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及溶血磷脂酸相似磷脂水平(AP)、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变化。方法测定偏头痛急性期患者(无先兆偏头痛组及有先兆偏头痛组)血浆LPA及AP水平,同时对患者行TCD检查,与正常患者进行对照。结果偏头痛组血浆LPA水平高于对照组,尤其是有先兆偏头痛组,且偏头痛急性期TCD以血流速度增快为主,尤其是患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结论偏头痛发作期患者LPA、AP明显升高,尤其是有先兆偏头痛组升高更明显,提示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过程,同时偏头痛急性期患者血流速度常明显增快,支持偏头痛患者存在神经-血管功能紊乱。

  • 标签: 偏头痛 溶血磷脂酸 溶血磷脂酸极性相似磷脂 经颅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含量检测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预防预警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为试验组,5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浆LPA含量。溶血磷脂酸采用有机溶剂抽提,进一步分离出溶血磷脂酸,以定磷方法测定。结果缺血性脑卒中试验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LPA的含量分别为(3.32±0.19)umol/L和(1.14±0.27)umol/L(P<0.01)。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明显增高,是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早期释放的分子标记物,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警因子。

  • 标签: 溶血磷脂酸 缺血性脑卒中 预警
  • 简介:目的:观察溶血磷脂酸(LPA)对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核因子-κBp65(NF-κBp65)表达、核移位及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的影响,探讨LPA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水平LPA(0~10μM)刺激人THP-1细胞4h,或以LPA1μM处理THP-1细胞不同时间(0~8h),Westernblot检测THP-1细胞核蛋白NF-κBp65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检测NF-κBp65蛋白表达核移位,酶联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α水平。将细胞予NF-κB抑制剂咖啡酸苯乙酯(CAPE))20mg/L预处理1h后,LPA1μM处理4h后,酶联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TNFα水平。结果LPA以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THP-1细胞NF-κBp65表达,促进NF-κBp65转位到核内,并促进TNF-α分泌,CAPE抑制NF-κB后可显著抑制TNF-α分泌。结论LPA可显著促进THP-1细胞NF-κB的表达和活化,促进炎性因子TNFα的释放,NF-κB信号途径部分介导了LPA致粥样硬化作用。

  • 标签: 溶血磷脂酸 THP-1细胞 核因子-ΚB
  • 简介: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CI)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128例SCI患者分为内膜.中层厚度(IMT)正常组(35例)、IMT增厚组(50例)、稳定斑块组(24例)和不稳定斑块组(19例),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浆LPA、MMP.9水平,并比较。结果IMT正常组、IMT增厚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血浆MMP.9和LP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62.31±21.79)、(219.62±32.51)、(279.11±36.83)、(382.43±41.92)μg/L比(96.54±21.34)μg/L和(1.91±0.42)、(2.15±0.39)、(2.69±0.51)、(3.27±0.48)μmol/L比(1.69±0.2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且在IMT正常组、IMT增厚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中,血浆MMP-9和LPA水平逐渐升高,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浆MMP.9和LPA水平与颈动脉IMT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713,P〈0.01;r=0.679,P〈0.01)。结论血浆MMP-9和LPA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颈动脉IMT程度及斑块的稳定性,并为SCI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溶血磷脂素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颈动脉斑块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210-02摘要目的对新型溶血素和传统溶血素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以观察新型溶血素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集的血常规质控标本49份,分别采取新型溶血素(A法)和传统溶血素(B法)在相同条件下对上述标本展开Hb、WBC以及PLT检测,并对比分析测定结果。结果新型溶血素组Hb、WBC、PLT检测结果分别为(131.2±8.6)g/L,CV=6.37%、(3.612±0.227)×109/L,CV=7.56%、(191.3±10.2)×109/L,CV=5.29%;传统溶血素组Hb、WBC、PLT检测结果分别为(124.8±3.4)g/L,CV=3.19%、(3.542±0.198)×109/L,CV=5.03%、(194.2±9.8)×109/L,CV=4.39%。两种溶血素Hb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新型溶血素对WBC、PLT的检测结果则未产生显著影响。结论与传统溶血素比较,新型溶血素的重复性相对较差,且会对Hb的检测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但可通过调整因数进行纠正,临床应给予关注。

  • 标签: 新型溶血素 传统溶血素 血常规 临床检验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NICU血标本易发生溶血的相关因素,及采取相应的对策。方法对2011年1~12月NICU采集的218例溶血标本,进行逐个患儿原因调查。结果NICU血标本易发生溶血与护士穿刺技术欠缺,采血方法不当,患儿自身因素,运送标本时剧烈震荡,分离血清时离心速度过快所致。其中与护士的采血方法不当,穿刺技术欠缺最为密切。结论要减少NICU血标本溶血的发生,护士要正确选择采血方法,熟练掌握穿剌技术,提高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才能使临床生化检验的结果准确和可靠,以协助诊断。

