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骨科病人术后施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有效率为68.5%,较其他手术病人的有效率84.02%低1,我院多年的实践结果也有同感,分析其原因可能与骨科手术较其他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时间持续长,以及病人多属年轻人对致残顾虑大、焦虑抑郁心理较重等因素有关,由此可降低痛阈。针对下肢和骨盆骨科手术的特点,我们对术后PCEA强调根据个体差异追加药物剂量,镇痛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 标签: 骨科 硬膜外 自控 镇痛
  • 简介:施行术后切口镇痛,传统上采取肌肉注射止痛药法,效果往往不够确切;因顾虑病人出现镇痛药过量或成瘾,以致约有70%的病人因用药量偏小而存在不同程度的镇痛不全。胸腔术后切口疼痛刺激,可引起一系列内分泌和病理生理反应,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呼吸浅速和自主咯痰能力降低,容易促成

  • 标签: 胸腔手术 硬膜外腔镇痛 镇痛效果 自控镇痛 PCEA 不良反应
  • 简介:PCA作为一种新技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提高了手术后镇痛效果,改善了病人术后生活质量,不仅使患者以免受术后剧烈切口疼痛的折磨,还可明显降低术后病人的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术后的康复。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术后 自控镇痛 护理
  • 简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一般仅通过单根硬膜外导管给药。鉴于某些手术范围很广,或需在两个不同部位施术,笔者采用双管硬膜外麻醉,术后经双管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twin-pipePCEA,t-PCEA),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 术后 手术范围 硬膜外导管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注射吗啡联合静脉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效果。方法抽取本院妇产科的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患者78例,根据随机法将她们分成EM组、PCI-FA组及MF组,给予EM组术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射吗啡2mg,给予PCI-FA组术后使用电子镇痛泵,给予MF组术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1mg,联合使用PCI-FA,观察三组患者术后6、24、48h的VAS和术后48h镇痛总体满意度情况。结果和PCI-FA比较和EM组比较,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MF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在妇产科术后,采用硬膜外注射吗啡联合静脉芬太尼自控镇痛效果良好,见效快、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硬膜外腔 吗啡 芬太尼 镇痛效果
  • 简介:胸科剖胸手术具有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应激反应强烈和术后疼痛明显等特点,因此需要良好的术后镇痛以抑制机体应激反应,稳定呼吸、循环功能,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本文剖胸手术后镇痛采用芬太尼复合液经皮下病人自控镇痛(PCSA)和经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两种方法,今将观察结果进行比较报道如下,以提供临床参考。

  • 标签: 皮下 硬膜外腔 芬太尼 剖胸手术 术后镇痛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自然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分娩方式、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142例单胎足月孕产妇,按产妇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经阴道正常分娩,不使用任何止痛措施和药物。观察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胎儿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第一产程时间缩短,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出血量及胎儿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临床分娩效果确切,可明显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分娩镇痛方法。

  • 标签: 硬膜外自控镇痛 分娩镇痛 罗哌卡因 芬太尼
  • 简介:目的:评估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的麻醉及镇痛效果.方法:对120例足月分娩要求镇痛的孕妇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术,并取未实施任何镇痛方法的普通孕妇为对照.结果: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效果满意,对产程无影响,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并不提高剖宫产率,而且副反应轻.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术适合分娩镇痛的需要,效果可靠,但必需严格控制麻醉平面及麻醉药物的时效量,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适时进行产科处理,从而降低器械分娩率.

  • 标签: 硬膜外自控镇痛 无痛分娩 麻醉 麻醉药物 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部手术后PCEA的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连续硬膜外阻滞或复合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病人60例,术后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随机分为两组,使用0.5μg/ml舒芬太尼或2μg/ml芬太尼复合0.12%罗哌卡因。背景剂量4mL/h,自控药量2mL/次,锁定时间20min。观察病人术后镇痛效果,记录镇痛泵使用情况、不良反应以及是否使用其它镇痛药物。结果舒芬太尼组在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的静息、咳嗽和活动时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程度轻(P<0.05)。两组镇痛泵使用情况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如下肢麻木、呼吸抑制等无明显差异。结论舒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部手术后PCEA,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不良反应少,程度较轻。

  • 标签: 舒芬太尼 芬太尼 罗哌卡因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164例前列腺切除术后硬膜外连接一次性使用止痛注射液泵持续自控镇痛的应用进行总结。方法选择164例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年龄62-65岁,一般状态良好,有术后持续镇痛需要者。手术结束送病人回病房即经硬膜外导管接上一次性使用注液泵,时间为48-72小时,镇痛药PECA以局麻和麻醉性镇痛药复合使用,为0.2%布比卡因100ml(用生理盐水稀释)加曲马多1000mg加氟哌利多5mg。结果全部病例均无明显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及严重副作用,其中Ⅰ级122例,Ⅱ级22例,恶心呕吐8例.结论PECA有许多优点,包括减少向头端扩散引起的副作用,连续稳定的镇痛效果避免波峰及波谷现象,易于与低浓度的局麻药混合使用,充分发挥短效阿片类药的作用。存在问题程序设置,药物浓度配制,机械故障,部分病人及家属对PCEA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的顾虑心理等,有待今后不断完善。

  • 标签: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 止痛注液泵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吗啡用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剖宫产手术产妇92例,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两组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刻VAS评分、睡眠时间,统计两组术前、术后不同时刻血清5-羟色胺、血清泌乳素浓度,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时刻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睡眠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血清5-羟色胺、血清泌乳素浓度水平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血清5-羟色胺水平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血清泌乳素浓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并实施手术室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提高产后泌乳,值得推广。

  • 标签: 硬膜外自控镇痛 静脉镇痛 效果 不良反应 针对性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前列腺术后两种不同镇痛方法的效果。方法:60名前列腺手术后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法:B组采用哌替啶肌注传统镇痛法。镇痛48h期间观察视觉模拟评分(VAS)、膀胱痉挛次数、血压、心率、SpO2,以及恶心、呕吐和瘙瘩等并发症,进行两组比较.结果:A组的镇痛效果比B组传统哌替啶肌注镇痛者优。结论:前列腺术后镇痛宜常规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法。

  • 标签: 硬膜外自控镇痛 前列腺手术 术后 哌替啶 肌肉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自控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在胸外科术后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用对照研究,按照自控镇痛方式不同分组,下文以静脉镇痛组与硬膜外镇痛组进行划分,通过患者镇痛效果评价镇痛方式。结果:数据显示,整体上来讲静脉自控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效果差异不明显(P>0.05),细节上硬膜外自控镇痛存在部分镇痛优势(P<0.05)。结论:静脉自控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均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能够改善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且并发症控制均存在优势。

  • 标签: 静脉自控镇痛 硬膜外自控镇痛 胸外科
  • 简介:总结了2004例硬膜外自控镇痛泵使用的效果观察与护理措施,包括严密观察术后镇痛的不良反应;充分认识年龄、心理特征、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对镇痛效果的影响,实施健康教育,加强心理护理。认为要全面了解术后自控镇痛的利弊,充分认识影响镇痛效果的因素,加强术后镇痛的科学管理,才能达到理想的镇痛目标。

  • 标签: 硬膜外 自控镇痛泵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