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欧洲公约》的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它与其他国际人权文件之间的关系。作者特别提到根据《公约》设立的欧洲法院以及通过它实现的人权的诉讼保护。作者认为,让公民个人享有诉权能够有效地把人权保障落在实处。文章的最后,作者还提到废除死刑的问题。

  • 标签: 欧洲人权公约 国际人权 防卫权 联合国人权宣言 基本自由 德国宪法法院
  • 简介:作者在文中通过对德国《基本法》中的"礼让国际法原则"的介绍阐述了《欧洲公约》与德国国内法的关系。此外,作者还着重介绍了欧洲法院的裁判在德国国内的效力。

  • 标签: 欧洲人权公约 礼让国际法原则 直接适用
  • 简介:欧洲多层级问的基本权利保障制度是欧洲区别于其他地区人权保障的特征。本文重点研究了欧盟法和《欧洲公约》在多层级体制下的交互性关系。欧盟法和欧洲公约有着特征和效力上的不同,前者在成员国法律体系中有着优先效力和直接效力,而人权公约只对各国基本权利保障起到辅助性的作用。然而,为了共同促进欧洲基本权利一体化,两者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关系。首先,《欧盟基本权利宪章》一半以上的权利都来源于人权公约。其次,欧洲法院在人权案件的审理过程中系统性地移植人权法院的案例。人权法院也经常通过引用欧盟法律体系指令或是判例作为法官判决的依据。但是,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仍不能完全消除发生冲突和彼此减损对方法律体系确定的风险。

  • 标签: 《欧盟基本权利宪章》 《欧洲人权公约》 权利解释 立法移植 案例引用
  • 简介:在《欧洲公约》的框架内,针对德国的大多数诉讼集中在"公正审判权"上,以及"在合理时间内进入诉讼程序",所以,欧洲法院要求德国采取合理措施来阻止对公约的进一步违反。欧洲法院的法律解释有两种方法——宽泛解释与自主解释,判例法也诠释了《欧洲公约》的适用范围及合理时间保障的要求。2011年,德国联邦政府通过了一项新法案,该项法案将有助于减少诉讼迟延,并减少向欧洲法院起诉德国的案件。

  • 标签: 公约的解释 公正审判权 合理时间要求
  • 简介:欧洲人权思想的发源地。二战的巨大创伤使欧洲深感保护人权的必要性,并认识到民族国家无法完全承担人权保护的责任,于是开始寻求在欧洲范围内建立新的制度来保障人权。文章主要介绍了欧洲保障机制的法律依据《欧洲公约》主要实施这一机制的核心机构欧洲法院,并通过人权法院一则实际判例,探究人权法院如何实践人权公约的规定、充分保障人权和实现公平原则等问题。

  • 标签: 人权 《欧洲人权公约》 欧洲人权法院
  • 简介:欧洲法院对于非法证据的处理有其特色,与英美法国家迥然不同。欧洲法院并没有就如何排除非法证据制定系列指导性的纲要,而是采取个案中具体考量,重点考察的是公权力人员的非法取证行为是否给整个诉讼程序造成不公以及所获证据与案件的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决定证据排除与否,这一点值得关注。

  • 标签: 关联性 可采性 非法证据 衍生证据 隐私权
  • 简介:衷心感谢香港城市大学的邀请,我作为城市大学杰出学人演讲系列活动之一举行这次会议。我非常荣幸能够为如此出色的听众演讲。一、《欧洲公约》《欧洲公约》(EuropeanConventiononHumanRights)签署于1950年。作为一个区域性国际条约(由欧洲委员会主持起草),它是继《世界人权宣言》(联合国大会于1948年通过)之后的,又一旨在保障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力作",并率先具体落实了《世界人权宣言》中所规定的各项原则。

  • 标签: 欧洲人权法院 城市大学 人权法 欧洲委员会 基本自由 国际条约
  • 简介:欧洲保障结构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欧盟法院和欧洲法院分别依据欧盟法和《欧洲公约》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虽然两个法律体系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法院也都十分重视在各自的领域内解释基本权利的自治性,但是欧盟法和欧洲公约在保障基本权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交互式影响。在立法领域中,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将《欧洲公约》作为欧盟法的一般法律原则;此后,2001年《欧洲基本权利宪章》移植了《欧洲公约》的所有权利,并且要求欧盟法院对来源于人权公约的宪章权利的解释标准不得低于人权公约的规定。在司法领域中,欧盟法院早在1975年的Rutili案中就开始以引用和解释欧洲公约的方式审理基本权利的案件;从1996年的Pv.S判决开始援引人权法院的判决作为解释人权公约的基础。即使在《欧洲基本权利宪章》生效后,欧盟法院也会在解释和适用基本权利时参照人权法院解释以确保两个独立的法律体系的协调性。相应的,欧盟基本权利保障制度的发展对人权法院的判决也产生了影响。人权法院通过借鉴欧盟法院的判例,欧盟法令以及《欧洲基本权利宪章》的规定对案件进行判决,从而增强了判决结果的说服力,也维护了欧洲基本权利保障秩序。虽然欧盟法院第2/13号意见中断了欧盟加入欧洲公约的进程,但是两个跨国法院都明白维护欧洲基本权利体系的重要性。因此,虽然挑战尚存,但是维护多元体系下欧洲基本权利保障制度的协调是两者间共同的选择。

  • 标签: 欧洲多元人权保障体系 立法移植 案例法借鉴 交互性影响 欧盟法院 欧洲人权法院
  • 简介:欧洲机构,处理或审查案件时所普遍采用的一般方法反映了欧洲机构调查、分析案情的通常步骤和对受控国行为合法性作出判断和推理的一般过程。本文拟就此予以简要评析。

