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甘孜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实际情况,对地面气象观测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几点提升地面气象观测发展策略,以推动基层气象部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可以持续健康发展。

  • 标签: 地面气象观测 现状 发展策略 甘孜县
  • 简介:摘要为了落实藏区卫生事业发展与发达地区卫生同步发展,体现党和政府对藏区儿童的关怀,实现儿童计划免疫有较快、较好地发展,通过对影响儿童免疫规划的因素调查、分析并找到对策,从而努力提高接种率,达到控制免疫规划相应性疾病发生的目

  • 标签: 高原 免疫规划 影响因素 接种率 调查 对策探讨的。
  • 简介:甘孜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生态良好,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横断山脉东。北边缘,境内群峦起伏,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群众生活困难,是国家级贫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也是“十三五”的重要任务甘孜在发展中如何突破瓶颈,依凭自身的优势资源,从贫困走向小康?且听甘孜州政协副主席、中共甘孜委书记雷建平解析甘孜的特色发展之路。

  • 标签: 县委书记 甘孜州 副主席 政协 中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简介:牧民定居工程性质上属于均衡性公共产品,其扶助贫弱的效应明显。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应,最根本路径选择是连结供应和消费。连结供应和消费的工具理性体现为:多主体秩序的建构—共同参与;多主体协作—责任共担,成本分摊;强化牧民主体角色。在实现供应和消费连结的过程中,出现成本分摊,产品性质变异等问题,此因公共性扩展所致。依据文化规制,实现文化融合,是连结供应和消费的价值理性。

  • 标签: 牧民定居工程 公共产品供给 效应 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此次理塘人间鼠疫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分析人间鼠疫的发生原因,为处置人间鼠疫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鼠疫死者的样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和用胶体金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检测其样本的反向悬液F1抗原;用胶体金和间接血凝试验(IHA)病人血清和密切接触者的血清进行鼠疫F1抗体检测。结果在死者的右淋巴穿刺液、右腋下淋巴结、肋骨和皮下血棉拭子分离出鼠疫菌;自毙喜马拉雅旱獭旱獭股骨分离出鼠疫菌;IHA检测血清52分,结果均为阴性;RIHA检测人体及旱獭标本悬液10分,阳性8分,最高滴度为140960。结论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死者是感染鼠疫菌而引起腺鼠疫继发败血型鼠疫导致死亡;在自毙旱獭分离出鼠疫菌确定理塘为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猛烈,人间鼠疫和动物间鼠疫并发。

  • 标签: 理塘县 人间鼠疫 鼠疫自然疫源地
  • 简介:白利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利寺为全国著名宗教爱国人士五世格达活佛主持的寺庙,白利,藏语意为利众生祥瑞洲。该寺始建于1662年(清康熙元年),为格鲁派寺庙,属于霍尔十三寺庙之一。寺庙坐北朝南,位于甘孜生康乡五村境内,地处雅砻江北崖的台地上,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寺庙建筑为藏式三层方形整体楼阁建筑,主要建筑为佛殿,分大殿、东殿和西殿,殿内檐柱、雀替、椽头均施以彩画,殿壁绘有壁画,西殿有贴金佛像3尊,高5米,寺内设有讲经院、弥勒殿、护法殿等。

  • 标签: 甘孜县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庙建筑 五世格达活佛 建筑面积 爱国人士
  • 简介:1950年,甘孜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藏族自治州。半个世纪以来,勤劳勇敢的康巴儿女用双手建设自己的家园,使甘孜的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回地的变化。城市里的建筑变高了,草原变绿了,牛、羊群变得更多了,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裕。康巴人的脸上充满了笑容,酣畅得没有半点矫揉造作。50年过去了,甘孜的山川大地日新月异,唯一没变的是康巴人追求幸福生活的执着。在自治州成立5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专程赴甘孜进行了采访,耳闻目睹了今日甘孜的新面貌。甘孜藏族自治州是祖国内地通往西藏的门户和要道,史称康巴文化的腹心地带,代表着康巴文化的主体。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对一个从未到过康巴高原的人而言,神秘的甘孜雪域似乎永远是一个遥远的梦境。可今日,随着成都至雅安高速公路和二郎山隧道的建成,人们惊喜地发现;走进甘孜雪域高原已经是一个须臾便可成为事实的旅程。感受康定6月的康定,万物充满生机,与大都市相比,多了一份宁静,添了丝丝清凉。走在高原古城的街上,我感受到西部大开发给古老的康定带来了百业兴旺的变化,红色出租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城内各种高档时装店、美容美发店、麻辣火锅店及宾馆酒店随处可见,吃住行都十分方便。从康...

