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脑白质疏松是神经影像学中用于描述脑白质下白质异常表现(在CT上表现为双侧斑片状或弥漫性低密度区,在MRIT2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区)的一个术语,回顾性研究获得的证据表明脑白质疏松与卒中相关,前瞻性研究证实它对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或血管性死亡的发生有预测价值。综述概要脑白质疏松最具有预测意义的缺血性卒中亚型是腔隙性梗死,因为后者很可能是由相同的小血管病理学改变造成的。业已证实,脑白质疏松患者易发生基底节和脑叶部位的脑出血,尤其当患者有广泛性白质疏松并且因原来的缺血事件接受抗凝治疗时。结论脑白质疏松和卒中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很可能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必须把脑白质疏松看作卒中的中间替代物,而不是一种卒中危险因素

  • 标签: 白质疏松 危险因素 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正畸器械清洗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制订解决对策。方法:选择2022年9月-2023年3月我院口腔科使用的口腔正畸器械95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统计其清洗合格情况,分析口腔正畸器械清洗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95件器械中,不合格15件。直接机洗、器械清洗操作不正确、选择清洗剂不合理、选择清洗工具不合适、采取镜检进行质量监测是独立危险因素的单因素(P<0.05)。直接机洗、选择清洗剂不合理、采取镜检进行质量监测是口腔正畸器械清洗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直接机洗、选择清洗剂不合理、选择清洗工具不合适、采取镜检进行质量监测是口腔正畸器械清洗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上述因素制订针对性解决方案,以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

  • 标签: 口腔正畸器械 清洗质量 独立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围绕退行性腰椎滑脱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展开分析。方法搜集2015年8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34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病案资料,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统计患者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几率。结果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70岁以下的患者来说,70岁以上的患者出现脑脊液漏几率更高一些。而且吸烟患者比不吸烟患者更容易出现脑脊液漏。而滑脱Meyerding分度为Ⅲ度与Ⅳ度患者发生脑脊液漏的几率也比Ⅰ度与Ⅱ度患者的几率高出许多。结论笔者以为,高龄、长期吸烟史、滑脱严重程度以及手术方式属于患者退行性腰椎滑脱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必须对此引起足够的关注。

  • 标签: 退行性腰椎滑脱 脑脊液漏 独立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患者术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荔浦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2例重症术后患者。将术后未发生VAP的患者纳入对照组(64例)。将术后发生VAP的患者纳入观察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侵入性操作、呼吸机通气时间,分析患者术后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年龄≥60岁、侵入性操作、手术时间≥4h、开颅手术、GCS评分≤8分、呼吸机通气时间≥5d的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及脑中线位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侵入性操作、GCS评分≤8分、呼吸机通气时间≥5d是重症患者术后发生VAP的独立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侵入性操作、GCS评分≤8分、呼吸机通气时间≥5d是重症患者术后发生VAP的独立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重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神经外科 术后 独立危险因素
  • 简介:文章结合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建设中的特殊问题,就影响独立董事“独立性”的五个主要因素展开讨论。作者指出,基于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含义的复杂性,影响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也具有复杂性。独立董事及董事会的独立性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制度价值,要从制度上确保建立一个独立的董事会,就必须重视影响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因素研究。

