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考证唐人科举名录为文史研究中的一大课题,众多学者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孟二冬先生的《登科补正》后来居上,集有关唐人科举研究之大成。但也只能说部分恢复了唐人登科的真实情况。此项研究有似侦探小说中的推理破案,又似猜谜,真凭实据是拿不出来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考证出20位登科者,其中2人属订正旧说。未敢自以为是,只期抛砖引玉。

  • 标签: 进士 博学宏词 登第 登科记考
  • 简介:唐末五代著名诗人黄滔“奋然二十四年于举场”(《莆山灵岩寺碑铭并序》),集中保存了丰富的唐代科举材料,徐松《登科》自乾符至乾宁年间亦有大量征引。虽时贤前人于徐氏书多所匡正,然自滔集观之,仍有可议之处。本文据《丛书集成初编》本《莆阳黄御史集》(此为清王懿荣校刊《天

  • 标签: 黄滔 诗人 碑铭 订补 唐末 校刊
  • 简介:开寅三年(970)进士张确,南剑州沙县人。开宝三年(一作八年)登进士第。《嘉靖延平府志》卷一四《选举志·进士》,明《八闽通志》卷五二《选举·科第·延乎府》。顾案:张确为开实八年南唐进士,开宝三年说误。见开实八年张确条。

  • 标签: 进士 登科记 订补 选举
  • 简介:太祖朝失登科年份之进士人李若拙,字藏用。京兆府万年县人。北宋初登进士上第,初授州防御推官。后又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宋史》卷三0七等。

  • 标签: 进士 宋初 登科记 订补 万年县 贤良
  • 简介:科举考试,自隋唐至明清,行用了将近一千三百年。这期间,宋代的科举考试取人制度,已臻完备与严密;宋代登科人数,又是历朝中最高的朝代。两宋(96卜1279~)319年历史,共举行过118次考试,文、武两科正奏名进士、特奏名进士及文科诸科登科总人数达10万多

  • 标签: 《文献通考·宋登科记总目》 科举考试 中国 宋朝 政治制度
  • 简介:雨宋科举常科与非常科登科人,与唐代相较,从总体上说,礼遇较高、出路较好。宋代各种科目经殿试或亲试合格人,有一套固定的等级与赐第规格。并按等级授以官职。宋太宗税:“既策名,即令解褐,不限送词,皆授以官,隆儒之風,可谓至矣!”

  • 标签: 宋代 考论 宋太宗 常科
  • 简介:第一章一一九四四年秋末,陈书玉历尽周折,回到南市的老宅。这一路,足有二月之久。自重庆启程,转道贵阳,抵柳州,搭一架军用机越湘江,乘船漂流而下,弯入浙赣地方,换无数货客便车,最后落脚松江,口袋里一个子不剩,只得步行,鞋底都要磨穿。但看见路面盘桓电车轨道,力气就又上来。抬头望,分明是上海的天空,鳞次栉比的天际线,一层层围拢。暮色里,路灯竟然亮起来,一盏,两盏,三盏……依然是夜的眼,他就要垂泪了。

  • 标签: 大伯母
  • 简介:我在微信上发了第一张图片。然后,几个平日不怎么来往的朋友就接上了头。那天是小年夜,考试倒计时的第108天。我把自己堵在书桌前努力诌一篇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是《中国画论的文体学研究》。窗外噼噼啪啪开始放炮,吵得人不得安生。

  • 标签: 未遂 论文题目 文体学研究 开题报告 中国画论 考试
  • 简介:宋末阴幼遇,字时夫,著有《韵府群玉》一书。后人对此书评价颇高,认为搜集材料既广博而又珍贵。所谓“经史子传,搜猎靡遗”,“能以有穷之韵寄无穷之事”(《韵府群玉·滕玉霄序》),“上涉群经,下苞诸子”(《韵府群玉·赵孟頫题词》),“备天地之大观,为艺术之珍品”(《韵府群玉·陈文烛序》)。到清康熙年间,虽敕撰《佩文韵府》,然其书大抵由荟萃阴氏此著及凌稚隆的《五车端韵》二书加以删补而成,是知《韵府群玉》实即《佩文韵府》之蓝本。到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韵府群玉》被收入。《四库全书

