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家庭这个社会环境里,父母养育态度,对子女性格的形成具有特别深刻的影响。因为,性格的形成并不象一般人认为的那样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经历中学习形成的。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形成性格的学习有三种方式:第一,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式学习。就是说,一个孩子如果在人多的场合因某种原因(如口吃)被取笑、奚落,那么人多的场合就会成为他被取笑、受奚落的信号,以后他一到人多的场合就觉得难受,并且长大后会形成孤僻和内向的性格。如果一个孩子在人多的场合因某种原因(例如长得可爱令人喜欢)受到欢迎或赞扬。那么人多的场合就会成为他受欢迎,被赞扬的信号。使他乐于到人群中去,并且长大以后会形成开朗、热情的外向型性格。

  • 标签: 孩子 养育 父母 格形 社会环境 巴甫洛夫
  • 简介: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唐山四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自杀态度与父母养育方式有关。

  • 标签: 父母养育方式 大学生 自杀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心理门诊收治的50例心理障碍青少年为研究组对象,另选取心理健康正常的某中学50名学生为对照组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父母养育方式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9个因子评分皆高于对照组,除了躯体化、恐怖、偏执外,其余项目比较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阳性项目数及SCL-90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青少年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偏爱、惩罚严厉,母亲的拒绝否认、过度干涉保护评分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父亲的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惩罚严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者在父亲的过分干涉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影响,对其健康的心理发展及人格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父母养育方式 青少年 心理健康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母亲参与婴幼儿保健对父母养育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地区两个经济条件、社会环境、交通便利程度、附近公园和游乐场数目等各方面条件基本相似的社区作为研究区域,每个社区随机选取100例婴幼儿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母亲参与婴幼儿保健》知识宣传指导的社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未开展的社区研究对象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母亲育儿知识认知度评分,图书、益智玩具数量,每年带儿童进公园、游乐场以及每周为孩子讲故事的次数,父亲参与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促使母亲积极参与至婴幼儿保健中,可以有效的提高父母对育儿知识的认知度,让父亲也积极的参与至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丰富婴幼儿的生活,增加婴幼儿的认知,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 标签: 母亲 婴幼儿保健 养育方式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应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对153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①大一与大二被试间心理弹性均值存在显著差异性(t=2.012,P〈0.05);②父亲对女孩的偏爱显著高于男生(t=-2.829,P〈0.01);③父母养育方式因子中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r=0.459,P〈0.01),过分干涉(r=0.208,P〈0.05)、母亲的温暖、理解(r=0.348,P〈0.01)与心理弹性水平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低分心理弹性组间父亲情感温暖理解(t=5.357,P〈0.01)、母亲情感温暖理解(t=3.027,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父母养育方式中父亲、母亲的情感温暖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

  • 标签: 心理弹性 父母教养方式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年父母差别养育对中老年女性身心健康的影响,并分析早年健康状况在其中的中介效应。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8年随访的8 204名45~84岁中老年女性数据,通过ID号匹配其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4年生命历程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年父母差别养育对中老年女性患慢性病及抑郁的影响,并运用KHB法分析早年健康状况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中老年女性慢性病患病率为81.05%,抑郁检出率为41.46%。调整其他混杂因素后,早年父母重男轻女使中老年女性患慢性病的可能性增加18.2%(OR=1.182,95%CI:1.013~1.381);相比早年父母无差别养育的女性,早年父母重男轻女和偏心兄弟姊妹使中老年女性发生抑郁的可能性分别增加16.1%(OR=1.161,95%CI:1.030~1.309)和17.4%(OR=1.174,95%CI:1.032~1.336)。早年健康状况是父母偏心兄弟姊妹影响中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状况的中介因素之一,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8.603%。结论早年父母差别养育可能会对中老年女性的身心健康有影响,早年父母差别养育可能经由影响女性的早年健康状况进而影响其中老年时期的心理健康。

  • 标签: 慢性病 抑郁 重男轻女 早年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这篇文章以父母养育的概念、父母养育的行为、父母养育的方式为写作写入点,随后具体探究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多动冲动行为的影响、儿童青少年多动冲动行为对父母养育方式的作用之间的关联性。

  • 标签: 儿童青少年 多动冲动行为 父母养育方式
  • 简介:摘要本文试图对当前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进行综述。一方面为家庭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重视培养子女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为高校管理部门加强和改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依之据。

  • 标签: 父母养育方式人际信任大学生综述
  • 简介:研究采用民族志的方法,通过考察乡村祖父母养育实践中祖父母的权威地位状况,并对比传统社会中祖父母养育的历史来分析祖父母权威的变迁。研究发现,在祖父母养育中,祖父母权威衰微表现在三个方面:养孙动机从"自愿"到"必须",代际关系中的失权,祖孙关系中的权力倒置。导致祖父母权威衰微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家族的衰落和祖父母家族主义思想的延续,父母经济独立带来的话语权,生育子女数减少带来的家庭重心的下移,祖父母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失势。