  • 标签: 独立董事 独立性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及其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50例,分析其中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5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33例,感染率为22.0%,其中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统计学分析表明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吞咽困难以及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同获得性肺炎的发生有明显的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可以说是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高发人群,尤其是那些住院时间长、存在侵入性操作以及抗菌药物滥用的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比较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尽可能避免危险因素,有效控制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关键词脑卒中;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侵入性操作;预防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89-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尿酸血症对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6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的459例成年脓毒症患者。根据入住ICU后24 h内首次血清尿酸水平将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及非高尿酸血症组,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后7 d内AKI的发生率,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高尿酸血症对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影响。结果纳入的459例脓毒症患者,高尿酸血症组81例,占17.6%;发生AKI的患者共127例,占27.7%,其中高尿酸血症组49例(49/81,60.5%),非高尿酸血症组78例(78/378,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2.954,P<0.01);在校正了性别、伴发疾病(糖尿病和冠心病)、入住ICU当天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入住ICU前后1周内使用利尿剂、有创机械通气、基础肾功能、血清乳酸、降钙素原水平等影响因素后,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是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5.091,95%CI:2.768~9.362,P<0.01);脓毒症患者血清尿酸值每升高1 mg/dL,发生AKI的风险增高28.4%(OR=1.284,95%CI:1.165~1.414,P<0.01)。结论AKI是ICU脓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高尿酸血症是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脓毒症 肾功能不全,急性 危险因素 急性肾损伤
  • 简介: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了血尿酸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相关联。迄今,至少有约20个大规模试验,分析了尿酸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涉及10万例以上研究对象,其中支持尿酸作为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研究有10多项。著名的芝加哥心脏研究,入选病人24997例,结果提示,尿酸是女性全病因死亡的独立预报因子,尿酸与男性全病因死亡率相关联,

