.133 kPa),引流管测P1的平均值为(14.263±6.765)mmHg,ICP与P1的组相关系数(ICC)为0.977(P<0.001),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组数据Band-Altman散点图显示P1与ICP的差值为(0.046±1.435)mmHg(95%CI:-2.767~2.859)。28例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的感染、浅表手术切口感染和愈合不良、再出血等。结论经侧脑室引流管连接压力传感器测ICP传感器监测所得到的ICP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准确性和安全性较高,可作为持续监测ICP的有效技术。

  • 标签: 颅内压监测 脑室外引流 压力传感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ICP)的变化,探究持续动态监测在颅脑损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颅脑损伤并进行大骨瓣开颅手术的患者80例,应用硬脑膜下压力测定法,进行持续动态监测,根据观察结果,判断内伤情、脑水肿情况和指导临床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80例患者在监测下,7例再次手术;ICP越高,GCS越低;ICP越高,预后越差,6个月后有6例患者死亡。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术后持续动态监测,有助于监测继发性脑水肿、及早发现再出血,指导及时调整治疗措施,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颅内压 监测 颅脑损伤 术后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1-0034-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监测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脑外科(神经外科)2013年5月至12月来监测的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odman监护进行监测,并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持续监测,16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病情突变,>513kPa,通过急诊手术去除骨瓣进行减压后,均恢复良好,无1例死亡。其他13例患者在病程的2~5天增高,但低于手术要求值,通过脱水等处理后压下降。通过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进行划分,16例患者全部存活,其中I级6例,II级5例,III级5例,IV级和V级无。结论动态监测的变化能有效掌握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高细致的护理有利于改善预后,对于提高患者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颅脑损伤 颅内压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ICP)监测在重型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21例重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例)和研究组(n=61例)。结果:对照组给予ICP监测,研究组给予无ICP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ICP变化、甘露醇使用量和使用时间、肾功能损害和并发症。研究组的良好预后率为70.49%,高于对照组的51.67%(P0.05);研究组甘露醇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

  • 标签: 神经重症 无创颅内压监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监测对脑梗死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急诊收治脑梗死患者63例,均实施动态无监测技术,超过3.1kPa且持续时间≥2.5小时给予甘露醇等脱水药物降,并对症治疗,观察无监测情况,分析该技术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根据监测情况,分为一组(<2.0kPa)、二组(2.0~2.9kPa)、三组(2.9~5.3kPa)及四组(>5.3kPa),各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88.2%、75.0%、52.9%、7.7%,经比较分析,四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良好者和预后差者平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无监测,可及时了解情况,对判断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均有重要作用。此外,水平和患者预后存在紧密关系。

  • 标签: 无创颅内压监测 脑梗死 监测
  • 作者: 马军强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3-21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30期
  • 机构: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北邯郸  0563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进行监测的效果。方法:在2019.06-2021.06期间选择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50例患者进行分组,按照治疗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检查和治疗,观察组进行监测,分析其疗效和并发症状况。结果:对比治疗有效率,观察组较高,对比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较低,这与对照组之间形成较大的差异(P

  • 标签: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有创颅内压监测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3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接受持续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脱水剂使用量、预后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甘露醇使用量明显较小,GOS评分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进行持续监测有助于根据病情调整脱水剂的使用剂量,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 标签: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 高血压 脑出血 脱水剂 应用效果
  • 作者: 马军强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4-17
  • 机构: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北邯郸  0563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影响(ICP)增高的因素,指导临床治疗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我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68例持续ICP监测患者ICP增高原因。结果ICP动态监测过程中发现ICP变化受外诸多因素影响。根据影响ICP的不同因素采取相应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准确判断影响ICP变化的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ICP增高得到准确、及时、有效的解除,能极大提高颅脑疾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率。

  • 标签: 颅内压 监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了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有监测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2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行持续监测。结果3例患者自动出院,23例进入康复治疗阶段。结论对颅脑手术患者给予监测能够很好的判断情况,有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颅脑外伤 颅内压监测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