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皮肤是宿主和环境之间的一道屏障。它由数层结构组成。最表面不含血管的薄层是表皮,覆于真皮之上,真皮层则较厚,包含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皮下脂肪位于真皮之下,与肌肉层之间相隔一层坚硬的筋膜。感染可以侵犯其中一层或几层结构。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感染 深脓疱 抗生素 毛囊炎
  • 简介:皮肤是宿主和环境之问的屏障。它由如下几层组成,最外层是表皮,较薄,无血管;其下是真皮层,较厚,含有毛囊、皮脂腺和汗晾;皮下脂肪层在真皮层下,由一层较韧的筋膜与肌肉相隔。感染可累及一层或多层。

  • 标签: 皮肤感染 软组织感染 皮下脂肪层 真皮层 脓疱病 臁疮
  • 简介:摘要目的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正常皮肤软组织下,通过向扩张囊内注射液体增加扩张器容量,在皮肤组织深面对表面皮肤产生膨胀压力,使皮肤面积被扩展,并促进皮肤组织细胞分裂增殖,而获得“额外”皮肤,利用新增加的皮肤软组织转移进行组织修复和器官再造的一种方法。目的简述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方法选用注射用生理盐水作为注射液进行手术。结论由于扩张产生的皮肤颜色、质地、结构和毛发均与受区相近似,是理想的修复材料,并且扩张产生的皮瓣多数能保存感觉神经,供区继发畸形小,具有传统的整形外科治疗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肤软组织损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相关诊疗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下称笔者单位)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皮肤软组织损伤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如下指标:性别、年龄、创面病程、基础性疾病,创面类型、部位和创面微生物培养结果,治疗方式和结局,医疗费用支付类型、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对数据行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χ2检验。结果(1)笔者单位5年间共收治2 99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男1 803例(60.16%)、女1 194例(39.84%),本组患者5年间性别分布差异明显(χ2=13.203,P<0.05),女性患者年龄明显高于男性患者(Z=-6.387,P<0.01)。急性创面患者882例(29.43%),慢性创面患者2 115例(70.57%),本组患者5年间急慢性创面分布差异明显(χ2=66.806,P<0.01)。慢性创面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急性创面患者(Z=-12.582,P<0.01)。共计1 910例患者合并基础性疾病,共3 847例次,常见基础性疾病依次为糖尿病1 151例次(29.92%)、高血压884例次(22.9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14例次(10.76%)、陈旧性脑梗死258例次(6.71%)、截瘫258例次(6.71%)。慢性创面患者合并基础性疾病例数明显多于急性创面患者(χ2=130.649,P<0.01)。(2)本组患者常见创面类型依次为术后难愈性创面、烧伤创面、糖尿病足溃疡、压疮、皮肤软组织感染。本组患者5年间创面类型分布差异明显(χ2=342.265,P<0.01)。本组患者共3 957处创面。常见创面部位依次为足部、腿部、胸部等。976例患者行创面微生物培养,719例(73.67%)患者结果为阳性,257例(26.33%)患者结果为阴性。慢性创面患者的创面微生物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急性创面患者(χ2=33.981,P<0.01)。急性创面患者中单纯感染111例(72.08%)、混合感染43例(27.92%),慢性创面患者中单纯感染364例(64.42%)、混合感染201例(35.58%)。719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 01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47株(44.26%)、革兰阴性菌548株(54.26%)、真菌15株(1.48%)。急性和慢性创面患者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差异明显(χ2=12.215,P<0.01)。本组患者创面常见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急性创面患者常见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慢性创面患者常见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等。(3)本组患者主要行手术治疗。最终痊愈1 330例、好转1 393例、未愈257例、死亡17例。慢性和急性创面患者治疗结局分布差异明显(Z=-7.622,P<0.01)。(4)本组患者医疗费用支付类型主要为地方医疗保险、异地医疗保险、自费。本组患者总体住院费用为169 268 523.65元,以材料费用与药物费用为主。本组患者住院天数为21.00(11.00,36.00)d,住院费用为30 016.34(14 439.41,63 685.60)元。不同医疗费用支付类型患者的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均差异明显(χ2=285.986、327.436,P<0.01)。不同创面类型患者的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均差异明显(χ2=125.912、131.485,P<0.01)。结论皮肤软组织损伤住院患者以中老年为主,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慢性创面患者多于急性创面;皮肤软组织损伤好发生于骨性突出、皮下脂肪菲薄、血供差的部位;创面微生物培养结果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慢性创面患者的阳性率高于急性创面患者;急性创面患者中革兰阳性菌占比最高,慢性创面患者中革兰阴性菌占比最高;慢性创面患者多伴有各类基础性疾病且病程长,其痊愈患者比例低于急性创面;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住院天数长、材料费用占比高,与慢性创面愈合能力差、治疗周期长的临床特点直接相关,建议医疗保险管理部门针对老年慢性创面类住院病例的临床实际需求调节耗占比等管理指标。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感染 伤口愈合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整形美容技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技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应用整形美容技术进行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修复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精细清创法彻底清创,修整伤口,用整形技术修复错位损伤及深部组织断裂,无张力精细缝合。观察修复效果。结果180例,所有患者伤口均为Ⅰ期甲级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瘢痕纤细,呈暗红色线形,术后1年随访结果显示,全部患者瘢痕基本消褪,和正常皮肤无异。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满意度为100%。结论整形美容技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可以获得良好的愈合,美学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整形美容技术 软组织损伤 面部皮肤
  • 简介:摘要皮肤软组织的感染必须严格控制,预防十分重要。

