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消化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2年4月收治的115例消化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与实验组58例。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取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运动指导、药物预防等综合护理方法。评估并比较2组DVT形成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DVT的发生率为19.8%,实验组为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对于预防术后DVT形成具有显著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消化道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肿瘤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的48例消化肿瘤患者的l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在肠内营养护理后白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转铁蛋白、血清总蛋白均增高,无1例出现发热、腹泻、呼吸感染并发症。结论消化肿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促进患者肠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消化道肿瘤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消化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科2013年12月~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消化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及静脉营养支持。观察组术后24h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术后营养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消化道系统肿瘤/外科学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消化内镜诊断消化肿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消化肿瘤患者,将其随机的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内镜技术诊断,外科手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消化内镜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诊断影像质量上,实验组患者的形态影像、胃小凹分型影像以及毛细血管影像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效果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也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比较有意义。结论在消化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上,消化内镜技术的内镜影响质量更高,其疗效明显,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有所提升。

  • 标签: 消化内镜诊断 消化道肿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消化息肉术后的护理。方法针对我院68例消化息肉术后患者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消化息肉患者术后无并发症的发生,顺利出院。结论消化息肉是一种常见病,常引起消化出血、穿孔等,严重者可发生癌变,对消化息肉患者术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减少并发症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消化道息肉 术后护理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消化肿瘤的再手术治疗。方法对消化肿瘤术后复发或转移的病人,根据复发或转移的部位,程度,身体状况的不同,分别采用肠段部分切除,肿物切除,转流,改道等手术治疗。结果再手术后半年内死亡8例,生存1~3年12例。5年以上7例。其中4例达到根治程度。结论对于消化肿痛术后复发或转移的病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取积极的再手术的治疗,以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及延缓生命。

  • 标签: 消化道肿瘤 再手术
  • 简介:摘要随着肿瘤发病率的逐年攀升,关于其危险因素的研究深入开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肥胖已经被证实为肿瘤发生、发展的独立风险因素,积极控制体重将有助于临床诊疗及肿瘤防治工作的开展。本文将从肥胖与消化肿瘤关联性、体重管理开展的具体措施两方面加以分析,旨在为基于医务人员视角为消化肿瘤临床预防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 标签: 肥胖 消化道肿瘤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肿瘤是目前临床领域常见病症之一,同时也是致死率最高的病症,损害患者身体健康,影响病患日常生活,而抗肿瘤药物研发也一直受到研发人员高度关注。基于此,文章对消化肿瘤药物的研发进行探究,本文分析了最近几年抗瘤药物研发态势以及进度,对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生物标志物等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做出详细说明,归纳总结研究现状,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 标签: 消化道 肿瘤药物 研发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在多种肿瘤中显示出持续的临床疗效。临床研究证实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表达、肿瘤突变负荷、微卫星不稳定以及POLE/POLD1突变与免疫治疗的疗效密切相关。同时,一些免疫原性低、免疫浸润少的“冷肿瘤”,是否可以通过联合化疗、联合抗血管靶向治疗等治疗方式转化成免疫治疗敏感的“热肿瘤”。因此本文就消化肿瘤免疫治疗敏感亚型的筛选,联合治疗方面做一综述,为消化肿瘤个体化精准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 标签: []免疫治疗 敏感亚型 POLE/POLD1 TMB MSI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在多种肿瘤中显示出持续的临床疗效。临床研究证实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表达、肿瘤突变负荷、微卫星不稳定以及POLE/POLD1突变与免疫治疗的疗效密切相关。同时,一些免疫原性低、免疫浸润少的“冷肿瘤”,是否可以通过联合化疗、联合抗血管靶向治疗等治疗方式转化成免疫治疗敏感的“热肿瘤”。因此本文就消化肿瘤免疫治疗敏感亚型的筛选,联合治疗方面做一综述,为消化肿瘤个体化精准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 标签: []免疫治疗 敏感亚型 POLE/POLD1 TMB MSI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恶性肿瘤术后肺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45例消化恶性肿瘤术后肺栓塞病例资料。结果31例行持续吸氧、抗凝等治疗后治愈出院,9例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溶栓抗凝等治疗后好转出院,5例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D-二聚体检查结合螺旋CT肺动脉造影有助于肺栓塞的诊断;溶栓抗凝治疗能减轻肺血管阻塞,是挽救消化恶性肿瘤术后肺栓塞患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肺栓塞 消化道肿瘤 外科手术
  • 简介:回顾消化良恶性肿瘤术后并发Wernicke脑病3例患者的病例特点,总结护理措施有:加强病情观察,重点关注其意识、眼球活动、肌力及电解质等变化;完善安全护理,做好防误吸、防拔管、防跌倒/外伤、防走失、防坠床、防压疮的措施;做好维生素B1用药护理等。认为正确认知是防治Wernicke脑病的关键;重点关注有长期嗜酒史、营养不良、恶性消耗性疾病、严重呕吐及长期禁食者等易发人群。

  • 标签: WERNICKE脑病 维生素B1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