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外伤致远端缺损,临床多见。但多因无理想的修复办法,而常行手指短缩,以致外形和功能都留有一定的缺陷。我们在临床试行以游离移植来修复远端缺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缺损 甲床 移植修复 临床 游离 外伤
  • 简介:大面积剥脱,临床可用皮瓣修复,各有利弊。筋膜瓣、皮下组织瓣和筋膜皮下组织瓣是在1981年Ponten首先介绍筋膜皮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03年2月至2005年5月我院应用筋膜瓣营养回植治疗大面积剥脱6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 标签: 回植治疗 筋膜瓣 甲床 剥脱 营养 筋膜皮下组织瓣
  • 简介:摘要指甲和是指端的重要结构,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美学功能;指甲和的损伤会对手指的功能和外形产生损害;对于的损伤,应该根据损伤的类型和程度,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本文就指甲和的生理功能、损伤的分型、疗效评定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甲床缺损 指甲 修复 移植
  • 简介:目的比较原位缝合法与损伤传统处理法治疗损伤的优缺点.方法80例损伤患者,其中40例采用传统处理法,另40例为原位缝合法.结果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发现:采用原位缝合法效果满意,无肉组织及瘢痕形成,新生长的指甲光滑无畸形,附着完全且手术简单易行,有效率94.9%;传统处理法为15.8%.结论原位缝合法治疗损伤,手术简单,术后后遗症少,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甲床损伤 传统处理 甲床原位缝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嵌症,是指正常的指甲长入正常的皮肤组织内,是一种常见的病,好发于足部(呣)趾,女性好发,与其长期穿高跟或尖足鞋有关.嵌症造成疼痛,也导致了甲沟炎的发生,以往多采用拨,极易复发.我院自2000年6月~2002年6月,运用同侧根、切除,同侧襞推进,重建沟,治疗嵌症36例,效果满意,无复发,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例报告 侧甲 切除侧
  • 简介:目的报道一种治疗缺损的新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17例29指缺损者,于缺损区末节指骨背侧钻孔、换药,待肉芽生长,最后达瘢痕愈合,以瘢痕替代.结果29指缺损区创面全部瘢痕愈合,术后随访3~6个月,指甲全部再生,疗效优者16指,良7指,可4指,差2指,总优良率7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可最大限度恢复指甲形态,是修复缺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指损伤 甲床缺损 手术修复 外伤性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延长术解剖学基础和临床应用.方法2005年5月至2007年9月,我们根据解剖学特点,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延长术修复150例子指皮肤缺损合并部分缺失,并进行术后随访、功能评估。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叫床较术河扩大了约4.0mm,生长良好,指甲与键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末见体与分离征象,指端外形得到较大改善.无指端疼痛感,基本不影响外观和扣、拨、挥、抓等功能。结论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术后于指外形与功能恢复较为满意,适合各级医院开展应用。

  • 标签: 解剖 甲床延长术 临床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总结部分拔加部分清除术治疗趾(指)甲沟炎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部分拔并同时部分清除术对56例趾(指)甲沟炎患者施行治疗,随访3~6个月。结果总有效率为100%,其中治愈占96.43%,好转占3.57%。结论部分拔清除术能有效治愈趾(指)甲沟炎,换药次数少,治疗时间短,费用少,能彻底消除病灶,不易复发,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甲沟炎 部分拔甲 部分甲床清除
  • 简介:目的分析部分皱襞切除术治疗嵌的失误及并发症。方法我院对106例患者的112趾嵌行部分皱襞切除术,对手术失误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残5例(5趾)经二次手术去除残;嵌复发2例(2趾),1例经再次手术治愈,另1例未处置;感染造成延迟愈合4例(5趾),经外科换药14~21d愈合。本组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为10.7%。结论术中操作和积极预防处理并发症,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 标签: 嵌甲 外科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与甲板的生长来源及组织学特征,介绍不育基质缺损的急诊修复方法。方法对于26例32指不育基质缺损的患者进行显微修复,利用含部分片层表皮的真皮组织移植。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以最后一次评定结果为疗效,32指疗效评定,优27指,良3指,可1指,差1指,总优良率93.7%。结论利用含部分片层表皮的真皮组织移植符合体生长及生发规律,甲板外形良好,尽可能的保留了甲板基本功能减少后期畸形,有利于美观和功能。,手术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甲床不育基质 缺损 急诊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工程产品双层人工真皮修复指端及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们对33例46指指端及缺损伴有末节骨外露的病例,清创后应用双层人工真皮一期进行覆盖修复,未行自体皮移植。术后2~3周,指端及覆盖的双层人工真皮血管化形成鲜红色的类真皮样组织及类样组织。结果全部33例46指覆盖创面的人工真皮血管化良好。指端覆盖的人工真皮血管化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并自然上皮化,愈合良好,外形圆润饱满。缺损覆盖的人工真皮血管化后,形成类样组织,与原衔接平整,指甲生长良好,较平整。结论应用组织工程产品双层人工真皮修复指端及缺损与传统修复方法相比较,手术操作更加简单,创伤小,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指损伤 治疗结果 人工真皮 甲床 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外伤后各种类型的伴指骨外露的缺损。方法自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我们共收治15例缺损伴指骨外露患者。6例指骨外露面积小于5 mm×5 mm,行断层移植或指骨钻孔后断层移植。9例指骨外露面积大于5 mm×5 mm,行邻指筋膜瓣复合断层移植。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成功重建。其中11例指甲无畸形,4例指甲轻度畸形。所有指甲再生无疼痛发生。供区无感觉功能障碍、外观异常。结论运用单纯断层移植或结合邻指筋膜蒂瓣可有效治疗伴指骨外露的各类型缺损。

