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针对增生瘢痕瘢痕疙瘩的发生机制和治疗开展了许多高质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就这两方面的现状进行简要总结。增生瘢痕瘢痕疙瘩均属病理性瘢痕,表现为皮肤真皮网状层的纤维异常增生。这种异常增生源于损伤导致的真皮内慢性炎症反应,一些风险因素通过增加炎症反应的强度和延长炎症反应的时间,影响瘢痕的进程和转归。了解相关风险因素,可有效开展患者教育,并预防病理性瘢痕的发生;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建立了包含多种方式的综合治疗体系。近期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为这些治疗和预防方式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了该体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发生机制 诊断 预防 治疗
  • 简介:瘢痕增生瘢痕疙瘩是由于胶原过度沉积而致,是胶原性的皮肤损害,通常由创伤引起。病损范围超出原损伤界限,无自行退缩现象,也被称为良性真皮肿瘤。发生部位多见于胸前部、颈部、耳、三角肌区、腹部、前臂,面部较少见。表现为形态不一,瘢痕边缘明显突出其界限外并隆起于皮肤表面,呈粉红色或紫红色,软骨样硬度,无弹性,血液供应差。有时呈带状与皮纹形。有时有痛痒等症状,搔抓后易溃而继发感染。笔者近年来应用皮质激素治疗,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 标签: 皮质激素治疗 瘢痕疙瘩 瘢痕增生 皮肤损害 皮肤表面 血液供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瘢痕增生后产生的病理性瘢痕侵袭性强、易复发,且常伴瘙痒、疼痛,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身心健康。目前普遍认为,预防瘢痕的形成或复发是对抗病理性瘢痕的最佳办法,故以针对瘢痕预防为出发点的研究更加值得关注。该文搜集了最近5年具有指导意义的相关文献并加以梳理,重点着眼于瘢痕增生的预防并密切联系临床实际,对于临床常用抗瘢痕药物、放射疗法、光学疗法、体外无创方法,以及其他学科新发现和临床新技巧等方面进行总结,综述这一方面的最新研究与进展。

  • 标签: 瘢痕 增生 预防 早期干预 复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增生瘢痕是皮肤结缔组织对创伤的反应超过正常范围的表现,常发生在外科手术、外伤及烧伤后,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可出现瘙痒、疼痛等症状,甚至可以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增生瘢痕的发展可分为3个期,即增生期、

  • 标签: 增生性瘢痕 治疗 皮肤结缔组织 外科手术 功能障碍 烧伤后
  • 简介:[摘要]增生瘢痕是由创伤、炎症等原因造成的损伤皮肤组织过度修复的结果。其临床表现突起于正常皮肤,形状不规整,组织质地坚韧,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外观及肢体功能。其组织学特点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大量胶原无序排列。尽管现代动物实验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方法的介入研究,但增生瘢痕形成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现概述从细胞、分子、基因水平近年来对于瘢痕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而发现有效治疗策略。

  • 标签: []皮肤创伤 增生性瘢痕 形成机制
  • 简介:增生瘢痕常引起难以忍受的痛痒症状,目前尚缺乏简便有效的治疗。对瘢痕中痛痒介质的认识和控制,可为防治瘢痕增生及痛痒提供新的线索。本文就几种可致痛痒的介质与增生瘢痕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增生性瘢痕 神经介质
  • 简介:摘要烧伤之后对患者影响最大的就是增生瘢痕瘢痕萎缩,这也是后期烧伤患者功能恢复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增生瘢痕已经成为临床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常规治疗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功能恢复情况却并不理想。本文旨在探讨烧伤后增生瘢痕的康复处理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烧伤后增生瘢痕处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增生性瘢痕 烧伤 康复处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烧伤后瘢痕增生期的护理策略,为预防烧伤患者出现瘢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间曾收治的烧伤患者56例,在瘢痕增生期给予其相应的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患者住院期间及患者出院后随访中调查其瘢痕发生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出现明显瘢痕的患者仅有3例,效果明显。结论:在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在瘢痕增生期及预后过程中皮肤出现瘢痕,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在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 标签: 烧伤 瘢痕增生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在瘢痕整形术后预防瘢痕增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瘢痕整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60例)及传统护理组(60例),对比检验循证护理对瘢痕再次增生的预防作用。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瘢痕整形术的治愈率及显效率明显提高,复发率和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与传统护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瘢痕整形术后预防瘢痕增生效果良好。

  • 标签: 瘢痕整形 术后预防 瘢痕增生 循证护理方案 建立与应用
  • 简介:目的对深度烧伤后增生瘢痕瘢痕疙瘩中神经再生状况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135例深度烧伤且被诊断为增生瘢痕瘢痕疙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瘢痕组织采取免疫组化LSAB法进行检验,利用图像采集分析系统对神经微丝蛋白以及S-100的平均积分光度值进行测定.结果增生瘢痕瘢痕疙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在患者受伤后4~5个月内增长速率最大,在患者受伤后18个月起增生速率开始减小,其中对S-100与神经微丝蛋白的表达在患者受伤后各个阶段的表达也渐渐减少,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增生瘢痕瘢痕疙瘩,S-100与神经微丝蛋白,增生瘢痕在各个阶段的表达高于瘢痕疙瘩,除4-5个月内,其余各个阶段比较均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微丝蛋白和S-100能够对深度烧伤后增生瘢痕瘢痕疙瘩的中神经再生状况做出有效而准确的反应,患者深度烧伤以后,病理性瘢痕中的神经再生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增生瘢痕中枢神经再生较瘢痕疙瘩更多.关键词深度烧伤;增生瘢痕;瘢痕疙瘩中图分类号R6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4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增生瘢痕的疗效。方法对192例患者联合应用美宝疤痕平与弹力绷带加压治疗,弹力绷带要昼夜长期使用,一般要坚持3~6个月。结果19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愈率80.2%,显效率16.1%,有效率3.6%。结论联合疗法治疗增生瘢痕效果显著。

  • 标签: 美宝疤痕平 弹力绷带 增生性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