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神经导航及神经电生理学监测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和发展,神经外科手术已经从传统的解剖学模式向现代解剖.功能模式转化,从而大大提高了手术质量并显著改善了手术效果。在唤醒状态下,应用电刺激技术进行脑功能监测,是目前在尽可能切除脑功能区病灶的同时保护脑功能的有效方法。通过中直接电刺激判断大脑功能区,对全身麻醉唤醒技术的要求很高,这种麻醉方法既需要在切开和关闭颅骨过程患者镇痛充分、能够耐受手术从而在麻醉与清醒过程中平稳过渡,又需要患者中大脑皮质电刺激时维持清醒状态,配合神经功能测试;而且在手术中有效控制呼吸道,不发生呼吸抑制,同时保证患者的舒适性而不误吸、无肢体乱动。

  • 标签: 麻醉 监测 手术中 神经外科手术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对海洛因中毒至植物状态唤醒麻醉1例报道。方法患者,男性,28岁,于2011年7月14日注射大量海洛因后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活动障碍,失语,大小便失禁等表现。予促醒、神经营养、康复等对症支持治疗。于2012年2月21日全麻下行“上段颈髓点刺激芯片植入”,术后予止血、神经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结果现患者生命征平稳,意识障碍有所改善,GCS8分,MASIII-IV级,双瞳孔等大等圆,可自动睁眼,对声音、语言、疼痛等刺激可部分反应,可自动进食,颈软,无抵抗,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张力较前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腱反射存,未引出病理征。结论植物状态病人存在很大的康复可能,合理的康复治疗能促进患者神经系统的恢复。

  • 标签:
  • 简介:“静养”健身法是古已有之、近来又渐渐兴起的一种养生方法,其原理是:通过人在思维上的自我控制,使人体神经、免疫等系统达到完全放松自如的状态,并使人心无杂念、呼吸均匀、头脑清楚,从而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

  • 标签: 健身法 唤醒 健康 状态 呼吸 放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唤醒麻醉下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回顾唤醒麻醉下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的程序并总结手术配合要点。结果手术程顺利,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至关重要,做好心理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保护患者皮肤,正确摆放体位,控制好患者情绪,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 标签: 术中唤醒 脑功能区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唤醒麻醉下脑功能区胶质瘤瘤切除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此次依不同护理方式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行唤醒麻醉下脑功能区胶质瘤瘤切除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用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模式干预。结果观察组(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模式)干预唤醒麻醉下脑功能区胶质瘤瘤切除患者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单纯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效果(P<0.05)。结论唤醒麻醉下脑功能区胶质瘤瘤切除患者选择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模式干预,临床干预效果佳、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唤醒麻醉 脑功能区 胶质瘤 瘤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唤醒麻醉护理对监测胶质瘤切除患者脑功能在变化情况和对手术整体效果的临床作用。方法:从我院2020年接诊的65例胶质瘤患者,对患者进行唤醒麻醉护理,观察病人的被唤醒症状。结果:被唤醒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2例,癫痫2例,血压增高或身体寒战4例,轻微躁动4例,轻微焦虑及不适6例,平稳唤醒47例。护理效果差异明显。结论:护理人员对各项检测指标的认知能力、对患者异常情况的反应能力、对各种并发症的处理经验、对手术环境的观察和布控能力以及对被唤醒患者的心理安抚能力等是胶质瘤切除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也为患者度过安全平稳期的重要前提。麻醉唤醒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几率,获得患者的广泛认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麻醉 护理 胶质瘤切除术 唤醒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唤醒麻醉在颅内支架手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患者拟行颅内支架手术,采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泵入(15min),维持量0.3μg/(kg•min),合并血浆靶控输注(TCI)丙泊酚0.5~1μg/kg的麻醉方法,观察唤醒麻醉效果及对颅内支架手术操作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唤醒,患者在麻醉唤醒期间对手术操作配合良好,镇痛满意,术后苏醒时间短,麻醉安全可靠,无麻醉并发症。结论唤醒能够很好地满足神经血管支架植入手术的需要,较传统的全身麻醉更适合此类手术。

