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群血清胆酸胆汁(HCAs)水平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上海肥胖研究中的受试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其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生化指标,检测受试者的血清胆汁谱[包括胆酸(HCA)、脱氧胆酸(HDCA)、甘氨胆酸(GHCA)和甘氨脱氧胆酸(GHDCA)等]并计算血清总胆酸胆汁(总HCAs)。根据公式计算受试者的稳态模型评估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Gutt-胰岛素敏感性指数(Gutt-ISI)等。根据研究对象的BMI以及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T2DM)将其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单纯超重/肥胖组及超重/肥胖T2DM组。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²检验对组间相应指标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和多重线性回归探讨HCAs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304例研究对象。其中,健康对照组127例,单纯超重/肥胖组107例,超重/肥胖T2DM组70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超重/肥胖T2DM组的总HCAs、HCA、GHCA、GHDCA均更低(P<0.05)。在校正性别、年龄和BMI后,HCA与LDL-C呈负相关(β=-0.006,P=0.011),而与Gutt-ISI呈正相关(β=0.496,P=0.003);HDCA与Gutt-ISI呈正相关(β=0.240,P=0.028);GHCA与FINS(β=0.048,P=0.011)、HOMA-β(β=0.582,P=0.032)均呈正相关。结论超重/肥胖T2DM患者的多个血清HCAs水平显著降低;HCAs水平的降低与超重/肥胖T2DM患者血脂异常、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以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 标签: 糖尿病,2型 超重 肥胖症 猪胆酸类胆汁酸 糖脂代谢
  • 简介:胆汁为原料,初步研究了乙酸乙酯添加量、处理温度、处理时间3个因素对去氧胆酸(HDCA)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酸乙酯添加量为胆粉质量的8倍,处理温度80℃,处理时间2h,HDCA的提取率为93.15%。

  • 标签: 猪胆汁 猪去氧胆酸 提取 纯化
  • 简介:摘要: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其主要特征是胆汁在肝内滞留和胆道梗阻。近年来,肝胆酸和总胆汁联合检测作为ICP的辅助诊断手段备受关注。本文旨在分析肝胆酸与总胆汁联合检测在ICP诊断、预后评估以及治疗监测中的价值,并探讨其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肝胆酸 总胆汁酸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胆汁(TBA)、甘胆酸(CG)应用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诊断工作中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21年01月-2021年12月期间孕产保健科门诊90例ICP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TBA、CG检测水平。结果:研究组TBA、C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甘胆酸 总胆汁酸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以及对脐静脉血总胆汁( TBA)的影响。方法:将 3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分成常规组(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研究组(熊去氧胆酸),每组分别 16例。结果:研究组母体脐静脉血 TBA水平以及胎儿脐静脉血 TBA水平均低于常规组( p<0.05);研究组胎儿结局优于常规组( p<0.05)。结论:通过熊去氧胆酸治疗,可进一步减低脐静脉血总胆汁浓度,确保胎儿获得良好的结局。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脐静脉血总胆汁酸
  • 简介:目的建立脑立清丸中胆酸成分指纹图谱,比较、评价不同企业产品之间、同一企业不同批次产品之间的均一性和稳定性.方法: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不同产品的相似度进行评价.结果:检验的101批脑立清丸的相似度大多〉0.9.结论:HPLC指纹图谱技术能有效地监测中药制剂的质量;本次抽取的5个厂家的101批脑立清丸制剂质量稳定.

  • 标签: 脑立清丸 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血清总胆汁检测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1例肝胆疾病患者同时检测血清TBA、ALT、ALP、GGT、DBIL,综合分析各指标在肝胆疾病时阳性率差异。结果肝胆疾病患者TBA阳性率达94.3%,阳性率和升高幅度均高于ALT、ALP、GGT、DBIL,经u检验,P<0.01。结论TBA是反映肝细胞损伤、胆道梗阻的良好指标,其灵敏度、特异性都优于常规肝功能检测项目,对肝胆疾病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清总胆汁酸检验
  • 简介:摘要胆汁在促进脂质、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和维持正常肠肝循环方面起重要作用。由胆固醇合成胆汁至少需要经过17种酶的催化反应,任何1种酶缺陷都会造成胆汁合成障碍,导致血浆和(或)尿液中疾病特异性胆汁中间产物的积累,引起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胆汁淤积性肝病及神经系统病变等症状。通过串联质谱分析技术检测血浆、尿液中的胆汁谱是协助遗传性胆汁合成缺陷症诊断、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简便而有效的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脱氧胆酸在诱导小鼠肠炎过程中对肠道菌群及胆汁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只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脱氧胆酸组和对照组,脱氧胆酸组小鼠给予含0.2%脱氧胆酸饲料,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连续喂养24周。采用HE染色观察肠道组织炎症程度并作评分,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分析肠道菌群变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定量分析小鼠粪便中各级胆汁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胆汁相关基因的转录情况。结果脱氧胆酸组回肠末端和结肠病理组织学炎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脱氧胆酸组粪便菌群多样性明显降低,厚壁菌门比例下降,梭菌属ⅩⅠⅤa比例显著下降(均P<0.05)。脱氧胆酸组小鼠粪便中总胆汁、次级胆汁、非结合胆汁、牛磺-α-鼠胆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脱氧胆酸胆汁转运基因有机溶质转运蛋白β(Ost-β)、胆汁信号分子法尼醇受体(FX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FGF15)表达均明显减少(均P<0.05),而肝脏胆汁合成限速酶基因Cyp7a1、Cyp7b1和Cyp27a1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脱氧胆酸能诱导小鼠肠炎发生发展,可能与其破坏肠道菌群平衡以及通过FXR-FGF15信号通路促进肝脏胆汁合成有关。