  • 标签: 祖父母养育 祖父母权威 衰微 社会变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父母养育方式对比及心理护理。方法选取我院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正常人4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全部资料。比较两组父母养育方式,总结观察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观察组父母教育方式因子如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过度保护、过分干涉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保护因素为母亲温暖、理解;危险因素为母亲拒绝、否认、父母是否离异和父母职业等。结论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发生主要受到母亲温暖、理解、父亲职业、母亲拒绝、否认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加强心理护理,以改善其人格障碍。

  • 标签: 边缘型人格障碍 父母养育方式 心理护理 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仡佬族高中生的父母养育方式、自尊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以212名仡佬族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Rosenberg自尊量表(SES)为评定工具。结果:(1)仡佬族高中生的自尊无显著性别差异;高二年级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高一、高三年级学生(p〈0.05)。(2)在父母养育方式中的父亲惩罚与严厉因子F2、父亲拒绝与否认因子F5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且差异极显著;在母亲过分干涉与保护因子M2上,男生得分也显著高于女生(p〈0.05)。(3)高中生的自尊水平与父母养育方式中的父母情感温暖因子(F1,M1)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父母的惩罚、严厉因子(F2,M4)呈显著负相关(p〈0.05)。(4)在父母养育方式中,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F1)以及父亲过度保护(F6)对高中生的自尊水平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仡佬族高中生自尊发展与父母养育方式存在密切关系,可通过增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沟通,使其建立稳定的高自尊。

  • 标签: 仡佬族 高中生 自尊 父母养育方式
  • 简介:目的为研究自尊、父母养育方式对警院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的影响,增进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指导工作。方法为采用自尊量表(SES)、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对河南警察学院44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为从自尊、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及个人基本情况等多角度研究分析,发现不同性别警校生在自尊、父母养育方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这有别于以往研究;并且自尊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40、与母亲过分干涉保护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89),这与相关研究也不一致。

  • 标签: 警校大学生 自尊 父母养育方式 就业心理
  • 简介:对社会阶层和父母养育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研究,有一类是以社会观念,如价值观、信仰等为中介的。这一类研究的理论可称为“观念理论”。(一)从布朗芬布里纳(U.Bronfenbrenner)到科恩(M.Kohn),观念理论的解释由表象渐入本质1958年,布朗芬布里纳对1932年到1957年间所做的15个相关研究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他发现,越来越多的美国母亲在子女抚养方面表现出“宽容”,

  • 标签: 社会阶层 价值观 养育行为 自我取向 生活状况 下层阶级
  • 简介:运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和合成的感恩意识问卷对重庆市64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探讨其感恩意识特点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1)初中生具有中等偏上的感恩意识水平,并表现出年级、性别、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显著差异。(2)初中生的父母较少采用消极养育方式,在积极养育方式上的得分也不高;父母能平等地对待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但对于初一的孩子所给予的无论是关心还是干涉、保护都要显著多于其它年级的孩子,尤其对于女孩的干预要显著多于男孩。(3)初中生的感恩意识与其父母养育方式呈现非常显著的相关,特别是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对初中生的感恩意识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 标签: 初中生 感恩意识 养育方式 特点 关系
  • 简介: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傣族高中生人格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没有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父母很少有偏爱行为。傣族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拒绝与否认的养育方式对子女的情绪稳定、兴奋、有恒、作为、自律和紧张等人格特征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 标签: 傣族高中生 人格特征 养育方式
  • 简介:想培养孩子内在的安全感,我们得先从自己开始,为自己的安全感打打分,问问自己:“我是有足够安全感的妈妈/爸爸吗?我能为自己的安全感做些什么吗?”缺乏安全感的父母,很难养育出充满安全感的孩子,除非我们愿意和孩子一同成长。

  • 标签: 安全感 孩子 养育
  • 简介:文章从德国社会保障法中的生育津贴激励制度变迁研究入手,以比较法对其从1986年开始施行的“养育津贴”制度到2007年替代它的“父母津贴”制度进行社会功用分析。后者从津贴数额、领取期间、奖励政策三方面引致了深刻的社会改变,推动总生育率逐渐攀升,使低生育状况有了实质性改善。

  • 标签: 德国 养育津贴 父母津贴 社会功用
  • 简介:目的研究哈尔滨市初中生上网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探讨使用网络的家庭影响因素。方法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应用父母教养方式问郑(EMBU)及自行设计问卷对哈尔滨市4所中学初中1341名学生进行课堂调查。结果父母对待男生和女生的养育方式存在显着差异;父母养育方式使学生在网络的使用目的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结论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影响孩子上网行为。

  • 标签: 哈尔滨市 初中生 上网行为 心理状态 父亲 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