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植被治理措施中适地适树适草的概念成为研究热点,其中植被近自然恢复理念被认为是解决当地水土流失防治,经济发展需求大,人地矛盾紧张等问题的解决方案.植物个体与群落作为组成各地植被的实体,研究其与土壤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开展植被近自然恢复的基础,这对理解植物的起源和发展、群落演替的过程和实质及功能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学者们对黄土高原退耕后植被恢复状况、群落多样性及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在此过程,陈昌笃、邹厚远和焦菊英等学者均对该区演替趋势看法一致,符合落叶阔叶林区植被演替的一般规律.但相对于演替过程研究存在差异,主要集中于过去50年内植被演替变化,尚缺少演替亚顶极阶段和亚顶极到顶极过渡阶段;同时,土壤团聚体作为拥有通气保水、碳固存、水力传导和抵抗水侵蚀等多方面能力的土壤质量关键因子,它与植被演替的关系,需结合地上部分的植被特征和群落稳定性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植物区系 调查 植物多样性 组成研究
  • 简介:依据泥盆纪早、中、晚3个时期的中国岩相古地理图及中国泥盆纪植物已有的资料,绘制出中国泥盆纪这3个时期的植物古地理分布图。中国泥盆纪海侵的主要方向是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地区(早泥盆世)逐渐向长江中游的华中地区(中泥盆世)及长江下游的华东地区(晚泥盆世)发展。中国泥盆纪维管植物在南方的分布是随着海侵,逐渐向华中及华东地区扩展,由早泥盆世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贵州,以及广西和湖南南部等地区,发展至中泥盆世云南、四川、贵州、湖南的中北部以及湖北的南部地区,在晚泥盆世的分布范围扩大到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以及江苏等地区。泥盆纪维管植物在北方的分布范围较小,从中泥盆世才开始出现,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北部,晚泥盆世在宁夏等地区也有分布。中国泥盆纪3个时期陆地维管植物各个种类所占的百分含量表明,早期的植物主要以较为原始的莱尼蕨类、工蕨类以及前石松类为主,中期石松类占优势,到了晚期石松类依然占优势,而楔叶类、真蕨类以及前裸子植物开始繁盛。

  • 标签: 泥盆纪 维管植物 植物化石 古地理分布
  • 简介:摘要本实验建立了一套快速高效的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的测定方法。在GB5009.168-2016的基础上改良了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的测定方法,对皂化及甲酯化过程进行了优化,待测液经离心后,进入GC-FID进行测定,通过优化的程序升温条件,37种脂肪酸甲酯均能很好地分离,植物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均能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实验方法缩短了前处理及仪器分析时间,使用更少更安全的化学试剂,同时37种组分均能高效分离,可以作为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快速测定技术得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法 植物油
  • 简介:秦岭植物区系组成相当丰富,有种子植物175科,1005属,3451种,本区含100种以上的大科有菊科、禾本科、蔷薇科、碟形花科、毛莨科、莎草科、唇形科、百合科和伞形科等9科,50-100种的有7科,这些科届大多为温带性质。本区有单型科6个,单型庆、少型属238个,形态上原始的类型及第三纪残遍植物多,加之复杂丰富的间断分布类型,一些中国古特有属以及古植物化石等证据,说明秦岭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主要成分是第三纪植物区系的后裔或残道。

  • 标签: 种子植物区系 组成 古老性 秦岭
  • 简介:【 摘要】 :本实验建立了一套快速高效的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的测定方法。在 GB 5009.168-2016的基础上改良了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的测定方法 ,对皂化及甲酯化过程进行了优化,待测液经离心后,进入 GC-FID进行测定,通过优化的程序升温条件, 37种脂肪酸甲酯均能很好地分离,植物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均能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实验方法缩短了前处理及仪器分析时间,使用更少更安全的化学试剂,同时 37种组分均能高效分离,可以作为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快速测定技术得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法 植物油
  • 简介:本研究利用大尺度的物种分布信息和植物区系信息,结合二元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元江流域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的总体构成和纬度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共拥有种子植物5149种,分属于241科,1585属,是部分科、属在云南地区,甚至在中国的重要分布中心。在科水平上,泛热带成分(T2)所占比重较大(45.4%),其次为世界分布成分(T1)(22.4%)。在属水平上,所占比重较大的是热带亚洲成分(T7)(23.2%)和泛热带成分(T2)(18%)。且在科、属水平上,热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均在70%左右,温带区系成分比重在30%左右,表现出明显的热带区系性质,这可能与其处于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并紧邻古热带植物区系等有关。研究结果也表明,随着纬度的升高,温、热带区系成分比重分别呈递增和递减的趋势,这可能与环境梯度的纬度变化有关。同时,这也可能与元江流域在植物区系迁移过程中所发挥的"通道效应"有关。