  • 标签: 独立危险因素 病因 女性 高尿酸 心血管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试探寻代谢因素与前列腺增生发生的相关性。方珐收集2011年1月1日-2011年7月31日于福建省立医院常规体检男性资料。检测项目包括:身高与体重以计算BMI采血检验: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B超:测量前列腺体积。、站秉入选患者1861例,前列腺体积正常与增大组问各均值比较显示年龄(47vs.69,P=0.002)、BMI(22.1vs.27.5,P=0.001)、PSA(0.72vs.1.58,P=0.034)水平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校正年龄影响,相关性单因素分析:PSA升高、超重、肥胖是前列腺体积增大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507、P=0.028,1.565、P=0.036,2.112,P=0.003);多因紊分析:肥胖是前列腺体积增大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者发生前列腺增大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2.396倍,P=0.001。而PSA升高(0lR3.349,P=0.116)与体重超重(OR1.210,P=0.071)的作用被削减,为无统计学差异,并非影响前列腺体积增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肥胖(BMI≥28kg/m。)是前列腺增大的独立危险因素。锻炼、控制体重可以降低前列腺增生发生的风险;并可作为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代谢 BMI 肥胖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导致门诊血液透析患者住院事件的危险因素,评价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与透析患者住院事件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12月1日起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血透室进行门诊透析的患者80例,其中男47例(58.8%),年龄(60.9±11.7)岁,中位透析龄为43.6个月。收集透析相关数据,检测生化指标,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RBP水平,随访至2019年6月30日,记录患者19个月以来的各种住院事件。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比较住院事件组与非事件组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住院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在19个月的随访期内,80例患者共有26例(32.5%)发生了各种住院事件67次。发生住院事件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透析龄、糖尿病/高血压比例、透析间期体重平均增幅、透析前收缩压/舒张压、kt/v、URR等方面与未发生住院事件组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型钠尿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nT)、C反应蛋白(CRP)、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白蛋白、β-微球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发生住院事件的患者血清RBP水平高于对照组(189.16 mg/L>163.82 mg/L, P=0.028)。通过获得最高的Youden指数来计算血清RBP的截止点,按照165.34 mg/L水平将患者分为高RBP组(n=44)和低RBP组(n=36),高RBP组住院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45.45%>16.67%, P=0.006)。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在校正了性别、年龄、白蛋白和总胆固醇后,只有RBP水平与患者住院事件独立相关,RBP高水平组较低水平组发生住院事件的优势比(OR)为3.64(95%CI,1.14~11.58;P=0.029)。发生住院事件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提示,高RBP组的住院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低RBP组(P=0.005 8)。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检验结果发现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升高的血清RBP水平是住院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升高的血清RBP水平与血液透析患者住院事件相关,RBP是门诊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住院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视黄醇结合蛋白质类 肾透析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独立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的对象是2014年7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75例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独立危险因素,并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针对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针对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1)护理满意度;(2)住院时间、治疗所需费用;(3)医疗投诉发生率。结果(1)针对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2)针对组住院时间、治疗所需费用显著比常规组少,P<0.05;(3)针对组医疗投诉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病房环境、人工气道管理不当、营养支持不足、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通过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降低投诉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独立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3月1日~2023年8月1日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出现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了解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次研究中152例患者,有26例患者出现相关性肺炎,而影响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的使用、基础病症、切管切开、以及昏迷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中接受机械通气超过48h的患者发生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因素进行分析以及了解,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价值极高。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独立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乳酸(Lac)对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以及Lac是否会影响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院内病死率。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9年6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及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ICU 24 h内首次Lac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Lac≤1.4 mmol/L组(Q1组)、Lac 1.5~2.4 mmol/L组(Q2组)、Lac 2.5~4.0 mmol/L组(Q3组)和Lac≥4.1 mmol/L组(Q4组),比较4组患者入ICU后脓毒症相关性AKI的发生率及院内病死率;通过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ac升高对脓毒症相关性AKI发生及死亡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Lac对脓毒症相关性AKI发生及死亡的预测价值,获得截断值,分析不同Lac水平时脓毒症相关性AKI的发生及死亡风险。结果655例脓毒症患者均纳入分析,其中330例(50.4%)发生AKI,325例(49.6%)未发生AKI;330例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中,死亡134例(40.6%),存活196例(59.4%)。随着Lac水平升高,脓毒症相关性AKI发生率逐渐升高(Q1~Q4组分别为34.5%、41.0%、58.4%、66.3%),且院内病死率亦逐渐升高(Q1~Q4组分别为23.4%、29.2%、33.1%、4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非AKI组相比,AKI组脓毒症患者Lac水平显著升高〔mmol/L:3.08(1.84,5.70)比1.91(1.20,3.10),P<0.01〕;校正性别(男性)、感染部位(腹腔)、血管活性药物、基线机械通气、平均动脉压(MAP)、基础肾功能不全、尿酸、降钙素原(PCT)、血小板计数(PLT)、基线血肌酐(SCr)、基础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影响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Lac升高是脓毒症相关性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1.096,95%可信区间(95%CI)为1.022~1.175,P=0.010〕。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Lac水平显著升高〔mmol/L:3.55(2.00,6.76)比3.00(1.70,4.50),P<0.01〕;校正年龄、糖尿病、血管活性药物、基础eGFR等影响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Lac升高是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74,95%CI为1.004~1.149,P=0.037)。ROC曲线分析显示,Lac预测脓毒症相关性AKI发生及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3(95%CI为0.611~0.694)、0.593(95%CI为0.530~0.656,均P<0.01),截断值分别为2.75 mmol/L(敏感度57.8%、特异度69.2%)及5.95 mmol/L(敏感度56.7%、特异度83.7%)。当Lac≥2.75 mmol/L时,脓毒症相关性AKI的发生风险是<2.75 mmol/L的2.772倍(OR=2.772,95%CI为1.754~4.380,P<0.001);当Lac≥5.95 mmol/L时,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院内死亡风险是<5.95 mmol/L的2.511倍(OR=2.511,95%CI为1.378~4.574,P=0.003)。结论Lac升高是脓毒症相关性AKI发生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当Lac≥2.75 mmol/L时,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风险增加1.772倍;当Lac≥5.95 mmol/L时,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院内死亡风险增加1.511倍。