  • 标签: 韵府群玉 佩文韵府 玉霄 千顷堂 九经 宋末
  • 简介:杨衒之《洛阳伽蓝》为中古珍贵文献。自近代唐晏撰《洛阳伽蓝钩沉》以来,周祖谟、范祥雍、杨勇等学者在《伽蓝》版本校勘、文字训释、案史实与注释笺疏等方面取得不菲的成就,但仍有阙疑之处。本文对"火凤舞"、"绿水歌"、"白马寺经函"、"《大乘义章》"、"弹指"、"拔陀"、"石关"、"白马寺"等前贤未充分揭橥之处考证补苴,阐幽发微。

  • 标签: 火凤舞 绿水歌 白马寺经函 《大乘义章》 弹指 拔陀
  • 简介:关于《鸣凤》的作者,不外有三种说法:一是王世贞;二是无名氏;三是王世贞门人。认为是无名氏的,多依据明代曲论家的记述,因为在他们的多种著述里,大都把《鸣凤》归入无名氏作品之列。如吕天成《曲品》下卷,把剧作分为"旧传奇"、"新传奇"和"作者姓名有无可考"三类,《鸣凤》就被列在第

  • 标签: 王世贞 鸣凤 无名氏 杨继盛 王骥德 中国文学史
  • 简介:《周礼·》是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成书时间当为春秋末期,出于齐人之手。《》所记工艺分六类二十个工种,分别记述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制陶和城市规划等内容。它曾以战国古文的形式流传。西汉河间献王(刘德)因《周礼》缺《冬官》篇,以此书补入。

  • 标签: 《考工记》 工业技术文献 《周礼》 春秋末期 成书时间 城市规划
  • 简介:<正>他握住照相机就像围困于汪洋之中的人扼住一块木板。有些人把摄影当作一种艺术有些人把摄影作为一份闲情,侯登科把摄影作为生命的全部体验—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他全部的情感、全部的经验、全部的内心深藏的隐秘和渴望,全部的得到和丧失……侯登科的人生经验是

  • 标签: 侯登科 人生经验
  • 简介:《纂异》是由唐人李玫所撰的传奇小说集,《新唐书·艺文志》和《宋史·艺文志》都有著录。原书已亡佚,但在《太平广》、《类说》、《绀珠集》、《说郛》等书中收有其佚文。通过历代书志、笔记记载及各种类书、丛书所收佚文,对《纂异》的版本情况进行考察,推断《太平广》所收《纂异》的故事最接近原书原貌,《绀珠集》、《类说》本所载只是原书的删节本,而《说郛》所载则是在《绀珠集》、《类说》本模式上仿作的伪书。

  • 标签: 《纂异记》 李玫 版本
  • 简介:宋初《太平广》自成书以来,传播范围由朝廷贵族逐渐向广大士人阶级流传。在此期间,后人刊刻的各版本《太平广》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与原版《太平广》存在诸多差异。对北宋以后各朝代的史料考证发现,《太平广》的传播始于朝廷贵族,逐步流传到士人阶层,以致后人众多刊刻版本内容彼此存在差异,难成善本。

  • 标签: 《太平广记》 流传 士人阶级 版本
  • 简介:川剧高腔《琵琶》是川剧高腔的经典剧目,现存的皆为舞台演出本,根据川剧高腔的舞台演出实际及艺术形式,对原本的情节与人物形象都作了改动,使其更适应于舞台演出。

  • 标签: 川剧高腔 《琵琶记》 情节 人物 弋阳腔
  • 简介:数年前,辛德勇发现了一部名为《瑞典国略》的清末珍贵写本,该书是晚清时期一名官员赴瑞典考察后根据亲身观察所撰写的进呈本考察报告,辛德勇称其在中国认识瑞典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并专门撰写《中国对瑞典国最早的全面记述——述清末写本(瑞典国略〉之历史由来》①一文介绍了此书的内容。略为遗憾的是,由于该书没有署名,辛德勇就作者究竟为谁做了几种推测,但尚未得出结论。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与他书对比,对《瑞典国略》作者的身份得出了初步结论,故而不揣浅陋,在此略陈己见。

  • 标签: 瑞典 作者 历史由来 考察报告 晚清时期 观察所
  • 简介:西晋陶夔是福州的第一部方志,今仅存一、二条.唐大中林諝,是继陶夔之后一部很重要的方志,也已散佚,有学者加以辑录,可惜仅得十余条,今予重辑,得百余条,并略加考证.宋庆历三年,林世程在林諝的基础上撰,也已散佚,今亦加以辑录,得数十条,附于后.

  • 标签: 林諝 《闽中记》 唐朝 林世程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