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泰国南部巴蜀省一名72岁的老妇人,每天都要到自己的槟榔园和椰子林中巡视,每天至少都会爬50棵树,采摘槟榔或椰子。她43岁的儿子担心出意外,只好每天跟着她出门。椰子或槟榔树的高度都在15米左右,大约5层楼高,家人都劝她:年纪大了,别爬了,但她就是停不下来。她说自己12岁时与男生比赛爬树后,就爱上这种爬到树顶的感觉。

  • 标签: 槟榔树 树顶 可真 小编
  • 简介:以棘托竹荪D89为供试菌株,研究栽培料发酵时间及不同比例杂木屑和谷壳培养料对棘托竹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棘托竹荪栽培料发酵60d时,产量最高,为2.18kg/m^2;供试范围内,随着谷壳用量的增加,菌丝长势之间无明显差异,但菌丝长满畦床时间逐渐缩短,棘托竹荪鲜质量呈降低趋势,槟榔芋产量无显著性差异。其中配方A(89.5%杂木屑,10%谷壳,0.5%尿素)用于槟榔芋间作棘托竹荪时,原基形成时间为70d,棘托竹荪产量1.73kg/m^2,槟榔芋产量达4.80kg/m^2。

  • 标签: 棘托竹荪 槟榔芋 间作
  • 简介:本文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槟榔中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在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测定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度分量来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计算,并确认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为槟榔中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检测提供了有效可靠可溯源的质量数据。

  • 标签: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不确定度 评定 气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槟榔提取物是否对小白鼠口腔黏膜有细胞癌变的诱发作用。方法通过涂抹和放置可替换的胶囊等方法使小鼠颊囊暴露于槟榔提取物(ANE),于6-12,13-24个月分别处死小鼠,观察ANE对于小鼠的不典型损害、癌前损害、和癌瘤等的口腔黏膜损害。结果小鼠可见有大块不典型损害、癌前损害、和癌瘤等的口腔黏膜损害情况,具体比较3个组别小鼠身体特征发现,三个组别之间小鼠的头部重量差异显著(F=35.65,P=0.00),3个组别对象口腔黏膜损害发生率差异显著(X2=22.34,P=0.00)。结论槟榔提取物长期饲养小鼠对其口腔粘膜细胞癌变的明显的诱发作用,槟榔提取物对口腔黏膜损害作用明显,应注重槟榔长期咀嚼人群的口腔健康。

  • 标签: 槟郎 小白鼠 口腔黏膜 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