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民族文物,不仅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民族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鉴于历史、经济和人才等方面的原因,贵州在民族文物保护利用方面虽有成功的经验,亦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尤其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民族文物保护与开发偏重对文物的旅游开发,忽略对文物的投入和保护,客观上使民族文物面临破坏不断,消失加速。如何有效地保护与利用民族文物,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 标签: 贵州 民族文物资源 有效保护利用 民族文化遗产 文化旅游资源
  • 简介:一、周口文物概况周口位于祖国腹地,河南省东南部,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用自己勤奋的双手和聪明智慧,开创着远古文化,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至今全市已发现文物遗迹1000余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现存馆藏文物5万余件,国家一级文物16件,二级文物400余件,三级文物6000余件。

  • 标签: 文物旅游 资源优势 周口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名城 文物遗迹
  • 简介:建设富有特色的云南民族文化大省,是省委、省政府根据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和十五大精神,结合云南省情,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所提出的战略目标。即经过10—15年的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各族人民具有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很高的科学文化素质,经济繁荣,社会文明.民族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的民族文化大省。在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保护和利用好云南省的文物,对于提高全省各族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经济文化繁荣,发

  • 标签: 云南 文物资源 中国 文物保护 文物利用 价值作用
  • 简介:山东省文物丰富,遗址众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是文化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物作为文化资源的主要部分,产业化开发与利用是其主要发展趋势。如何将其产业化开发与利用也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结合山东文物的特点,我们对文物的产业化开发提出了具体思路与对策。

  • 标签: 文物资源 产业化 旅游开发
  • 简介:文物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通过文物的永续开发利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 标签: 文物资源 保护 开发 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从尉氏县文物的特点出发,针对历史发展变迁中逐渐形成的旅游资源形态,提出文物在保护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 标签: 尉氏县 文物资源 保护 开发 利用
  • 简介:公安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一种是公安档案,另一种是公安文物。了解公安档案与公安文物两个不同事物的基本概念、涵义,目的在于能够全面掌握公安档案、公安文物各自形成规律,并根据他们的本质属性与多方面的特点进行科学管理。

  • 标签: 公安档案 公安文物 文献资源 管理体制
  • 简介:张建世,男,汉族,1953年9月生于四川省。1982年,获四川历史系考古专业学士学位;1985年,中山大学人类学硕士;1985—1992年,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讲师、副教授;1992—1999年,西南民族学院博物馆副研究员、馆长;1999—2002年,西南民族学院博物馆研究员、馆长。2002年至今,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物馆馆长、博士生导师。关于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文化博览中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张建世教授热·,32回答了记者的有关问题。

  • 标签: 西南民族学院 民族文物 西南民族大学 珍藏 少数民族文化 民族研究所
  • 简介:3.须弥山石窟打造成旅游名胜的可能性 ,把须弥山石窟打造成宁夏旅游名胜不仅可能,  2.须弥山石窟的文化积淀 

  • 标签: 原州旅游 发展原州 文物资源
  • 简介: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数千年的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物,据不完全统计,仅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就达40万处,这些文物都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载体、文化的遗存,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进行科学研究、观摩鉴赏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物资料。

  • 标签: 文物资源 旅游开发 《文物保护法》 法制宣传 社会监督 中国
  • 简介:五华历史悠久,文物丰富,但经济欠发达,旅游业差。文章通过分析认为,文物丰富、文物较集中有地方特色、交通方便是五华发展旅游业的三大优势。五华应该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充实文物景点的文化内涵和培养高素质的讲解员,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

  • 标签: 文物资源 利用 旅游业 发展 优势
  • 简介:河南省邓州市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物丰富,以这些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才能够更好地振兴邓州经济。政府重视文物的开发利用;文物工作人员树立产业意识、开放意识和市场意识;确定邓州市亟待开发的有特色的旅游项目亮点;充分发挥和引导民间资金在开发旅游文化资源中的作用。

  • 标签: 邓州市 文物资源 历史文化 旅游业
  • 简介:一、民族文物学的形成民族文物学(1)这个概念,是在我国民族文物工作普遍兴起,尤其是民族文物研究工作逐步深入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产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我国告别过去、开拓未来的转折时期.正是在这个时候,党的民族政策得到恢复和落实,我国的民族工作进入了又一个黄金时代,民族文物民族博物馆事业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进步.

  • 标签: 民族文物学 民族文物 民族博物馆 中国
  • 简介:关于文物一词,在英语中有两个概念,一是HISTORICALRELIC,直译为历史的遗物;另一是CULTURALRELIC,直译为文化的遗物.而在现代汉语中,文物一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词汇,包含了英语中的两个概念,凡是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遗留物、文化遗留物均囊括在其中.

  • 标签: 博物馆工作 文物保护 民族文物 历史文物 革命文物 关系
  • 简介:中国西北地区在地理范围内应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以及内蒙古西部的广大地域,处于“黄河流域稻作文化区和东北、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畜牧渔猎文化区”之中。这里地势起伏、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既有平原绿洲又有戈壁沙漠。既有牧区草地又有雪域高原。

  • 标签: 中国西北地区 民族文物 内蒙古高原 保护 历史文化底蕴 新疆地区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对民族民俗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促使其教育价值得以深入的挖掘。民族民俗文物民族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其具有历史价值、文化内涵、艺术魅力,对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教育作用。社会教育是民族民俗文物的基本特征,为了提高社会教育水平,要重视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展览的策划工作和执行情况。

  • 标签: 民族民俗文物 文物陈列展览 影响因素 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