  • 标签: 人权机构 欧洲国家 申诉 处理方法 个人权利 审查工作
  • 简介:欧洲公约》中有关生命权的规定包含有"当场击毙"的内容,即依照"绝对必需"标准,在法定情形下,执法人员有权使用武力乃至剥夺他人的生命。欧洲法院在一系列案件裁判中认为:使用武力要综合考虑所有情况;各缔约国的国内立法的替代性规定要切实有效;对"绝对必需"标准的审查要严格贯彻比例性要求;对相关案件要设立足够的调查程序并且要形成机制。欧洲法院的裁判体现了平等适用法律的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公正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这些有益经验对我国的"当场击毙"法律规制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欧洲人权法院 欧洲人权公约 当场击毙 程序保护
  • 简介:<正>目次引言一、接近正义权与欧洲法院的相关实践二、欧洲法院相关实践的启示结语引言接近正义(accesstojustice)作为现代西方各国司法改革的主题,首先是作为一种理念被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在意大利著名的法学家卡佩莱蒂的倡导下,提出了各国政府都有义务保护当事人的获得司法救济的权

  • 标签: 欧洲人权法院 卡佩莱蒂 国家豁免权 欧洲人权委员会 法律援助 国际人权公约
  • 简介:欧洲法院认为,对质诘问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被告人的防御权以实现公正审判,其基本内涵为刑事被告人在程序中应享有面对面地、全方位地挑战及质问不利证人的适当机会。如果符合义务规则、归责规则、防御规则和补强规则的例外,证人在审判外的证言也可不经法庭质问而被作为裁判的事实依据。欧洲法院的观点对我国进一步完善符合国际公约的质问规则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 标签: 欧洲人权法院 对质诘问权 内涵 容许例外
  • 简介:作为后天拟制的法律权利,律师帮助权可以被依法限制.欧洲法院在相关判例中,针对现行犯抓捕后询问现场物证问题、作为证人时的认罪供述、公共利益受到重大威胁、自愿放弃律师帮助等情况,从身份、内容、利益、自陷等角度,对律师帮助权作出限制.判例对我国刑事诉讼有若干启示,如对贿赂犯罪可采取控制下交付、记录现场抓获后讯问物证问题的书证可采、未作为嫌疑人时作证的证言可采、把握对恐怖犯罪嫌疑人的限权比例.

  • 标签: 律师 判例法 律师帮助权 欧洲人权公约 欧洲人权法院
  • 简介:文化有民族性也有世界性,有历史性也有时代性;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扬弃和交融是不可避免的.作者因亲历欧洲之便,以写实的笔调,着重从环境和日常生活方面,感受欧洲文.从中也体会到,借鉴欧洲文化,对于形成健康的校园文化和发展我国先进文化不无益处.

  • 标签: 欧洲 人文 环境与日常生活 感受
  • 简介:我在欧洲工作了多年,接触过不少欧洲官方人士,也和许多老百姓打过交道,总的感觉是,欧洲公众普遍对中国怀有一种“神秘感”,有些人甚至对中国存有不少误解。

  • 标签: 欧洲人 中国 老百姓 神秘感 官方
  • 简介:保尔·瓦莱里(PaulValery,1871-1945),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文艺理论批评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瓦莱里于1925年被接纳为法兰西学院(Academiefrancaise)院士,1937年,在法兰西学院(CollegedeFrance)教授诗歌,他也是优秀的演说家。

  • 标签: 文化价值观 欧洲文化 宗教信仰 基督教 民族
  • 简介:很久以前,欧洲不知道烟草这种植物,更谈不上吸烟了。实际上,烟草的故乡是美洲,最早吸烟的是那儿的印第安人。那么烟草及吸烟的习惯是怎样传入欧洲的呢?

  • 标签: 欧洲 烟草 吸烟习惯 初一 英语 背景知识
  • 简介:于刑事证据采纳中的裁量问题,欧洲法院长期坚持一种弹性的整体审查立场,在综合考虑多种裁量因素的基础上,对使用以侵犯“公约权利”方式所获证据是否会损害诉讼程序的公正性,做出个案判断。弹性的整体审查既有值得肯定的优点,也有不能忽视的缺陷,在欧洲理论界与实务界引发了持续性的争议。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可以从欧洲法院的相关实践中获取正反两方面的启示。

  • 标签: 欧洲人权法院 刑事证据 裁量采纳 整体审查 公正审判
  • 简介:最近在巴黎一次午餐会上,韩国有位经济学家说了一句不太合潮流的话:“欧洲是最好的。”这位经济学家在韩国长大,游遍亚洲,又曾在美国学习和工作,现在常驻欧洲。如果可以选择来世的出生地,那他的目标毫无疑问。生活质量、对民主制度的响应、社会文明程度以及灿烂的文化,都让他只有一个答案:欧洲

  • 标签: 欧洲人 社会文明程度 经济学家 生活质量 民主制度 出生地
  • 简介:哥伦布与美洲大陆在15世纪,欧洲相信欧洲和亚洲同处于一块几乎延伸于整个地球的大陆上,该大陆的西端与东端(分别是欧洲与中国)仅仅被一片相对狭窄的水域“大洋海”(OceanSea)所分隔。基于这一观念,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四次向西穿越大西洋,探索抵达东方的航线。他的第一次航行始于1492年,由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与伊莎贝拉女王资助,并在巴哈马群岛、古巴和伊斯帕尼奥拉岛登陆。此后又发现了新大陆。尽管如此,哥伦布显然从未意识到自己始终没能到达印度。

  • 标签: 美洲大陆 欧洲人 探险 早期 哥伦布 15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