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微创手术治疗重度牙周炎伴缺损诊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90例重度牙周炎伴缺损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01月-2021年01月,采取抛硬币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行传统翻瓣术治疗)和研究组(行微创手术治疗),各45例。术后3-6月之后比较两组探诊深度及牙齿稳固性及咬合力的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牙齿稳固性及咬合力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探诊深度、附着水平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重度牙周炎伴缺损诊疗效果更为明显,改善探诊深度,附着水平以及患者的牙齿稳固性及咬合力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微创手术 重度牙周炎 牙周骨内缺损 周探诊深度 生活质量
  • 简介:背景:目前,牙周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自体移植、同种异体移植、异种移植与人工替代材料植入等,然而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目的:比较煅烧、冻干和Bio-oss各自单独使用修复缺损的效果。方法: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4组,制备单侧缺损模型,其中3组于缺损处分别植入煅烧、冻干和Bio-oss,以未植入任何材料者作为空白对照。术后4,8,l2处死动物,获取完整标本,进行大体、X射线及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煅烧组、冻干组、Bio-oss组术后4,8,12的骨密度、新生牙骨质高度、新生高度及新生牙周膜高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且缺损组织逐渐连续,牙根面可见新生牙周组织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熟、增多。煅烧组术后4新生高度高于冻干组(P〈0.05);冻干组术后12新生牙周膜高度明显高于煅烧组、Bio-oss组(P〈0.05)。结果表明煅烧的成诱导能力优于Bio-oss与冻干,冻干促进牙周膜再生的能力优于煅烧、Bio-oss

  • 标签: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煅烧骨 冻干骨 Bio-oss骨 牙周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予以临床缺损患者治疗时不同类型移植材料的应用效果和诱导活性。方法 研究对象截取我院收治60例缺损患者,时间2019年5月-2020年6月;入组60例患者均行修复治疗,基于不同修复材料下均分为人数相等(各20例)的A组、B组和C组;观察对比3组临床效果。结果 相较于A组、B组,C组治疗后区密度显著更优;相较于B组,A组、C组治疗有效率显著更优,组间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临床缺损患者以不同移植材料修复治疗时,若想切实保障患者疾病疗效,建议予以患者自体和重组合异种两种移植材料应用。

  • 标签: 牙周牙槽骨缺损 骨移植材料 修复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形成蛋白-2(rhBMP-2)和胶原基纳米复合材料(nHAC)修复缺损的效果。方法制备小型猪缺损模型,设立rhBMP-2-nHAC复合材料植入组、空白对照组和单纯植入胶原基纳米组.术后8观察各组间修复效果及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分析评价组织的再生情况。结果术后8可见复合材料植入组大量新生牙周组织生长,四环素单标记表面、四环素双标记表面、矿化沉积率、体积、类骨质表面、成骨细胞表面等组织形态计量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单纯胶原基纳米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MP-2和nHAC可明显促进缺损修复。

  • 标签: 牙周骨缺损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胶原基纳米骨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织工程Bio-Oss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修复缺损形成蛋白2(BMP-2)、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表达及意义。方法3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6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每组9只,制备单侧缺损模型,于缺损处分别植入Bio-Oss(Bio-Oss组)、PRF(PRF组)和Bio-Oss/PRF复合物(Bio-Oss/PRF组),以未植入任何材料者作为空白对照。术后4、8和12处死动物,行大体观察、Masson染色及BMP-2、OPG、RANKL免疫组化观察,并对其表达进行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Masson染色结果显示,Bio-Oss/PRF组术后8时见部分成熟,12板形成,成熟度较高。析因分析显示Bio-Oss组在4、8和12时BMP-2表达量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1.30,P<0.001);OPG表达量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67.03,P<0.001);RANKL表达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39,P = 0.046)。PRF组在4、8和12时BMP-2表达量无统计学意义(F = 0.68,P = 0.544);OPG和RANKL表达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OPG = 1070.93,POPG<0.001;FRANKL = 2306.15,PRANKL<0.001)。Bio-Oss/PRF组在4、8和12时BMP-2、OPG和RANKL表达量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BMP-2 = 13.29,PBMP-2<0.001;FOPG = 237.91,POPG<0.001;FRANKL = 132.48,PRANKL<0.001)。空白对照组在4、8和12时BMP-2和OPG表达量先升高后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BMP-2 = 88.33,PBMP-2<0.001;FOPG = 30.06,POPG<0.001),RANKL表达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6.52,P<0.001)。结论Bio-Oss复合PRF应用可促进成以修复缺损

