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核酸是基因的本体,又是基因的营养源.基因是贮存、传递遗传信息的DNA功能片段.基因受损,可导致细胞老化,疾病丛生,加速肌体衰老.科学补充外源核酸,有利于受损基因修复,维持细胞正常代谢水平,阻抑细胞老化,减少疾病发生,延缓衰老进程.

  • 标签: 核酸疗法 核酸 基因 核酸营养 基因修复 人体疾病
  • 简介:目的:在血液中心现行的单人份核酸检测(ID-NAT)的模式下,对核酸检测无效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方法:对南京地区无偿献血者的70231份血液标本进行核酸单人份检测(包括联合检测和鉴别检测)。结果:总测试数为78866,无效测试率为0.09%。2台仪器的无效测试率相近,但不同项目的无效测试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鉴别检测的无效测试率显著高于联合检测(P〈0.01)。在无效结果的原因分布中,联合检测较平均,而鉴别检测分布不均,其中样品原因和其他硬件原因的出现频率,鉴别检测均高于联合检测。结论:核酸检测人员只有通过重视样品的检测前质量控制和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才能减少无效结果的出现,避免浪费。

  • 标签: 核酸检测 无效测试 联合检测 鉴别检测 错误信息
  • 作者: 王然 张林琳 田娇 刘梦佳 谢正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感染与病毒研究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童危重感染诊治创新单元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北京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病毒性感染性/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类重大疾病,新发和突发传染病中也以病毒性居多。快速准确的病毒病原检测对于该类疾病的临床诊疗和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病毒核酸检测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等优势,现已成为明确病因、确定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手段。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温扩增技术和基因组测序等一系列方法已成功应用于病毒核酸检测。本文将从目前临床常用的病毒核酸检测方法与应用,以及结果解读中需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讨论,助力病毒性感染性/传染性疾病的精准诊断与治疗。

  • 标签: 病毒 核酸检测 临床 应用
  • 简介:摘要:当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我国局部地域聚集性疫情和零星个例散发病例不断涌现,尤为在节日期间旅行人员与返乡人员的增加,存在疫情传播风险,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需求也将随之大幅度提升。我们针对调查,发现在核酸检测过程中由于排队人员众多密集,容易在检测当中发生交叉感染,为解决这一隐患问题,我们提出个人在家就能检测的方案,可以让安全性随之提高。部分地方核酸检测频率过高,检测的最终成效也有待商榷。需要优化核酸检测方案,提高核酸筛查精度,尽可能减少对老百姓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而提升核酸检测质量和效率,才能更精准打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新冠冠状病毒检测内使用PCR技术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2月-2022年10月疑似新冠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人员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使用PCR技术分析检测效果。结果:PCR技术系统用于新冠病毒检测内,其检出阳性率较高,特异性以及敏感度较好。结论:将PCR技术用于新冠病毒临床检测内,可以根据其检查结果为医生提供部分数据依据,值得临床应用,但最终结果仍需结合其他数据以及患者症状确诊。

  • 标签: PCR技术 新冠病毒 核酸检测
  • 简介:VidieraNsDNucleicSampleDetectionPlatform平台用于全自动的测定核酸,是一个用毛细管电泳分离DNA分子和结合软件的一个高效和高适应性的平台,它可使用96孔板,使研究人员灵活的快速改变辅助材料,像分离胶手毛细管阵列,降低建立时间,它还可以用于血液学,肿瘤学,心血管健康和遗传疾病的分析

  • 标签: 核酸检测 毛细管电泳分离 DNA分子 辅助材料 研究人员 建立时间
  • 简介:【摘要】2022年3月,上海迎战空前严峻复杂的新一波疫情。核酸检测作为疫情防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奠定了重要基础。核酸采样工作中的每个细节和注意事项,都需要认真对待。常态化核酸检测任重道远。

  • 标签: 上海 新冠疫情 核酸采样 咽拭子 防护服。
  • 简介:摘要 : 新冠病毒属于呼吸道感染疾病,目前病毒感染的几率也在不断上升。检查患者体内的核酸已经成为确诊的主要依据。但是根据从当前临床分析来看,核酸检测阳性率并不理想,这就给病毒核算检测工作增加了较大的难度,特别是在实验条件上、检验人员上和检验过程中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此,文章注重以新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当前核酸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能够为抗战疫情提高重要依据。

  • 标签: 新冠病毒 核酸检测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价值。方法: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者为对象,共100例,采用系统抽样法进行分组,50例是对照组,50例是研究组,对照组应用诱导排痰法核酸检测,研究组应用咽拭子核酸检测,对比诊断结果。结果 两组试验者均为阴性,检出率差异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者可采用核酸检测,有效检出疾病,采集方法包括咽拭子取样法、诱导排痰法。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咽拭子
  • 简介:摘要:核酸采样信息录入错误,导致标本实际信息与录入信息不一致,尤其是出现阳性结果时,使阳性者不能被追踪,导致严重的后果。通过对邻水5.09新冠疫情期间部分信息错误进行原因分析,结合我院负责采样点质量控制的经验,针对性提出对策和建议。

  • 标签: 核酸采样 信息录入 错误 对策
  • 简介:摘要:核酸采样信息录入错误,导致标本实际信息与录入信息不一致,尤其是出现阳性结果时,使阳性者不能被追踪,导致严重的后果。通过对邻水5.09新冠疫情期间部分信息错误进行原因分析,结合我院负责采样点质量控制的经验,针对性提出对策和建议。

  • 标签: 核酸采样 信息录入 错误 对策
  • 简介:【摘要】 新型冠状肺炎核酸标本采集及标本转运流程在新冠疫情期间防控和防疫关口前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有效防线。现防疫工作已成为常态化,核酸标本采集以及标本转运欠缺规范,制度流于形式,建议学习规范方法,以利于各医疗及卫生机构有效、安全和高效的开展核酸标本采集及转运工作,持久战役。

  • 标签: 新冠病毒病 核酸标本采集 标本
  • 简介:我们大家都熟知“合成寡核苷酸”是指人工制造的一小段DNA,它严格复制了天然DNA,每段寡核苷酸由5′-OH起始,以3′-OH终止。这种“合成寡核苷酸”已作为探针、引物、连接子和基因片段等广泛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而谈及肽核酸(PeptideNucleicAcids,PNA)就不如“合成寡核苷酸”那么熟悉了,PNA是由

  • 标签: 肽核酸 DNA双链 寡核苷酸 天然DNA 连接臂 特异性
  • 简介:核酸疫苗在APC内表达的蛋白质抗原作为,  1.1 核酸疫苗在骨骼肌细胞表达的外源抗原由抗原提呈细胞(APC)提呈 注射核酸疫苗后三天即可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到肌细胞表达的外源蛋白质抗原[9],用作疟原虫核酸疫苗研究的保护性抗原基因主要有

  • 标签: 寄生虫核酸 核酸疫苗 疫苗寄生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核酸体外扩增技术给分子生物学学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更。经过近40年的相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核酸体外扩增技术业已成为临床病毒实验室中的主导手段。非引物依赖的宏基因扩增技术、下一代核苷酸序列测定技术等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在临床上逐渐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了核酸检测技术能够有效精准用于临床,一些检测前注意事项需要关注;需要开发简单、快速、准确和安全的床边/即时(point of care)检测技术;更要注意到结果的正确解读。病毒核酸检测技术的临床合理应用必将极大推动临床病毒学的发展。

  • 标签: 病毒 核酸检测 临床病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