  • 标签: 走近甘孜
  • 简介:1小白出家五年了。2我们一家决定,带上从未出过远门的小白妈妈,去甘孜,去看小白。小白,不姓白。但我们一家三口都如此称呼他,连我们的手机里都存着"小白"。叫他小白,独属于我们的亲切。小白曾是丈夫老王的学生,品学兼优,白净帅气。小白这个称呼是老王给叫出去的。那时,小白经常来我家,甚至认老王为"爹"。我听他嘻嘻哈哈地叫过"爹",本以为他淘气开玩笑,听着应着,渐渐地,叫着听着都那么顺。

  • 标签: 甘孜县 孤山杏梅 三口 五明佛学院 嘉措 问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玉藏族人群ABORh血型分布情况进行调查。方法ABO采用正反定型,Rh采用直接凝集法。结果ABO血型分布为O>B>A>AB,Rh血型均为阳性。结论ABO血型属于我国北方1。Rh血型阳性率比我国其它民族Rh阳性率低2。

  • 标签: 白玉县藏族 ABO Rh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踏上这片土地,只感到天地造化无处不在的神奇。广袤无垠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品味着肥绿嫩草,波光粼粼的河水宛如一条从天上洒落的丝带,静静流淌;洁白缥缈的云彩,如丝如絮,轻盈浪漫地飘过头顶,袅袅多情。这里就是美丽的甘孜,风景无处不在。行走在甘孜,天公不作美。我们在甘孜的这几天,原本晴好的天气变得有些阴霾低沉,但我的心情依然是

  • 标签: 甘孜行 行记
  • 简介:甘孜踢踏(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甘孜踢踏舞最初是从羌姆(寺庙跳神舞)中分流而演变出来,它是宗教意识与民间舞蹈相结合的产物,来源于藏族早期本波教的祭礼舞蹈。甘孜寺作为霍尔十三寺的第一寺,大力学习和发展此舞蹈形式,随后甘孜民间结合当地文化发展到以经常娱乐为目的跳勋卓舞蹈,这就基本形成了甘孜踢踏的雏形。

  • 标签: 甘孜县 舞蹈形式 本波教 羌姆 宗教意识 僧舞
  • 简介:川藏公路的叉道深处,悠扬的藏曲隐隐而来:藏刀,映亮了白玉;天边的石渠,栖息着遗世独立的太阳部落;新龙的康巴人,永远顶着红色的发辫;九龙的原始森林和猛董小村,惦记着千年前的出尘记忆——端一杯青稞酒,干杯,入口。

  • 标签: 藏曲 道深 康巴 石渠县 秘境 大香格里拉
  • 简介:摘要:青稞作为四川甘孜州稻城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助力当地民众增收致富、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青稞种植极易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一旦出现恶劣气象环境必将直接威胁到青稞的品质与产量。尤其是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加剧变暖,甘孜州稻城干旱、暴雨、冰雹等气象灾害更是频发,由此对青稞种植的影响及危害愈发不容忽视。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述了稻城青稞种植的气候条件,后重点探讨了干旱、暴雨、冰雹等气象灾害对青稞种植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切实有效的防御建议,仅供参考。

  • 标签: 气象灾害 干旱 暴雨 冰雹 青稞 影响 稻城县
  • 简介:2014年甘孜州启动"圣洁甘孜"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大力推动甘孜旅游发展。四年过去了,在甘孜州政府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圣洁甘孜",与"圣洁甘孜"相关的产品也走出甘孜走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其品牌战略初见成效。但旅游品牌视觉识别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探讨并提出设计思路。

  • 标签: 视觉识别系统 旅游品牌 “圣洁甘孜”
  • 简介:本文在概述藏医学历史渊源的基础上,重点叙述了曾经在藏医药发展史上出现的南北两大派别之一的南派藏医药,对南派藏医药的起源、传承、特点和发展过程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着重介绍了具有地域辽阔、药材资源丰富、人才辈出的康区特色的甘孜南派藏医药的历史概况,并对以康巴文化发祥地德格为中心的各个地区历史上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著名藏医学家作了逐一介绍。

  • 标签: 藏医学 南派藏医药 康区 甘孜
  • 简介:甘孜藏族牧民吸鼻烟金建国吸鼻烟对于生活在广阔无边的雪域高原上的藏族牧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这里的人无论是在帐篷里或是在草原上,无论是见到朋友或是路遇不相识的人,只要打了招呼,首先要做的是互敬鼻烟。这种礼节就像其他民族见面时的握手、拥抱、亲吻一样极普遍。...

  • 标签: 藏族牧民 鼻烟壶 吸鼻烟 甘孜 鼻窦炎 贵重药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甘孜州九龙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的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性选取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于所在医院内儿科住院的200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的临床特点。结果200例HSP患儿男女比例1.1∶1,好发于学龄期儿童,彝族患者与其他各民族患者总和之比为1.331,占总患者57.14%,彝族与汉族及彝族与藏族的发病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季节以冬春季居多,68.50%的患者发病前有感染史。100%有皮肤紫癜,57.50%有消化道症状,32.50%有关节症状,31.00%有肾脏损害。结论感染为HSP发病主要诱因,以冬春季、学龄儿童、彝族发病率高,彝族人种发病率较藏族和汉族高,也进一步说明该病的发病具有遗传性倾向。皮肤紫癜前可有消化道症状,易导致误诊,肾脏受损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 标签: 儿童 过敏性紫癜 临床特点分析
  • 简介:研究基于对近20年国内学者发表在各类期刊上被CNKI索引的113篇甘孜藏区旅游研究类文献整理和分析,梳理了甘孜藏区旅游研究发展进程,重点阐述了其内容框架分布。研究发现:历经近20年发展,国内地理、市场、管理、消费行为和人类学五大学科为主的学者为甘孜藏区旅游研究搭建了雏形框架,但其理论的体系性尚未形成;研究成果的"三集中"特点明显,即其研究方法、学科视角、空间视野分别高度集中于案例研究法、管理学和区内知名度或旅游发育度相对成熟的"热点"景区。

  • 标签: 区域旅游 研究内容 国内 研究综述 甘孜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