  • 标签: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骨形成蛋白2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Bio-Oss骨 牙周骨缺损
  • 简介:目的评价术联合夹板式金属烤瓷联冠修复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2009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修复科门诊选择患慢性牙周炎伴缺损拟行固定义齿修复的患者15例。应用术联合夹板式金属烤瓷联冠修复基牙牙缺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随访观察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93.4%。治疗后6个月的各项指标(PD、CAL、BI)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牙周炎伴缺损患者,术联合夹板式金属烤瓷联冠修复基牙牙缺损的近期疗效较佳。

  • 标签: 牙周植骨术 金属烤瓷联冠 牙周骨缺损 夹板
  • 简介:治疗的目的消除牙周组织的炎症.而牙髓治疗是为了解决牙髓及根尖组织的疾病。长久以来.研究人员及临床医师一直认为牙髓与其周围的牙周组织关系密切。本报告介绍了PRF(富含血小板纤维蛋白)凝胶在缺损合并根尖病变中的应用。病变首先进行了根管治疗,然后是治疗。为使根尖病变及缺损尽早愈合,联合应用了PRF凝胶、羟磷灰石、引导性组织再生膜。1年后.治疗效果良好.根尖病变,疼痛及肿胀都消失了.牙齿稳固性增加.影像学显示有足够的支持

  • 标签: 引导性组织再生:骨内缺损 牙周一牙髓联合病变 periobone—G 富含血小板纤维蛋白
  • 简介:【摘要】 缺损缺损一直以来都是口腔种植外科的常见疾病,其主要是应用移植材料修复缺损并实行增量技术弥补缺损,从而达到修复治疗目的。对此,为了进一步提升缺损修复综合水平,本文简要分析自体移植材料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进展,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 标签: 口腔治疗 种植牙 牙槽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GTR)联合自体移植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60例(95颗患)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46个位点)和观察组(30例,49个位点),均进行常规翻瓣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自体移植治疗,观察组给予GTR联合自体移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的术区同位点槽骨密度与缺损高度、牙周组织指标、龈沟液中成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BMP-1)水平,评估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牙龈美容形态评分。结果术后24,两组患者的同位点槽骨密度较术前增加(P<0.05),缺损高度较术前降低(P<0.05),但两组间术后24两项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两组患者的临床附着丧失(CAL)、牙周袋深度(PD)较术前缩短(P<0.05),出血指数(BI)较术前降低(P<0.05),观察组GAL值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两组患者龈沟液中TGF-β、BMP-1水平较术前提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牙龈美容形态评分较术前提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TR联合自体移植能有效促进缺损的修复和新生,患者术区牙龈美容形态良好。

  • 标签: 牙周骨下缺损 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 自体骨移植
  • 简介:摘要随成人患者增多,正畸学者不断寻求加速牙齿移动的方法。跨学科合作将传统正畸诊治领域不断拓展。加速成正畸(PAOO)是结合皮质切开、移植及正畸施力为一体的诊间手术,以“局部加速现象(RAP)”为理论基础,具有加速正畸牙齿移动速率、缩短正畸矫治时长、增加宽度及增强正畸治疗后稳定性等优点。本文就PAOO手术的历史发展、作用机制、临床手术方法、优缺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牙周加速成骨正畸 局部加速现象 成人正畸 骨皮质切开
  • 简介:加速成正畸治疗(periodontallyacceleratedosteogenicorthodontics,PAOO)是基于局部加速现象使牙齿快速移动的方法,由皮质切开术发展而来,加快治疗的过程,尤其能满足成年人的治疗需求.文章对PAOO的发展进程、相关动物实验研究、手术临床操作过程、适应证与禁忌证、临床作用、风险及并发症等做一介绍.

  • 标签: 牙周加速成骨正畸治疗 牙齿移动 骨皮质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缺损患者行以-联合移植术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缺损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5例患者行以常规移植手术治疗,研究组15例患者行以-联合移植术修复,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从牙周膜影像、牙冠色泽变化上来看,两组患者移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在牙根吸收、吸收、松动度、根管治疗比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损患者行以-联合移植术修复的效果良好,克服了常规移植手术的一些弊端,可作为修复缺损的有效方式。

  • 标签: 牙-牙槽骨联合移植术 牙列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缺损伴牙周炎对牙周指数以及种植体存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我市收治的缺损患者400例,根据其是否同时患有牙周炎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为伴有牙周炎患者,对照组为健康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结果:植入2-3年后,观察组患者的种植体留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牙周炎缺损患者口腔种植修复后体内种植存留率低于健康的缺损患者,健康与否会对缺损患者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有远期影响。

