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酚妥拉明与联合用于支气管扩张伴咯血的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鹤壁市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支气管扩张伴咯血的80例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酚妥拉明与,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均治疗7 d。比较两组咯血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7 d,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肺功能,记录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并比较,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咯血消失时间、咯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相近(P>0.05);治疗7 d,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各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咳嗽咳痰和湿啰音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用于支气管扩张伴咯血老年患者的治疗可缩短咯血时间、减少咯血量,症状缓解更快,利于患者肺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咯血 酚妥拉明 卡络磺钠
  • 简介:是外科手术后常用的止血药,效果好,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毛细血管断端的回缩作用。2003-04-19我科1例胃癌根治术后病人静脉点滴时出现皮肤花斑,现将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静脉点 滴卡络磺钠 皮肤花斑 病例分析
  • 简介:目的:就及酚妥拉明对肺结核咯血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入院且每日咯血量大于100ml的患者90例,以每组45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静脉滴注,并持续泵入酚妥拉明;对照组则泵入垂体后叶素。通过统计和对比两组病例的治疗情况和效果评价该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统计后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临床显效率观察组大大优于对照组,且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配合酚妥拉明的施治方案对于肺结核咯血较单独泵入垂体后叶素疗效明显,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卡络磺钠 酚妥拉明 肺结核咯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药物联合对支气管扩张伴咯血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所有研究对象为我院在 2018年 12月到 2020年 3月收治的支气管伴咯血患者,本研究选择其中的 45例患者作为垂体后叶素联合组,主要选择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同时选择同期的 45例患者作为酚妥拉明联合组,选择酚妥拉明联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并作出评价。结果对于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酚妥拉明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56%( 43/45),垂体后叶素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84.44%( 38/45),两组进行比较,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两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垂体后叶素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1.11%( 5/45),酚妥拉明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3.33%( 6/45),两组研究对象对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支气管扩张伴咯血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选择药物酚妥拉明联合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垂体后叶素 酚妥拉明 支气管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与西米替丁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时间选取为2016年1月-2017年10月,以远程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西米替丁治疗,实验组则接受与西米替丁联合治疗,对比2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均高于治疗前,其中实验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与西米替丁联合治疗,可有效对其出血症状进行控制,缩短其康复的时间。

  • 标签: 卡络磺钠 西米替丁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启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组和单奥组,每组100例,单奥组给予奥曲肽治疗,奥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小板(platelets,PL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红蛋白、胃液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LT、FIB、血红蛋白、胃液pH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奥组患者PLT、FIB、血红蛋白、胃液pH、治疗有效率高于单奥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组患者出血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低于单奥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组患者和单奥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奥曲肽治疗可有效增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PLT、FIB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止血效果,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卡络磺钠 奥曲肽 消化道出血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化钠注射液保留灌肠预防糖尿病患者混合痔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40例糖尿病患者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常规治疗加痔核脱落期氯化钠注射液保留灌肠。结果实验组的术后出血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化钠注射液保留灌肠预防糖尿病患者混合痔术后出血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卡络磺氯化钠 糖尿病患者混合痔术后出血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出血停止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上表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治疗效果好,可提高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卡络磺钠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奥美拉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双侧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FESS手术中的止血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FESS手术的双侧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手术切皮前及术后24h内分别静滴100mL生理盐水注射液,对照组手术切皮前及术后24h内分别静滴100mL尖吻蝮蛇凝血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出血时间、出血总量、术后24h引流量、安全性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出血时间、单位时间内出血量、24h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凝血功能明显弱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常规各指标较术前均发生明显变化(P<0.05),但术后两组血常规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各指标术前与术后比较,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在双侧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FESS手术中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安全可靠,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尖吻蝮蛇凝血酶;FESS手术;双侧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49-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病并发咯血患者经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4例肺结核病并发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42例肺结核病并发咯血患者给予氨甲环酸治疗,观察组42例肺结核病并发咯血患者给予纳治疗。对比两组肺结核病并发咯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肺结核病并发咯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肺结核病并发咯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结核病并发咯血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肺结核病并发咯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病并发咯血患者经纳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氨甲环酸 卡络磺纳 咯血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对血清D-二聚体(D-D)、白蛋白(ALB)、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及止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例)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n=30例)采用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D和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LB水平和止血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患者应用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可改善凝血功能,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提高止血成功率。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兰索拉唑 卡络磺钠 止血成功率
  • 简介:目的:研究头孢唑啉冻干眼剂的处方、冻干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取头孢唑啉、羟丙甲基纤维素、活性炭和水制备冻干剂;以氯化钠、硫柳汞和水制备空白眼剂。选择合适的内包装使制剂符合贮存和使用上的要求。结果:通过加速试验考察头孢唑啉冻干眼剂的稳定性。结论:该眼剂处方工艺合理,贮存和使用方便,能满足制剂学及临床使用。