  • 标签: 指损伤 治疗结果 指骨外露 断层甲床移植 邻指筋膜瓣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急诊指(趾)体缺损采用双层人工真皮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急诊指(趾)体缺损患者分为两组双层人工真皮观察组和常规手术对照组。观察组通过手术将双层人工真皮植入缺损区植入,根据创面情况3周左右拆除双层人工真皮后,部分采用自体游离皮片移植修复创面或换药促进创面关闭。结果:随访指(趾)体全部缺损病例:创面生长平整,质地柔软,不臃肿,疤痕无明显增生,不挛缩。随访指(趾)体根(母质)残留病例:指甲生长外形美观,指甲生长光滑无沟壑、外观平整,指端无疼痛感、无感觉异常,无崁甲等症状。常规手术对照组:对指(趾)体缺损患者实行带蒂皮瓣和趾甲皮瓣修复缺损创面。结论:观察组该方法操作相对照组皮瓣移植简方法更加简单、方便有效,能更加有效恢复形态,具有减轻患者痛苦及创伤,是值得推广的缺损修复的新治疗技术。

  • 标签: [] 双层人工真皮 甲床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母质部分切除结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嵌性甲沟炎的临床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嵌性甲沟炎患者200例,这些患者接受随机分组后在治疗期间分别母质部分切除结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首次换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术后疼痛评分、组治愈率、复发率、治疗满意度指标均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 莫匹罗星软膏 嵌甲性甲沟炎 临床有效性
  • 简介:目的观察吻合单动脉的Ⅲ型指尖离断再植的疗效。方法对57例85指Ⅲ型指尖离断进行再植,其中男33例,女24例;年龄3~49岁,平均26岁。85指均为完全断指。指别:拇指17个,示指25个,中指18个,环指14个,小指11个。仅吻合单动脉,按潘达德提出的断指再植功能评定结果。结果本组57例85指共成活80指,成活率达到94.1%。术后33例获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按潘达德提出的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8例,良10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4.8%。结论在Ⅲ型指尖离断再植中吻合单动脉是可以选择的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再植 动脉 显微外科
  • 简介:目的应用扩大术结合指侧方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方法自2010年8月至2012年9月,采用扩大术结合指侧方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共10例12指,其中男6例8指,女4例4指;年龄21~53岁,平均34.6岁。切割伤3指,挤压伤7指,碾伤2指。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4~12个月,平均6个月。后期指甲生长良好,患指指端及指甲外观满意。结论扩大术结合指侧方血管链皮瓣是治疗指端缺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甲床扩大 指侧方血管链 外科皮瓣 指端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残存或健指甲移植结合V-Y推进皮瓣修复指尖脱套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三科收治的指尖脱套伤患者15例20指,其中,残存移植修复缺损8指,健指甲移植修复缺损12指;所有病例指腹创面均应用V-Y推进皮瓣修复。术后定期门诊随访。结果患者术后7~10 d拆除缝线,移植全部成活16指,部分成活4指,经换药治疗,创面均在1周内愈合;皮瓣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供指指甲下无血肿。术后随访5~14个月,平均10.5个月。所有手指均有甲板生长,根据吕桂欣的损伤疗效标准评定:优13指,良6指,可1指,优良率为95%;皮瓣血运正常,质地柔软,指腹饱满,感觉恢复S3 12指,S4+ 8指,TPD 5~10 mm;供区甲板无畸形,皮瓣供区伤口愈合好,患者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4指,良5指,可1指,优良率为95%。结论移植结合V-Y推进皮瓣修复指尖脱套伤操作简便,保留了手指长度,重建指尖外形、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甲床 移植 V-Y推进皮瓣 指尖 脱套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趾背侧动脉为蒂的瓣游离移植重建拇、手指甲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0月至2018年2月,共收治拇、手指甲缺损22例22指,男12例,女10例;年龄16~ 43岁,平均24.5岁。损伤原因:机器绞伤10例,重物砸伤6例,刨伤4例,热压伤2例。指别:拇指8例,示指7例,中指4例,环指3例。均应用瓣游离移植重建拇指及手指甲,术中指掌侧固有动脉、神经与趾背动脉、神经吻合和缝接,指背静脉与趾背静脉吻合。供区直接缝合或足背带蒂皮瓣修复。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指甲的生长情况,按照Zook指甲评价标准评定外形及供区的恢复情况。结果本组22例22指瓣移植全部成活,创面I期愈合;足部供区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随访6~ 26个月,平均7个月,指甲平整、光滑、无畸形,体与完全附着;皮瓣外形饱满,质地与周围组织相似。TPD 5~ 13 mm,平均7 mm,手指屈、伸功能正常,触觉恢复良好,手指持物牢靠。按照Zook指甲评价标准评定:优18例,良4例。瓣供区无瘢痕挛缩,局部皮肤无破溃。足趾活动正常,缺少甲板,外形有一定影响,负重、行走无不适。结论应用趾背侧动脉为蒂的瓣游离移植重建拇、手指甲,可恢复指甲的功能及外形,供区损伤小,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甲瓣 拇指 手指 甲床 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