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退政之后的十年间,王安石闲居一隅,未曾远离金陵。作品的场景大都集中于南浦、东岗、西崦、北江或是书斋佛寺,这些场域空间对他阶段性的诗歌风格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论文以王安石半山时期的交游、生活为核心,探讨作者如何将半山园等不同场域,架构为一个特殊的文人庭园空间;如何利用对空间的文学书写,表现其特有的文化人格和价值追求;并从这些书写中探求场域空间如何由一个物质处所,转化为诗人的精神空间,及其所表现的文学象征性。

  • 标签: 王安石 文人庭园 半山时期 空间书写
  • 简介:苏轼的《王安石赠太傅敕》,历来饱受争议,有人认为是秉心至公的褒奖之言,有人认为是寓贬于褒的曲笔之文,苏轼与王安石的复杂关系给研究带来很大难度。本文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与性格展开论述,认为苏轼在撰写具有严格标准与规范的敕书时,语言中肯,评论客观,以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及真实坦诚的态度,用春秋笔法,令人拍案称奇。

  • 标签: 王安石赠太傅敕 春秋笔法 褒贬相宜
  • 简介: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词影响颇大,《古今词话》认为此词为绝唱,并认为苏轼以"野狐精"一词赞赏王安石的创作。在考证《桂枝香·金陵怀古》创作时间的基础上,认为苏轼对王安石词的创作并不全是赞赏,在肯定王安石在题材及化用前人诗句艺术手法上的创新的同时,苏轼还批评了王安石的词未保留词的本色而失之正宗以及思想上的一知半解的缺点。

  • 标签: 王安石 金陵 野狐精
  • 简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对比法国杜尔阁改革和中国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具有启示性作用。杜尔阁推崇粮食自由贸易,坚信土地是唯一创造剩余价值的途径,因而重视农业的发展,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措施。王安石针对北宋封建帝国的农耕经济推行了青苗法、募役法等九条法条。杜尔阁和王安石的改革与变法最终都归于失败,其原因在于没有保持阶级集团的利益制衡和形成持续的诱导机制,在宏观政策和微观主体利益关系方面未能统筹兼顾。借鉴杜尔阁和王安石的改革,一是在路径选择上要统筹兼顾;二是要结构调整,注重实体,并予以相应的信贷支持;三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改革,关注农民,建设新农村。

  • 标签: 杜尔阁改革 王安石变法 中国经济转型发展 借鉴和启迪
  • 简介:上世纪八十年代受到改革开放的影响和西方现代思潮等新观念的驱使,这一时期的戏曲历史题材创作更多地展现了剧作者主体意识觉醒、人文主义关怀的审美叙事理念。剧作者更加努力地追求并敢于表露出对历史与现实的不同看法和独特见解,追求历史的深度与哲理性。关于历史题材剧目的讨论更多地侧重于“历史剧反映时代精神”的问题,引发了当代观众的共鸣,由此,郭启宏提出了著名的“传神史剧论”,讲求史剧的“神似”,寻求剧目本身的解放,而且“古为今用”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历史剧并不是纯粹的政治教育,更应起到认识借鉴、审美熏陶、寓教于乐的作用。

  • 标签: 郭启宏 历史剧 主体意识 戏曲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