  • 标签: 唤醒麻醉 介入 靶控输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模态技术联合唤醒麻醉在Broca区胶质瘤患者语言功能区定位的作用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切除的Broca区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42例。术前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技术重建语言皮质激活区域和皮质下传导通路,唤醒麻醉下通过直接电刺激技术定位语言皮质和皮质下传导通路,并在磁共振、实时神经影像导航系统引导下行肿瘤切除。根据肿瘤是否侵犯中央前回腹侧部(vPMC)将患者分为未侵犯vPMC(仅侵犯额下回后部)组24例,侵犯vPMC组18例,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语言功能区定位情况和疗效。结果42例患者均完成语言功能区定位,34例(81.0%)至少有1个阳性定位点;3例(7.1%)在定位过程中出现癫痫局灶性发作。25例患者肿瘤为全切除,17例为非全切除。术后病理学证实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级Ⅱ级者23例,Ⅲ级者14例,Ⅳ级者5例。术后1个月内(近期)16例(38.1%)患者有语言功能障碍,其中12例3个月内恢复,4例(9.5%)未恢复。术后所有患者随访6~84个月(中位数为24个月),14例出现肿瘤进展,其中11例死亡。与未侵犯vPMC组比较,侵犯vPMC组肿瘤的WHO级别高(P=0.011),术后近期语言功能障碍的发生比率高[分别为10/18、25.0%(6/24), P=0.044],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8.4±5.2)个月、(80.7±3.2)个月]和总生存期[分别为(38.8±5.8)个月、(80.8±3.2)个月]均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多模态技术联合唤醒麻醉治疗Broca区胶质瘤有助于在最大化切除肿瘤的同时,保护患者的语言功能。其中肿瘤侵犯vPMC比仅侵犯额下回后部者引起近期语言功能障碍率更高,预后更差。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Broca区 唤醒麻醉 语言功能区定位 多模态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TUVP是治疗前列腺肥大的常用方法之一,而TUVP麻醉及管理有一定的特点,现就我院2001年4月~2002年3月间所做的TUVP68例的麻醉及发生3例低钠血症的处理报告如下.

  • 标签: TUVP术 麻醉 术中管理 前列腺肥大
  • 简介:心理游戏在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中被广泛使用,已经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无痕教育”。通过心理游戏的方式针对高三备考复习五个重要阶段,分别围绕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作能力、自信自强意识和从容应考心态,开展了“无敌风火轮”、“盲哑人方阵”、“手指抬人”、“趣味寻宝”和“身心放松操”五个主题心理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体验、思考和感悟,从而较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班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逐步体验到游戏带来的心灵感悟,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从而提升高三学生的积极备考心态。

  • 标签: 班主任 高三学生 班级管理 备考心态 心理游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脊柱手术应用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唤醒试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行脊柱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作用于脊柱手术唤醒试验,对唤醒前后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例患者唤醒质量满意96.67%,欠佳3.33%;唤醒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手术唤醒试验采取丙泊酚配瑞芬太尼行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唤醒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靶控输注 静脉麻醉 脊柱手术 唤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 (BIS) 监测在对接受手术的斜视患儿进行可唤醒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70例斜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灵族斜视患者都进行一样的手术治疗。在进行手术之前,都进行可唤醒麻醉。两组均采用吸入七氟烷行全身麻醉,在麻醉期间,在对照组这一方面,根据幼儿的体征调整麻醉药的输液速度,在观察组这一方面,进行脑电双频指数检测,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心电图(ECG)、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 2 ),记录眼心反射的发生率及呼气末七氟烷体积分数,根据这些数据来调整麻醉药的输液速度。在这一过程,主要进行比较观察的是这些指标:瑞芬太尼的用量、丙泊酚的用量、唤醒的时间以及苏醒的时间。结果:观察组麻醉药的药量,相比于对照组来说使用的量比较少,其麻药诱导时间以及苏醒时间也是少于对照组的。结论:脑电双频指数的监测在小儿斜视手术可以可减少其麻醉药的用量,对于小儿术后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儿斜视手术 脑电双频指数 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午流注理论对唤醒麻醉下脑功能区病变切除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脑功能区病变切除且需唤醒麻醉技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上午手术组和下午手术组,各35例。在麻醉诱导前30 min袁电针组选取两侧内关、合谷和足三里,持续电针刺激至手术结束,并监测患者术前12 h和术后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与术前基础值相比,两组术后24 h TP、HF、LF和VLF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 h,下午手术组TP和VLF显著高于上午手术组(均P<0.05)。结论下午手术并且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稳定脑功能区唤醒麻醉患者机体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减轻应激损伤。

  • 标签: 子午流注 唤醒麻醉 心率变异性 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