  • 标签: NICU 血标本 溶血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8月之间的健康体检人员50例,每人抽取5ml静脉血,离心分离后取未溶血的血清标本,检测相关的生化项目,然后将其混匀放置-25℃冰箱冷冻,取出解冻后分离出溶血的血清标本,检测相同的生化项目。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溶血标本中的TBiL、DBiL、ALT、AST、CK、LDH、GLU、K+明显高于溶血前的正常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TP、ALB、ALP、BUN、UA、Cr、TG、TC、Na、CL等项目的测定结果影响较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标本溶血对部分生化项目的结果影响显著,所以我们工作人员要严格把握各个环节,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给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标签: 标本溶血 生化检验项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的影响,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60份正常人溶血和非溶血标本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葡萄糖(GLU)、总胆固醇(CHO)及钾(K)9项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溶血标本的血清中ALT、AST、K+的测定值明显高于正常血清测定值(p<0.05);ALB、BUN测定值低于正常血清测定值(p<0.05);TBIL、Cr、GLU、CHO测定值在两组中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溶血对血清多个生化指标产生严重干扰,应采取积极措施予以避免标本溶血

  • 标签: 生化检验 血清 溶血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水痘合并溶血的护理措施,促进重症水痘合并溶血儿童的康复。方法对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的5例重症水痘合并溶血儿童及时进行正确的护理措施并分析和总结护理经验。结果5例重症水痘患儿全部痊愈出院,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无出现院内感染。结论精心护理和细致观察,严密消毒隔离,可避免交叉感染,能明显改善重症水痘合并溶血儿童的预后,减轻病情,促进康复。

  • 标签: 儿童 重症水痘 溶血 护理
  • 简介:为改善大豆浓缩磷脂的乳化性能和分散性能,拓宽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本研究以乙酸酐为乙酰化试剂,采用无溶剂介质的方法,对大豆浓缩磷脂进行乙酰化改性。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乙酸酐加入量对乙酰化改性大豆磷脂酰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反应条件,最终确定了大豆浓缩磷脂乙酰化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40min,乙酸酐加入髓为3%时,改性后的大豆磷脂的酰化率为68.92%。同时,对改性前后大豆磷脂的乳化性能和钙皂分散性能进行了研究和比较。结果表明,经乙酰化改性后的磷脂,其乳化性能和钙皂分散性能较原料大豆浓缩磷脂而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酰化率越高的乙酰化改性磷脂,其钙皂分散性能越强。

  • 标签: 浓缩磷脂 乙酰化 乳化稳定性 分散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副溶血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及状况。方法按GB/T4789.7-2008方法进行对副溶血弧菌的检测。结果142份食物中毒者的样品中共检出60株副溶血弧菌,占污染菌的42%。结论副溶血弧菌污染较为明显的为海产品,应作为关键控制食品加以管理。

  • 标签: 副溶血弧菌 食物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溶血脂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对溶血、脂血标本各做15项生化检验对比。由迈瑞BS—420全自动生化仪分别采用连续监测法、动力学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溶血前后AST、LDH、CK、α—HBDH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GLU、rGT、TP差异有显著性(P<0.05)。脂血对比TG、TBIL、DBIL、UA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溶血脂血对生化检验结果有影响,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关键。

  • 标签: 化学检验 溶血 脂血
  • 简介:摘要报道一例新生儿MN溶血病,该患儿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逐渐加重,血清胆红素峰值高达294.3μmol/L,并出现重度贫血,血红蛋白低至68g/L,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输注及光疗退黄、输血、口服苯巴比妥退黄等综合治疗后,患儿病情好转,痊愈出院,出生1月时因贫血输血一次,后随访生长发育良好。

  • 标签: 重度贫血 溶血病 抗M抗体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标本溶血对部分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0份门诊病人血液标本溶血前后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r-谷氨酰转肽酶(GG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血糖(Glu)、钾(K)、钠(Na)离子的结果。并进行了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溶血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糖(Glu)、r-谷氨酰转肽酶(GGT)、乳酸脱氢酶(LDH)、钾(K)的结果影响显著,对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钠(Na)的结果影响不太显著。结论12项生化结果溶血后均有不同的影响。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极其重要。对于肉眼可见的溶血标本,轻度溶血应在化验单上详细注明,供医生参考。对于重度溶血的标本应重新取样后再做检查。否则易造成临床医生的误诊。

  • 标签: 生化检验 溶血 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体检的120例人员的临床资料,比较溶血前后数据差异。结果溶血标本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与之前相比,含量变化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尿素氨、血清葡萄糖前后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较多的生化检验项目有明显的干扰和影响,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标本溶血的发生。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结果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