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质基底综合(CBS)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心理、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多模态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CT特点及CBS的病因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认知障碍病区收治的12例临床诊断为CBS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心理学评估结果、头颅MRI及PET/CT影像学资料,并根据阿尔茨海默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及皮质基底变性等疾病的诊断标准等对12例患者进行病因学诊断。结果12例CBS患者均出现高级皮质功能障碍及不对称性运动障碍,对左旋多巴反应差;均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受损[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16.16±9.82)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13.44±7.35)分]。头颅MRI均出现不对称的以中央前后回萎缩为主的额顶叶皮质萎缩,5例患者出现中脑萎缩。葡萄糖代谢PET检查均显示不对称的额叶及基底区(以尾状核及壳核明显)低代谢(受累肢体对侧明显)。完成tau蛋白PET检查的11例患者均显示存在皮质和(或)皮质下的tau蛋白沉积;完成淀粉样蛋白PET检查的4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大脑皮质淀粉样蛋白沉积。结合CBS患者的临床、头颅MRI、PET/CT分子影像学结果及相应诊断标准,最终有6例患者被诊断为进行性核上性麻痹,1例诊断为皮质基底变性,5例诊断为为阿尔茨海默病。结论CBS病因异质性较大,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心理学评估、头颅MRI及PET/CT分子影像学结果有助于CBS疾病的诊断。

  • 标签: 皮质基底节综合征 皮质基底节变性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质基底综合(CBS)的临床表现以及伴慢性疼痛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北京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很可能或可能的CBS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主诉、神经系统查体及血液生化、肿瘤标志物、感染等实验室检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共收集到8例患者临床特征符合很可能或可能的CBS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对称的运动障碍,包括强直、震颤、肌阵挛、姿势步态异常等, 对左旋多巴反应差,其中7例患者存在失用,5例患者出现异己手,5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8例患者中,7例患者头颅MRI检查均显示不同程度的额、顶、颞叶等皮层萎缩,受累肢体对侧为著。5例患者行头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18F-FDG PET)检查,结果显示额、顶、颞、枕叶及基底有广泛的葡萄糖代谢减低,症状较重的对侧更加明显。6例患者伴有疼痛,疼痛类型包括肌张力障碍性疼痛3例、神经病理性疼痛、肌肉骨骼性疼痛和不明原因疼痛各1例,其中1例患者以疼痛为首发症状,1例患者服用左旋多巴后疼痛缓解。结论皮质基底综合主要临床特征是不对称的运动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伴有失用、皮层感觉障碍和异己肢。头颅MRI和PET检查有助于明确临床诊断。疼痛可能是CBS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

  • 标签: 帕金森障碍 Tau病变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质基底综合(CBS)的临床表现以及伴慢性疼痛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北京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很可能或可能的CBS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主诉、神经系统查体及血液生化、肿瘤标志物、感染等实验室检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共收集到8例患者临床特征符合很可能或可能的CBS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对称的运动障碍,包括强直、震颤、肌阵挛、姿势步态异常等, 对左旋多巴反应差,其中7例患者存在失用,5例患者出现异己手,5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8例患者中,7例患者头颅MRI检查均显示不同程度的额、顶、颞叶等皮层萎缩,受累肢体对侧为著。5例患者行头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18F-FDG PET)检查,结果显示额、顶、颞、枕叶及基底有广泛的葡萄糖代谢减低,症状较重的对侧更加明显。6例患者伴有疼痛,疼痛类型包括肌张力障碍性疼痛3例、神经病理性疼痛、肌肉骨骼性疼痛和不明原因疼痛各1例,其中1例患者以疼痛为首发症状,1例患者服用左旋多巴后疼痛缓解。结论皮质基底综合主要临床特征是不对称的运动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伴有失用、皮层感觉障碍和异己肢。头颅MRI和PET检查有助于明确临床诊断。疼痛可能是CBS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

  • 标签: 帕金森障碍 Tau病变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区扩大血管周围间隙(dVRS)对基底萎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自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行头颅MRI检查证实存在基底区dVRS的164例患者纵向随访5年,最终纳入120例患者进行分析。应用3.0T MRI观察患者基底体积情况,并根据基底是否萎缩将患者分为正常组(n=82)和萎缩组(n=38)。比较正常组与萎缩组患者间一般资料及基底区dVRS等级的差异,比较不同基底区dVRS等级患者间基线期、5年后基底体积以及基线期与5年后基底体积差值(△基底体积)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基底体积与基底区dVRS等级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基底萎缩的独立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独立影响因素及其联合对基底萎缩的预测价值。结果萎缩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史比例及基底区dVRS等级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底区dVRS等级患者间基线期、5年后基底体积及△基底体积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基底体积随着基底区dVRS等级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相关性分析显示△基底体积与基底区dVRS等级呈正相关性(rs=0.695,P<0.001);在对年龄、糖尿病史进行协因素校正后仍具有正相关性(rs=0.667,P<0.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年龄(OR=1.776,95%CI:1.372~2.141,P=0.008)、糖尿病史(OR=1.513,95%CI:1.129~1.954,P=0.011)和基底区dVRS等级(OR=2.855,95%CI:2.367~3.283,P=0.006)为基底萎缩的独立影响因素。基底区dVRS等级单独预测基底萎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9(95%CI:0.611~0.792,P<0.001),灵敏度为61.89%,特异度为83.59%;年龄、糖尿病、基底区dVRS等级联合预测基底萎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3(95%CI:0.687~0.878,P<0.001),灵敏度为73.68%,特异度为85.19%。结论基底区dVRS对5年后基底的萎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扩大血管周围间隙 基底节 萎缩 预测价值
  • 简介:患者,男性,74岁。因突发头晕、头痛、双眼失明伴恶心、呕吐2天入院。患者于2天前夜间起床时突感头晕、头痛、双眼前漆黑,疑为停电点蜡烛,至天明时家人发现其双目失明,无四肢活动障碍及意识障碍、二便失禁等。在当地就诊发现血压180/100mmHg,给予利血平、速尿、卡托普利、丹参、灯盏花等药物治疗后症状无缓解,伴恶心、呕吐、嗜睡、记忆障碍而转我院就诊。