  • 标签: 种子植物 纬度格局 区系成分 通道效应 元江流域
  • 简介:运用抽样调查方法,对南宁市10所大学校园绿地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地共有植物种类148个,其中乔木72种、灌木70种、地被植物22种。其中,重要值较高的为扁桃、大王椰、黄素梅等。从各大高校的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组成来看,乔木的运用数量最多,有1315株。

  • 标签: 校园绿地 植物组成 南宁市
  • 简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都在摸索如何从'教'的课堂变为'学'的课堂,这种课堂主体的转变使得教学的本质发生了变化。那么,如何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生物课呢?笔者通过对教学案'植物体的组成'的修改,对'学'的课堂进行了初步探索,反思如下。1教学目标的确立—一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本节课中,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本节课是第一课时,要求学生能说出植物体的组成,识别植物

  • 标签:
  • 简介: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并对外来植物的原产地、分布特点、引入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台州目前有92种外来植物,属于39科,81属,其中有栽培种41种、归化种11种、外来人侵种40种;②台州市外来植物来自美洲52种,来自欧洲12种,分别占总数的56.52%和13.04%;③台州市外来植物在温岭分布最多(84种),其次是椒江(81种);④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划分为13种分布区类型,热带分布成分(61.73%)比温带分布成分(38.27%)强,表现出台州来植物的过渡性和复杂性。

  • 标签: 外来植物 植物区系 分布特征 台州
  • 简介:在武汉市主城区及近郊26个典型城市湖泊湿地植物物种和群落类型调查的基础上,对湖泊湿地维管束植物组成、地理成分和生态适应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植物资源丰富,本次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361种(含变种和变型),分属于82科231属,其中被子植物是主要类型;武汉市湖泊湿地维管束植物地理成分复杂,兼有地带性、隐域性和起源上古老性的特点,但特有属、种匮乏,其中蕨类植物表现出明显的隐域性特征;种子植物分属于14种地理分布类型,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3种地理分布类型所占比例较大,表现出明显的亚热带湿地植物区系特征。同时,湿地植物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分别占总种数的37.4%和32.7%。在所有水分生态适应型中,中生植物的种类最多,共164种,占总种数的45.4%,反映出武汉市湖泊湿地维管束植物群落逐渐向中生植物群落演替。

  • 标签: 武汉市 湖泊湿地 维管束植物 物种组成 生态适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庆安县药用植物的基本情况,为庆安县制定科学的中药材种植规划提供参考。方法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实施方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通过现场调查、走访调查等方式对庆安县药用植物开展资源普查,结果录入普查系统,分析省药用植物的种类、生活型、优势科种及区系分布等。结果共记录野生药用植物83科243属380种,草本类有310种,占野生药用植物总数的81.58%。木本类共有70种,占野生药用植物的18.42%;庆安县优势科(含10种以上)有10个,占总属数的49.40%,总种数的52.89%;庆安县野生药用植物分布区系排列前3位分别是中国-日本分布、温带亚洲分布、东北分布,包含了150种,占39.47%。结论本次资源调查基本查清了庆安县中药资源的基本情况,对下一步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当地科普中药知识、发展中药产业提供了支持。

  • 标签: 资源调查 种类分布 生物多样性 庆安县
  • 简介:同学们,希望你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忠心”献给祖国;把“诚心"献给朋友.把“孝心”献给父母。

  • 标签: 小学 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成语
  • 简介:请从第(2)组词语里,找出第(1)组词的反义词,填入空格,组成成语。

  • 标签: 成语 反义词 组词
  • 简介:IPD框架具体包括客户需求分析、优化投资组合分析、衡量标准、跨部门团队、结构化流程、项目和管道管理、异步开发与共用基础模块共八个方面。为了论述方便和结构清晰,可以将这八个方面归为三类:市场管理、流程重整与产品构建。这样,IPD框架可以用图2.1表示.

  • 标签: IPD 组成 客户需求分析 投资组合分析 市场管理 结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