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正>杨虎城和蒋介石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都对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起过影响作用。但是,他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又是很复杂的。杨虎城作为地方势力的首脑,既要依附蒋介石发展自己的力量,又同蒋介石的消灭异己政策存在着矛盾。他作为国民党的封疆大吏,蒋介石的部下,既拥护蒋介石,服从蒋介石的领导,但由于政治力量不同,对蒋介石独裁专制及祸国殃民政策日益不满。随着日

  • 标签: 杨虎城 蒋介石 张学良 部队 东北军 冯玉祥
  • 简介:在战和问题上,杨虎城时而主战,时而主和,总体上是主战大于主和,中共足主和大于主战。

  • 标签: 杨虎城 中共 西安事变
  • 简介:杰出的爱国将军杨虎城.因与张学良联手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国共合作抗日而被周恩来同志誉为“千古功臣”。他毕生与中国共产党坦诚相交.堪称为中共的真挚朋友。在杨虎城37年的军事、政治生涯中。始终有一批共产党员在他的左右,受到他的信任和重用,曾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南汉宸就是其中之一。在两人的长期交往过程中,每逢危难之际,杨虎城总是挺身而出。竭力保护南汉宸。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成为杨虎城将军与共产党友好合作的一个缩影。

  • 标签: 杨虎城将军 南汉宸 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 西安事变 合作抗日
  • 简介:  位于西安城内西五路北的革命公园,革命亭旁的一块书状碑石上面记录着关于这个城市一段很重要的历史:"1926年4月15日,北洋军阀刘镇华率镇嵩军近10万人由豫西进入关中,围困西安,时间长达八个月,于11月28日解围,在西安被围期间,城内病、饿、战死的军民达数万多人……"……

  • 标签: 中的杨虎城 反围城 围城斗争
  • 简介:不眠之夜1936年12月11日晚,杨虎城与孙蔚如、赵寿山、李兴中、孔从洲、王菊人等对当晚的军事行动作了最后的部署。十七路军警备二旅孔从洲部负责解除宪兵团、保安司令部、警察大队、省政府常驻的宪兵连和西关机场的驻军,并占领飞机场。当时在西安机场停有数十架战斗机和轰炸机。杨虎城命令先以一部担任西安各街巷口的警戒;为了加强警备二旅的领导力量,增派许权中为副旅长,命令炮兵团归孔从洲指挥,将炮架在北城门楼上,准备轰击外来的蒋军;

  • 标签: 西安事变 杨虎城 飞机场 领导力量 炮兵团 司令部
  • 简介:杨虎城将军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创办了一系列的军事教育机构。在军事教育中,他要求部下恪守军纪、养成军人精神、坚定革命思想,还重视学术教育和提倡兵工。对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为陕西近代军事教育史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 标签: 杨虎城 陕西 军事教育 活动
  • 简介:《炎黄春秋》刊登杨天石撰写的志稿,透露他在美国所藏档案的新发现:杨虎城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的主角。现摘录如下。

  • 标签: 杨虎城 西安事变 张学良 中国 1936年
  • 简介:“西安事变”震惊中外,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促使了国内主战力量的联合,迫使蒋介石内外政策转变。从历史的宏观视角着眼,这场事变是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结合,恰如张学良、杨虎城在这场政治角逐下的遭遇,既有二人性格的使然也有现实的不可抗拒因素。

  • 标签: 西安事变 政治角逐 民族英雄
  • 简介:“西安事变”以前,日本步步侵凌,国内军阀混战,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这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昏暗、最动荡的一段年月。蒋介石自诩是革命先驱者孙中山的“学生”,与孙中山先生“连襟”,认为自己是政治舞台上传统的继承人,法定的统治者。杨虎城的队伍是自己从北方土地上一手拉起来的,在一系列战争中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在陕西曾与北洋军阀鏖兵五载,坚守西安古城八个月,有力地策应了北伐。作为国民党政府里一位著名的高级将领,是孙中山先生亲自为他办理的加入中国国民党的正式手续。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的悲惨处境,是许多正直的血性男儿奋起抗争的历史动因,具有强烈民族

  • 标签: “西安事变” 军阀混战 十七路军 战争中 政治舞台 悲惨处境
  • 简介:<正>这是1949年9月5日,这是中国西南贵阳黔灵山麒麟洞。天,似阴不阴,似晴不晴,灰蒙蒙,雾茫茫的,时不时的,还落下了几滴雨星。凡人们都难以感到,这雨星味有些特别,那怎么竟是血腥的气味……也就

  • 标签: 谢葆真 中国西南 麒麟洞 黔灵山 绮云 杨拯
  • 简介:2015年6月29日,“杨虎城将军1933年电影纪录原片捐赠收藏仪式”在我馆举行。吕章申馆长、黄振春书记、杨虎城将军的孙辈杨协.杨祁、杨计、杨瀚等出席捐赠收藏仪式。陈履生副馆长主持仪式。

  • 标签: 杨虎城将军 电影纪录片 入藏 副馆长 仪式 陈履生
  • 简介:杨虎城将军一生之中非常重视教育。杨虎城主陕后,所执行的开明、宽容的知识分子政策,一方面吸引来了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另一方面也巩固了自己在陕西的统治,同时也推动了陕西社会的发展。因此当时陕西的舆论环境比较宽松,民众的民族精神也得到高扬,这对西安事变的爆发产生了潜在的影响。

  • 标签: 杨虎城 知识分子政策 西安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