  • 标签: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BS 心律失常 扩张型心肌病 血液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底区脑出血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期间本院收治基底区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uel-Meyer、ADL评分及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底区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获得理想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基底节区脑出血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作者: 胡丽丽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人民医院  湖北十堰  4423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基底区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基底区脑出血患者为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IHSS评分(神经功能)、FUGL-Meyer评分(运动能力)、ADL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评分(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社会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分别为:(12.64±3.15)分,(46.15±4.29)分,(43.17±8.03)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20.46±4.51)分,(19.21±2.57)分,(28.46±5.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基底区脑出血患者通过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神经功能、运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应用效果明显。

  • 标签: 基底节区脑出血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基底区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基底区脑出血患者为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IHSS评分(神经功能)、FUGL-Meyer评分(运动能力)、ADL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评分(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社会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分别为:(12.64±3.15)分,(46.15±4.29)分,(43.17±8.03)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20.46±4.51)分,(19.21±2.57)分,(28.46±5.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基底区脑出血患者通过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神经功能、运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应用效果明显。

  • 标签: 基底节区脑出血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1例以原发性进行性失语(PPA)表现为首发症状的皮质基底变性(CBD)的典型病例,探讨CBD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失语的特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以PPA症状为主的CBD患者,总结其临床特点和诊断思路。结果该患者为59岁男性,临床表现为快速进展的言语功能减退伴记忆力下降,失语特点为语速减慢、内容减少和语法错误,为PPA非流利语法变异表型,患者运动症状较轻,影像学检测提示左侧大脑皮质基底和丘脑萎缩并放射性摄取减低,最终诊断为可能CBD。结论以PPA首发的CBD较为罕见,临床特点具有高度的非特异性,缺乏典型的运动症状会增加诊断的困难,及时的核医学功能成像以及生物学标志物检测有助于非典型CBD的早期诊断。

  • 标签: 基底神经节 神经变性 失语,原发进行性 运动障碍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TOBS)的护理经验。方法总结2008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与综合ICU收治的14例基底动脉尖综合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并分析。结果4周后,好转6例,恶化5例,死亡3例。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重专项护理,对提高TOBS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护理 缺血性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基底动脉尖综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基底动脉尖综合主要原因为栓塞。主要表现为眼球运动及瞳孔异常5例,意识障碍2例,对侧偏盲或皮质盲2例,严重记忆障碍1例。经及时合理治疗后好转6例,改善2例,无效2例。急性期颅脑CT可无明显病灶,颅脑MRI呈长T1长T2信号,DWI高信号。结论及时诊断并合理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可改善其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基底动脉尖 脑梗死 预后
  • 简介:【摘要】基底动脉尖综合基底动脉顶端及分出的两对动脉狭窄或闭塞所产生的临床综合。临床中典型的基底动脉尖综合比较少见,现针对 3例典型临床病例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医师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典型病例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外伤后基底区小血肿成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外伤后基底区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外伤后基底区小血肿诱因包括基底区血管解剖结构、头部加速伤或减速伤、凝血功能障碍、高血压、低氧血症等;经由针对性治疗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量表进行评分,死亡4例,植物生存5例,重残10例,中残18例,良好31例。结论基底区血管解剖结构、头部加速伤或减速伤、凝血功能障碍、高血压、低氧血症等均为外伤后基底区小血肿的诱导因素,必须要强化发病机制研究,重视早期诊断与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确保其生存质量。

  • 标签: 外伤 基底节区小血肿 成因
  • 简介:高血压脑出血是原发性脑出血最为常见的类型,约75%患者有高血压病病史,出血部位以基底区多见。目前,对中量(30~40ml)出血且具有手术指的患者,选择何种治疗方法仍存争议。天津市环湖医院自2006年1月-2008年5月分别采用保守治疗、锥颅血肿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142例中量基底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探讨更为适宜的治疗方法,笔者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 标签: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基底神经节
  • 简介:颅内原发性生殖细胞瘤好发于松果体区,而发生于基底区较少见,临床上常诊断为基底胶质瘤.该肿瘤多发生于儿童,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近年来我科收治2例基底区生殖细胞瘤,经治疗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例报告 基底节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topofthebasilarsyndrome)的病因、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及转归,加深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共收集19例基底动脉尖综合症患者,年龄54—89岁,平均68.4岁,对其病史、临床症状影像学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的高危因素、临床及影像表现特点及其预后。结果基底动脉尖综合症是由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5条血管交叉部,即由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组成的干字形结构,闭塞时发生所致。患者以老年人为主,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饮酒者为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多以中老年卒中,突发意识障碍并较快恢复,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觉醒和行为障碍、可伴有记忆力丧失、对侧偏盲或皮质盲等。CT、MRI表现特点是双侧丘脑、枕叶、颞叶和中脑多发病灶。结论通过临床及影像学特异性表现,基底动脉尖综合可以得到明确的诊断,早期全面综合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