  • 标签: 皮肤 软组织 感染
  • 简介:由于人体在昏睡、昏迷期局部长期压迫导致的皮肤软组织缺血性损伤并不常见,我科先后接诊2例该病患者,报告分析如下。

  • 标签: 挤压伤 昏睡
  • 简介:软组织损伤是体育运动和比赛中常见的创伤之一。它主要包括关节韧带、肌肉、肌腱、椎间盘等无裂口的损伤,故称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往往因受伤后治疗不当,而使局部产生瘢痕和粘连,引起功能障碍。轻者肿胀无力,重者出现关节僵硬,运动功能受限等后遗症。实践证明,采取下列处理软组织损伤的方法效果较好。一、损伤早期(一般指12~24小时内)。是指局部组织受到破坏,造成皮下组织和毛细血管等撕裂,引起组织内血肿等症状。这时,应立即冷敷,使毛细血管收缩,避免血肿出现。如果条件允许,可用冰块、冰袋等放于受伤部位;条件不允许时,可就近用自来水冲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受伤部位 运动和比赛 运动功能 关节僵硬 闭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传统换药技术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30例观察组患者与30例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换药技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换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在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换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治疗后创面面积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时,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换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状况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传统换药技术 皮肤软组织损伤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四肢皮肤软组织损伤行封闭引流的护理要点。方法筛选15例四肢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给予VSD治疗,记录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无感染发生,为二期植皮创造了良好条件。结论VSD技术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损伤安全、可靠,配合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缩短治疗期,值得外科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四肢皮肤软组织毁损 负压封闭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形美容技术对急诊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效果。方法:抽签选取30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挫伤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临床急诊缝合治疗法,研究组采用整形美容技术进行紧急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修复效果、不良反应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满意程度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后续的感染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形美容技术应用于急诊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能提升整体的修复效果,更加美观,减少术后感染风险,缓解患者因创伤带来的焦虑情绪。

  • 标签: 整形美容技术 颜面部皮肤 软组织损伤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此类疾病病情轻重程度变化很大,可以是轻度浅表局限性感染,也可以是威胁生命的深部坏死性软组织感染。SSTI 目前临床命名较为混乱,预后不一,治疗方法各异,涉及学科众多,轻者仅需简单的皮肤消毒即可自愈,重者病情进展迅速,短时间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治疗上需反复多次清创引流,甚至截肢治疗。

  • 标签: 皮肤 软组织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整形美容技术急诊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7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按照修复方式的差异性,将其中49例患者命名为常规组(给予临床修复),另外48例患者命名为实验组(给予整形美容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与损伤修复率、瘢痕发生率。结果:经比较,实验组的损伤修复情况优于常规组的损伤修复情况,实验组的瘢痕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瘢痕发生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整形美容技术 颜面部 皮肤软组织损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整形美容缝合技术处理急诊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患者,使患者一次性达到最好疗效,减少瘢痕。方法无菌操作,彻底清创,运用美容缝合技术。结果运用美容缝合技术急诊处理的160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血肿、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率高。结论应用整形美容缝合技术处理急诊面部外伤,效果良好。

  • 标签: 美容缝合技术 急诊 颌面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及辅助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急性软组织损伤后短期的'休息'或'制动'是必要的,这有助于损伤的修复,避免损伤进一步的加重。但实际应用时需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休息应仅限于损伤的部位及其邻近关节,如上肢损伤并不影响日常步行活动和未损伤侧肢体活动;二是休息应仅限于损伤后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多为1~3天,一般最长不超过7天。过度强调'休息'会导致一种误解,

  • 标签: 急性软组织损伤 损伤区 被动运动 水混合物 实际应用 休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