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柴胡桂枝用于胃脘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128例胃脘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中药组68例患者采用柴胡桂枝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西药丽珠得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中药组治愈48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达91.18%;对照组治愈26例,好转19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桂枝治疗胃脘痛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柴胡桂枝汤 胃脘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桂枝化裁治疗妊娠期风寒感冒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妊娠期妇女124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桂枝进行治疗,乙组采用莲花清瘟胶囊及青霉素V钾片口服治疗,观察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甲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乙组患者。结论采用桂枝治疗妊娠期患者感冒,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桂枝汤 妊娠期 风寒感冒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运用清骨散“清虚热,退骨蒸”及柴胡桂枝调和营卫、气血、阴阳平衡之功效,攻补兼施,安内解外,治疗内伤发热的临床经验。

  • 标签: 内伤发热 清骨散 柴胡桂枝汤 临床经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与方法:通过对临床上有关使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以及其加减等方剂对各种证型心悸病例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得到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对各种证型心悸治疗效果以及其药味加减依据,进而提升使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治疗心悸的临床效果.本文探讨了通过对临床中使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以及其加减方治疗各种证型心悸的150份病例的对比及观察从而得到的相应结论.

  • 标签: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临床病例 各种证型心悸 资料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经方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伤寒论》柴胡桂枝加减(柴胡、桂枝、白芍、党参、半夏、牛膝、寄生等)治疗本病48例,并予更年安对照组24例观察对比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70.83%,两组对比,P<0.05。治疗组经1个月治疗后Kuppermen积分为9.12±3.15,对照组的症状积分19.35±5.72,两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肝郁邪遏,阴阳营卫失调。

  • 标签: 围绝经期/中医药疗法 柴胡桂枝汤/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口服合局部封闭治疗气虚血弱、营卫失和型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黄芪桂枝五物口服合局部封闭治疗,对照组30例只采用局部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疗效及止痛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口服合局部封闭治疗肩周炎安全有效。

  • 标签: 肩关节周围炎 黄芪桂枝五物汤 局部封闭
  • 简介:摘要哮喘(支气管哮喘)是素体正气不足,痰浊宿聚,因外邪而发,反复发作,难于康复。尔用经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予其仝小林教授核定的剂量标准,取得了满意疗效。

  • 标签: 哮喘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剂量
  • 简介:一般人服中成药,只知道用白开水送服。殊不知,中药与西药有区别,西药用白开水送服,而中成药有其特殊因素的方剂特征,故有相当一部分中成药要用特殊服用方法服用,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 标签: 中成药 服法 开水送服 服用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桂枝加附子治疗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20例),疗程30天。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神经传导速度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55.0%。提示桂枝加附子治疗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中药治疗 桂枝加附子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应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和甲钴胺,对照组应用甲钴胺。治疗6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为80%,高于对照组总显效率6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不明显,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长期配合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常规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后口服产气剂,然后利用体位将气体导入小肠形成气钡双重对比像,在气钡向盲肠充盈的过程中逐段加压完成对各段小肠的检查及图像采集,如发现异常及时多体位采集图像。用该项检查方法对108例患者进行了临床应用,最后分析检查的成功率。结果本组108例中,显示良好小肠气钡双对比像79例,占73.1%。结论采用改进的口服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的成功率较高,能产生良好的小肠双对比像,能给临床对小肠疾病的诊治提供更多信息,此项技术可以作为小肠疾病的常规检查项目。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