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导管规范化护理流程对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分配法将该院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10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均实施颈内静脉置管,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静脉导管规范化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CRBSI(导管内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导管堵塞率、平均导管留置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RBSI发生率(1.85%)、非计划拔管率(3.70%)和导管堵塞率(9.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41%、11.11%、46.30%),平均导管留置时间(12.98±3.47)d长于对照组(9.15±3.06)d,护理总满意度(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均P<0.05)。结论对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实施静脉导管规范化护理流程可有效减少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深静脉导管 规范化护理流程 感染 应用效果 CRBSI发生率 平均导管留置时间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皮肤癣菌为嗜角质的丝状真菌,为人类最主要的浅部致病真菌,主要累及皮肤角质层、甲板、毛发等,可引起体股癣、手足癣、甲癣、头癣等多种疾病。此外,还可引起真皮、皮下组织甚至多脏器的性、侵袭性、播散性感染,尤其免疫抑制人群中多见,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本文将从皮肤癣菌引起感染的临床分型、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

  • 标签: 皮肤癣菌 深在感染 临床分型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静脉置管流程,降低静脉置管感染率。方法应用6Sigma失效模式及结果分析(6SigmaFMEA)测量、分析静脉置管感染的主要原因,改进深静脉的置管操作流程,并将2014年1-9月本院ICU进行静脉置管术179例与2013年同期198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4年1-9月静脉置管穿刺口感染率较2013年同期下降12.55%。结论应用FMEA测量分析静脉感染原因,做出预防感染对策,可有效降低静脉置管感染率。

  • 标签: FMEA 深静脉置管术 穿刺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置管对血液净化患者感染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7月122例血液净化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照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有效率感染发生率8.20%,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19.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过程中感染发生率高,采用针对性护理的预防效果明显。

  • 标签: 血液净化 深静脉置管 感染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筋膜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颈筋膜间隙感染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咽旁间隙感染患者中,2例患者取鼻咽部组织病检,确诊为鼻咽癌;1例转口腔科患者确诊为舌癌;2例因既往有鳃裂囊肿手术病史,未手术治疗。其他患者通过切开排脓引流,应用抗生素等治疗均治愈。颈段食道周围脓肿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2例患者半年内恢复,1例未恢复。结论颈筋膜间隙感染一经确诊脓肿形成,应及时手术引流,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基础疾病及严重并发症。

  • 标签: 感染 扁桃体周围脓肿 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抗菌导管同普通导管应用于对静脉导管所致感染进行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1月-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抗菌组(应用抗菌导管)与普通组(应用普通导管),每组45例,比较两组导管所致感染情况。结果其中抗菌组共4例患者导管培养提示阳性,但普通组共10例患者导管培养提示阳性,对两组相较,其差异呈显著性(P<0.05)。抗菌组中,共30例患者系非肿瘤患者,其导管培养提示均为阴性,而普通组共33例患者系非肿瘤患者,其中导管培养提示阳性者为5例,对两组相较,其差异呈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抗菌导管尽管能够降低患者的感染率,而肿瘤患者以及免疫水平较低下的患者应用后,其效果还不十分理想。导管感染的发生能够给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损害,目前降低患者导管的感染率,其关键还在于临床积极预防。

  • 标签: 深静脉导管 感染 普通导管 抗菌导管 预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ICU患者静脉导管感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集的神经外科ICU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静脉导管感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及感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神经外科ICU患者静脉导管感染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率,缩短导管留置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神经外科ICU 深静脉导管 感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血液净化患者静脉导管感染中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血液净化患者60例,平均随机性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导管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以及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评分更高,导管感染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的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各项护理指标显示更好,具有更为积极的效果。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血液净化 深静脉导管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规范化护理流程静脉置管相关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因静脉置管导致相关感染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规范化护理流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内拔管、导管堵塞及导管内血流感染发生例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非计划内拔管率、导管堵塞及导管内血流感染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合计36例满意,总满意率90.00%,对照组合计31例满意,总满意率77.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流程静脉置管相关感染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结果和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感染患者 深静脉置管 规范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接受静脉置管治疗的病例148例,分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结果严重的基础疾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置管部位、留管时间过长等为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留置静脉管的危重病人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和护理措施,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深静脉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液净化静脉置管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130例,其中有10例患者进行静脉置管治疗,对发生感染的患者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且提出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结果10例患者导管留置时间10—75天之间,平均置留时间为(36.7±2.7)天,长期导管共有7例,临时导管3里,长期导管7里患者中发生感染的患者有3例,感染率为2.3%。经过调查研究,发生静脉置管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穿刺部位污染,导管内血栓以及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结论对于血液净化采取静脉置管的患者,要重视对静脉置管感染的预防,严格的按照无菌操作,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从而降低静脉置管感染的几率。

  • 标签: 血液净化 深静脉置管 感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置管感染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其相关因素,探讨护理针对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48例行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感染设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分析其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静脉置管感染常见原因包括置管次数超过两次、患者年龄较大、置管时间较长,合并症较多及合并激素应用等。结论导致静脉置管感染原因复杂,护理过程中严行无菌操作、皮肤消毒、减少置管时间以及强化导管护理等措施,能够对预防感染的发生起到有效的作用。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感染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方法分析我院95例不同部位静脉导管留置者发生的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95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中,置管出口部位感染9例(10%),导管相关血流感染6例(6%),经相应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中主要是导管留置时间、插管部位、导管类型、敷料及医务人员操作护理,最大限度地建立防护屏障、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严格执行无茵操作等对防治导管留置所致的感染具有极其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相关性感染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从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本院ICU科室接受治疗的静脉置管患者中随即选取150例,其中36例患者发生感染。对这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护理体会。结果导致静脉置管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导管连接造成污染、药液加注造成污染、插管操作造成污染、患者的易感性造成污染、股静脉穿刺时造成污染、导管留置时间过长造成污染、管内血块凝滞堵塞造成污染等。结论针对静脉置管的冶疗及护理过程,容易引起患者产生感染的因素较多,故而应该严格控制感染诱发因素,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实行无菌操作,尽可能的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相关因素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