  • 标签: 乳酸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独立危险因素及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8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为观察组,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为对照组,展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独立危险因素的分析,并探寻其护理措施。结果 在单因素分析中,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吸烟史、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气管切开、意识障碍、早期肠内营养等因素对比中P<0.05,性别、机械通气前是否服用抗生素等对比中P<0.05  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意识障碍、气管切开、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机械通气时间、吸烟史、年龄等因素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该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针对性护理措施   
  • 简介:为了评估转移瘤切除术和非转移肾细胞癌行肾切除术后复发危险分级系统在预后中的作用,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29例局限性肾细胞癌行部分或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作者采用基于Karnofsky评分、肾切除间隔期、血清血红蛋白、钙、乳酸脱氢酶的有效危险评分把复发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组。估算复发后的生存时间是基于危险分级和转移瘤切除术。研究结果显示,从肾切除到复发的中位时间是16个月。中位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与危险评分密切相关,

  • 标签: 术后复发 肾细胞癌 瘤切除术 危险评分 非转移 KARNOFSKY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血小板计数是否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因PDAP住院的所有患者,根据最终治疗结果将患者分为治愈组与退出组,其中退出组包括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以及死亡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人口学、血常规、透出液常规及生化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患者退出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80例患者,其中治愈组112例,退出组68例。与治愈组相比,退出组年龄更大[(53.38±14.17)岁比(48.41±13.04)岁,t=2.407,P=0.017],透析龄更长[(49.20±26.05)个月比(30.36±32.97)个月,t=4.034,P<0.001],住院治疗时间更长[(23.88±11.50)d比(17.80±3.95)d,t=5.133,P<0.001],血小板计数更高[(285.55±107.23)×109/L比(234.90±74.03)×109/L,t=3.450,P=0.001],血白蛋白更低[(31.72±7.47)g/L比(35.40±4.93)g/L,t=-3.97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龄长(OR=1.012,95% CI 1.007~1.024,P=0.015)、血小板计数高(OR=1.013,95%CI 1.004~1.026,P=0.008)是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白蛋白(OR=0.941,95%CI 0.896~0.988,P=0.005)是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保护因素。结论透析龄长、早期血小板计数高是PDAP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白蛋白高是PDAP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保护因素

  • 标签: 腹膜炎 血小板计数 腹膜透析 危险因素 透析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术后低白蛋白血症对心肺转流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PB心脏手术的成年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和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按术后48 h内的最低血清白蛋白浓度分为低白蛋白血症组(≤35 g/L)和非低白蛋白血症组(>35 g/L),比较两组患者术后AKI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术后低白蛋白血症对CPB心脏手术后AKI的影响。结果在纳入的749例患者中,与术前相比,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下降(Z=-15.739,P<0.001),低白蛋白血症患者比例升高(27.6%比9.6%,χ2=83.516,P<0.001)。CPB术后有273例患者发生AKI,其中低白蛋白血症组109例(52.7%),非低白蛋白血症组164例(30.3%)。低白蛋白血症组AKI发生率高于非低白蛋白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43,P<0.001),且低白蛋白血症组发生AKI的严重程度较非低白蛋白血症组增加(Z=-2.098,P=0.036),住院时间延长(Z=-2.442,P=0.015)。经校正性别、年龄、术前低白蛋白血症、伴发疾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基础肾功能不全、术前心功能水平、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PB时间、主动脉夹闭时间、心脏手术类型、术后低血压等影响因素后,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低白蛋白血症是CPB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19,95%CI 1.586~3.392,P<0.001)。结论AKI是CPB心脏手术后常见并发症。CPB心脏手术后血清白蛋白较术前下降,术后48 h内低白蛋白血症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低白蛋白血症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心脏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形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方法搜集我院自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149例,其中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36例),未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113例),比例两组的昏迷程度、手术状况等资料,分析影响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年龄、气道切开率、GCS分值、手术为2次比例、伴有颅脑外复合伤比例以及气道润湿频率<3次/d比例均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次数、气道润湿频率和GCS分值均属于患者形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临床应注意对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气道湿化,并对高龄、高GCS分值等高危患者进行重点监控,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比例。

  • 标签: 颅脑损伤 昏迷程度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