  • 标签: 头孢唑啉钠 冻干滴眼剂 制备
  • 简介:目的探讨氯化钠注射液应用于烧伤手术患儿创面止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保定市第五医院收治的烧伤手术患儿80例,按照双盲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手术创面止血效果(出血时间、单位面积出血量、出血总量、术后24h引流量)及术前、术后30min、术后24h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并观察两组患儿的其他临床指征。结果试验组患者出血时间、单位面积出血量、出血总量、术后24h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TT、FIB时间与方法间无交互作用(P>0.05);PT、APTT、TT、FIB时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T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前、术后30min、术后24hPT、APTT、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中、术后24h内生命体征、心电图无异常,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无明显差异,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预后良好。结论氯化钠注射液应用于烧伤手术患儿创面止血的止血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引流量,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烧伤 止血 手术 卡络磺氯化钠
  • 简介:爸爸是一位水利工程师,被派往一个干旱的地方研究如何节约用水。暑假里,我随妈妈去探望久别的爸爸。几个小时以后,飞机降落了,跟着妈妈下了飞机,我发现机场跑道周围是碧绿的草坪,草坪上还有星星点点的野花。出了机场,我又发现道路两旁栽着许多绿色植物。我真纳闷,这里不是干旱吗?怎么花呀、草呀都长得这么好呢?到了爸爸的住处,我发现这里家家门口都有一个圆球装置,厨房和卫生问里的水龙头旁有一些我看不懂的符号。爸爸看出我的疑惑,先向我和妈妈简单介绍了屋里的生活设施,然后说:“晶晶,爸爸明天让你参观‘一变三’系统。”一变三?我猜想这个系统应该和水有关。

  • 标签: 机场跑道 节约用水 绿色植物 生活设施 工程师 妈妈
  • 简介:对1例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的患者术后发生苄西林过敏性休克的原因及抢救过程进行总结。认为苄西林发生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再加上麻醉药品促使体内组胺释放,导致组胺水平升高,加重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休克,因此使用苄西林预防手术感染应当慎重考虑,特别强调规范手术预防使用抗生素,同时一定要观察病情变化备好抢救药械。

  • 标签: 磺苄西林钠 麻醉 过敏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二巯丙(Na-DMP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复制大鼠4-动脉阻断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水份和钙含量变化及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以及Na-DMPS脑室内给药(icv)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脑缺血20min,再灌注60min,可造成脑水份,钙含量明显增加,组织形态学检查亦见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前20minicvNa-DMPS900μg·kg-1,能显著降低脑水份和钙含量,逆转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Na-DMP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二巯丙磺钠 大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脑保护 超微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孢曲松奥硝唑氯化钠颜色变化现象,为临床合理联用这两种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临床资料、模拟试验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内容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头孢曲松和奥硝唑氯化钠混合是可能发生颜色变化的,颜色变化的发生是和奥硝唑氯化钠内混入的头孢曲松的量和两药混合的时间有关。结论奥硝唑氯化钠和头孢曲松应单独滴注,且两组药物之间需冲管。

  • 标签: 头孢曲松钠 奥硝唑氯化钠 颜色变化
  • 简介:临床上多种注射剂类药物联合使用概率极高,随着医学的发展,一些新药不断出现,而现有的静脉输液配伍禁忌检索表已无法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故及时发现新药物的配伍禁忌,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及确保用药安全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2008年6月,在为患者输液的过程中,发现注射用泮托拉唑与氨甲苯酸及酚乙胺(止血敏)注射液均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 配伍禁忌 酚磺乙胺 氨甲苯酸 临床工作 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达肝癸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临床治疗中出现出血并发症的情况。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与治疗组两组,两组患者分别为103例和101例,两组患者所接受的基础治疗方式相同,对照组按照1mg/kg的规格给予依诺肝素,采用皮下注射的方法,每日2次,持续7d。治疗组每天给予2.5mg达肝癸,采用皮下注射的方法,每日注射一次,持续7d,并对相关项目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出血、严重出血、轻度出血、需要输血例数、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死亡例数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使用达肝癸治疗,在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方面,较依诺肝素更加安全。

  • 标签: 磺达肝癸钠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 出血 依诺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