  • 标签: 肠道炎症 脱氧胆酸 肠道菌群 胆汁酸 焦磷酸测序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 法尼醇受体 小鼠 炎症性肠病
  • 简介:棕色脂肪能将食物中的能量直接转化为热能,而白色脂肪正好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即储存能量。每个人体内棕色脂肪的含量和活性的差异对于肥胖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者给一群成年女性服用了含有胆汁(脱氧胆酸)的营养补充品后,

  • 标签: 脂肪 棕色 激活 营养补充品 直接转化
  • 简介:摘要随着对胆汁的研究不断深入,逐渐发现并证实了高水平胆汁可致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例如,窦性心动过缓、心房颤动(AF)、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者甚至可出现心脏骤停。还发现胎儿比成人更易发生胆汁诱导的心律失常。人们已经认识到胆汁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心律失常,例如,胆汁对离子及离子通道的影响、受体介导、迷走神经介导等途径。而熊去氧胆酸是目前发现的对心脏有保护作用、并且具有抗心律失常效应的胆汁。现就胆汁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胆汁酸 心律失常 熊去氧胆酸 毒蕈碱M2受体
  • 简介: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中胆酸去氧胆酸的含量。方法:采用CLC-ODS柱,以甲醇-水-冰醋酸(80:20:0.01)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结果:胆酸去氧胆酸分勇1在1.604~8.020μg、1.068~5.340μg线性关系良好;胆酸去氧胆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99.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本方法可用于清开灵注射液的质量评价。

  • 标签: 清开灵注射液 胆酸 猪去氧胆酸 HPLC—ELSD
  • 简介:摘要胆汁是由肝脏产生的两性分子,其主要功能是促进脂类的消化和吸收。过量的胆汁进入结肠后会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腹泻,即胆汁腹泻(BAD)。目前诊断BAD的金标准是75Se-牛磺胆酸潴留试验,其他方法包括血清标志物(补体C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检测和胆汁螯合剂(BAS)的诊断性治疗。BAS是BAD的一线治疗手段,主要药物有考来烯胺、考来维仑和考来替泊等。本文就BAD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胆汁酸 腹泻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清总胆汁检验。方法通过层析法、免疫法和酶法等检验患者血清。结论由于胆汁在肝内合成、分泌、摄取、加工转化,所以当肝细胞损伤或胆管阻塞时都会引起胆汁代谢障碍,首先表现出的是患者血清胆汁增高,因此血清总胆汁检验对患者疾病的诊断与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清总胆汁酸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茵栀黄口服液与熊去氧胆酸对妊娠胆瘀母鼠总胆汁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实验培养的50只母鼠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药物及其剂量不同分为五组,分别茵栀黄口服液低剂量组10只,茵栀黄口服液中剂量组10只,茵栀黄口服液高剂量组10只,熊去氧胆酸正常剂量组10只,空白对照组10只,比较分析对总胆汁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茵栀黄口服液低剂量组的总胆汁水平(10.34±2.12)mmol/L低于茵栀黄口服液高中剂量组(13.23±2.98、17.34±2.06)mmol/L,且熊去氧胆酸正常剂量组的总胆汁水平(7.34±2.43)mmol/L均低于茵栀黄口服液组(10.34±2.12、13.23±2.98、17.34±2.06)mmol/L,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茵栀黄口服液可有效改善妊娠胆瘀母鼠的总胆汁水平,且熊去氧胆酸的疗效更为显著,可用于临床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者。

  • 标签: 茵栀黄口服液 熊去氧胆酸 妊娠胆瘀母鼠 胎鼠 总胆汁酸
  • 简介:摘要本文对不同类型的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胆汁(TBA)和谷丙转氨酶(ALT)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其TBA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因此,血清TBA检测为不同类型的肝硬化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指征。

  • 标签: 胆汁酸 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