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即时、晨以及夜进行抗酸杆菌检测的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讨论,试图促使临床医师以及患者更加重视送检的标本实际质量。方法随机择取我疾控中心在2010年3月到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疑似肺结核的患者1000例,取其即时、晨以及夜样本,展开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杆菌的涂片检测,对其镜检的结果展开系统的分析和记录。结果经过镜检之后,不同的涂片检测出的抗酸杆菌概率按照顺序排列为即时<夜<晨。结论在临床当中,必须要加强对涂片检测呈现阳性的结核病人发现概率,可以很好地提升对患有肺结核的患者进行治疗以及护理干预的及时性,而在对肺结核病人的发现过程中,抗酸杆菌镜检的方法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方式,其中标本实际质量非常重要。

  • 标签: 痰涂片 抗酸杆菌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止散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应用止散加减治疗,对照组27例则用氨茶碱片加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疗程均为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为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散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较好。

  • 标签: 止嗽散 感染后咳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封闭式吸与开放式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气管切开与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取封闭式吸,对照组采取开放式吸,观察患者吸前后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止散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止散(1日1剂)联合穴位敷贴(双侧肾俞和足三里各1贴,每周1次),对照组口服孟鲁司特钠片(5mg/晚)。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比较差异。结果治疗组在有效率、症状改善、复发例数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止散联合穴位敷贴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确有疗效。

  • 标签: 止嗽散 穴位敷贴 咳嗽变异性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雾化后机械排联合吸护理治疗1~6月婴儿肺炎的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法,将开展此项技术之前两年1~6月痊愈出院患儿的作为参照组;开展此项技术两年来1~6月痊愈出院患儿的数据作为治疗组,参照组仅给予雾化吸入和人工扣击拍背,治疗组在雾化吸入后加用机械排联合吸护理。结果治疗组在平均住院日、咳嗽减轻、液减少和喘息缓解时间上明显缩短。结论雾化后机械排联合吸护理治疗1~6月婴儿肺炎的效果优于一般的雾化吸入,值得推广。

  • 标签: 雾化后 机械排痰 联合吸痰护理 1-6月婴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冒后遗咳嗽采用宣肺止合剂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我校治疗的80例感冒后遗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宣肺止合剂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表明,宣肺止合剂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可明显改善感冒后遗咳嗽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感冒后遗咳嗽 宣肺止嗽合剂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止散合桑菊饮对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止散合桑菊饮治疗感冒后咳嗽病例42例子。结果治愈16例好转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48%。结论止散合桑菊饮对感冒后咳嗽有明显疗效。

  • 标签: 咳嗽 感冒 止嗽散 桑菊饮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振动棑机排法与人叩背排法在COPD病人排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COPD病人随机份分为人工扣背排组(对照组)和振动排机排组(实验组),均在常规翻身加雾化吸入的同时分别系用人工叩背和振动排机排,治疗后密切观察两组病人的排量及排时间。(结果)实验组4d内排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且排时间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COPD病人应用振动机排效果显著,并可减轻护士工作强度。

  • 标签: COPD 振动棑痰机 叩背 排痰 胸部物理治疗
  • 简介:摘要伴随着医学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吸技术在继承一些传统的好的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排方法在胸外科术后应用时的效果以及对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开胸术后患者269例。依据采用的排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30例,对照组139例。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对于机械排使用中的有效度、舒适度以及自我耐受度方面做一定的调查整理。结果使用机械排法的观察组从排量、排效果、肺部感染相对优于对照组,针对不同的患者,震动频率要因人而异、缓慢增加,一般在术后第二天患者疼痛感最为强烈,故在使用机械排之前需要与患者及家属良好地进行沟通,做好相关镇痛治疗准备,做好健康宣教,保证排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 标签: 人工排痰 机械排痰 胸外科手术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肺炎喘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小儿肺炎喘患儿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9%(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喘临床治疗中介入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临床质量,促进患儿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肺炎喘嗽 临床护理路径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止散加味治疗顽固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顽固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止散加味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顽固性咳嗽患者,采用止散加味治疗,能明显改善咳嗽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效果显著优于西药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顽固性咳嗽 止嗽散加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病治气是指在治疗病时重在治气,通过治气而达到治的目的。病多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饮食不慎等使肺脾肾及三焦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导致水津停滞而成。它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如《诸病源候论》所言“者,涎液凝聚。”一旦产生,又可成为加重病情或引起新的病的致病因素,造成“百病兼”。正如李时珍曰“涎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心则迷成癫痈,入肺则塞窍为喘咳背冷,人肝则隔痛干呕寒热往来……”亦如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云“随气升降,遍身皆到,在肺为咳,在胃为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变幻百端。”上述理论充分阐述了病的产生与气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治病必须治气,正如《证治准绳》云“善治者,不治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说“治浊,实脾士,燥脾湿治其本”,脾为生之源,健脾士当是治本,然而丹溪则又认为“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善治者,不治而治气”,病治气即是必先固摄正气,调理脏腑气机,其中又以脾气为重点,再结合化痰浊,从而达到“气顺则自除”的目的。这是继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又一治疗大法,同时又从治疗角度上阐述了痰饮病的病理机制。笔者运用病治气的方法在临床上收到了较好疗效。

  • 标签: 中医 痰病治气体会
  • 简介:摘要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病证范畴,是人类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仍然是医学界研究攻关的热点和难题。笔者从病学论治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研究作一总结,试为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探索更多的理论依据及思路方法。

  • 标签: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味止散辨证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加味止散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84例,辨证为风盛津伤型加白蒺藜、防风、蝉蜕等;肺脾不足型合玉屏风散加减;肺燥阴伤型合贝母瓜蒌散加减。每日一剂,取汁250ml,3岁以下患儿每日分4—6次服完,4岁以上患儿每日分三次服完,4日为一疗程,进行疗效统计。结果患儿均用药一个疗程,其中显效37例(44.05%),好转44例(52.38%),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43%。结论加味止散辨证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肯定。

  • 标签: 加味止嗽散 辨证治疗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