  • 标签: 牙列缺损患者 口腔种植修复 牙周炎 种植体内存留率
  • 简介:上颌发育不足是唇腭裂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但合并重度缺损者并不多见。此类患者除影响其口腔功能及面部美观外,也增加了其后续序列治疗的难度。本文报告1例该类患者,探索其上颌发育不足及缺损的原因,提出该患者后续治疗的难度所在,提示先天因素和前期治疗的并发症对后续治疗的影响。

  • 标签: 唇腭裂 上颌发育不足 牙列缺损
  • 简介:移植再生是牙周组织再生的一个重要方面,移植的材料经历了自体、异体、异种、人工合成等多种形式的发展变化。本文对各种移植材料及其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牙周炎 牙周骨缺损 牙周再生 骨移植材料
  • 简介:目的:本文报告用Replace种植体支持和固位的固定式种植义齿修复伴有颌缺损缺损患者12例(43个种植体),从种植体周围组织状况,种植体及义齿稳定性,美观和功能等角度评价种植义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临床检查和X线片测量结果,确定治疗方案,选择Replace种植体数量、类别与规格。在颌成形、种植体植入、义齿修复后,定期复查。12例患者中的9位在种植体植入的同期接受了自体、粘骨膜移植或人工植入手术。根据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情况、高度、外形和色泽的临床观察,检查种植体及义齿稳定性,结合医、患双方对种植修复体的美观效果、功能状况满意度评价来确定修复效果。结果:12例患者都按期进行了复查,种植义齿修复后咀嚼功能恢复良好,面容和语音功能有显著改观,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金属烤瓷全冠和修复基台的接缝位于龈下,对接密合,给人以从龈下长出来的视觉效果,美观。11例患者的修复体及其临床应用效果评价为满意,1例评价为可接受。结论:用Replace种植体支持的、螺钉或粘固剂固定的金属烤瓷桥或义齿能够获得医、患双方都满意或可接受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修复重建 牙种植体 牙列缺损 骨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缺损修复后不同时机进行牙齿移动的时机。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和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完成。选择40只大白兔,建立一侧下颌缺损模型,植入骨粉,置Bio-Gide膜,另一侧正常拔牙对照。分别于术后1和1、2、3个月牵引两侧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加力1个月后,取实验侧和对照侧下颌组织块,电子游标卡尺测量下颌第二磨牙与第三磨牙之间的距离;组织块制作石蜡切片,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选取第二磨牙牙根根中1/3处牙周膜,每个部位随机选择3个视野计数破骨细胞数目总和。1组、1个月组、2个月组、3个月组的实验侧与对照侧的下颌第二磨牙移动距离、同一时间点压力区的破骨细胞数均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1组、1个月组实验侧下颌第二磨牙移动距离小于对照侧,压力区破骨细胞少于对照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个月组、3个月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缺损修复2个月后适合进行正畸移动。

  • 标签: 牙槽骨缺损 修复 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予以种植缺损患者以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和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30例种植缺损患者,按照掷硬币法分组,传统组(n=15)和分析组(n=15);予以传统组常规护理,予以分析组预见性护理,观察、对比2组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2022年2月-2023年3月。结果 分析组较之传统组,护理后SAS、SDS、VAS评分更低,护理依从性更高;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种植缺损患者负性心理、减轻患者治疗疼痛感,以及保证患者护理依从性有良好效果与价值。

  • 标签: 种植牙 骨缺损 预见性护理
  • 简介:过去的几十年.关于疾病及其治疗对牙髓状况影响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争议。本研究旨在证实伴有深缺损的牙周病患以及包括积极根面平整(如再生术)在内的综合治疗,是否会影响牙髓活力。本研究纳入137名符合条件的患者。本研究数据并不能支持拟行再生术的患必须完成预防性根管治疗的论点。

  • 标签: 牙周骨缺损 牙髓活力 再生治疗 牙周再生术 牙周治疗 牙周疾病
  • 简介:【摘要】种植部位的骨质致密、量受植区的宽度和高度属于决定种植是否可以成功进行的关键,在口腔种植期间因为拔牙之后长期缺与佩戴义齿的影响,导致存在萎缩、外伤或感染,从而促使种植体植入区域存在量缺失,此时便需要接受植进行处理。自体移植本身带有生成性、诱导性以及传导性,其属于最为理想的材料。但是因为自体本身的使用缺陷问题,如取量问题,促使组织替代材料的使用价值得到了显著提升。对此,为了进一步提升临床干预水平,本文简要分析组织替代材料修复种植受植区缺损的研究进展,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 标签: 骨组织替代材料 牙种植 骨缺损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