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视眼矫正手术在我国发展近30年,手术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眼内光手因具有矫正范围广、无需去除角膜组织、视觉质量稳定等优点,在临床得到逐步推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针对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适应证,在眼部条件、年龄范围、屈光度数等方面给予了指导意见。本文通过阐述中、低度近视眼不应推荐眼内光手,部分特殊职业目前不接受行眼内光手者,眼内光手并发症及应对措施,提出近视眼矫正手术个性化选择原则,强调眼内光手在近视度数、职业需求、眼部个体差异及并发症等方面,临床应以更加谨慎的态度选择适应证。(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9-92)

  • 标签: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近视 晶体植入,眼内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眼内光手对于高度近视病人视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院选择高度近视病人60例120只眼进行眼内光手,随机分为试验A组和试验B组,试验A组采用透明晶状体摘除术,试验B组采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记录病人治疗前后的裸眼视力、屈光度、立体视觉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相比较,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明显提高,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后相比于治疗前,屈光度参差度显著下降,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相比较,远、近立体视现象有明显改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度近视病人实行眼内光手,可以明显提高裸眼视力,矫正最佳视力,减小光差异,并且显著改善立体视觉,视物清晰,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度近视眼 屈光手术 视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应用眼内光手治疗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共计纳入对象60例,均为高度近视,采取眼内光手治疗,均随访1个月以上,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视力与屈光度、参差度情况及远/近立体视情况。结果:术后一个月矫正视力、裸眼视力升高、屈光度降低、参差度降低,与术前差异显著(P

  • 标签: 高度近视 视功能 眼内屈光手术 晶状体眼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度近视患者应用眼内光手治疗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接受眼内光手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入组患者均采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以及屈光度和光参差。结果:治疗后入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屈光度和光参差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结论:高度近视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ICL植入术进行光矫正治疗,能够促进患者视功能改善,矫正视力以及屈光度和光参差均得到有效调节。

  • 标签: 高度近视 眼内屈光手术 视功能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视群体也日益扩大,如何进行视力矫正不良成为热门话题。而近年不断兴起的角膜光手已经凭借他先进的治疗方式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让更多的近视患者重新获得了较好的视力效果

  • 标签: 角膜屈光手术 眼内屈光手术 前景发展
  • 简介:光不正是人类共同的、最常见和最普遍的眼病,据资料统计,世界平均近视发生率为22%,远视病人数目和近视相近,中国近视发生率为31%,是近视患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人们一直以不懈的努力致力于探索光不正的矫正和治疗手段,不满足于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的非手术矫正。近年来,角膜光手的成熟发展,其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光手发展迅速,是目前眼科专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以PRK、LASIK为代表的角膜准分子光手日益成熟,同时由于手术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预测性、有效性和稳定性,拓宽了手术适应症,对近视、远视、散光甚至老花的治疗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屈光手术 展望 历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院行角膜光手近视人群的情况。方法对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角膜光手的近视患者528例病历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结果528例中男性(369例)比女性(159例)多,年龄20岁以下最多,占41.86%;职业以学生最多,占54.92%;手术目的以体检(49.65%)及升学(31.25%)为主,手术方式以全飞秒激光(占71.59%)为主流术式。结论影响我院近视人群选择角膜光手的重要社会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职业与手术目的,术式选择则倾向于最新术式。

  • 标签: 角膜屈光手术 近视人群 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中国作为近视大国,其光手从最早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手术到今天的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已经历了20~30年的高速发展时期,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许多近视患者的脱镜问题。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早期接受屈光手的患者们逐渐开始出现白内障,这也意味着"光手后时代"的悄然来临。在该时代背景下,中国的白内障手术医师需要做充分准备以应对:角膜光手后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准确性有待提高,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取出,及最大程度满足这些患者的脱镜意愿等方面的挑战。

  • 标签: 近视 屈光手术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角膜光手治疗后对患者视觉治疗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于 2017-09至 2019-09在科室接受角膜光手治疗的患者共计 100名。其中 50名患者的采用半飞秒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将他们定为对照组,而剩余的则是接受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 SMILE),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眼表疾病指数 ( OSDI)指标。结果:在手术治疗之后,采用 SMILE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其( OSDI)指标均小于接受 LASIK治疗的患者。结论:在临床角膜光手工作之中,采用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 SMILE)能够显著地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角膜屈光手术 LASIK SMILE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接受角膜激光光手术前检查,而未行手术的原因。方法对2012年6月-8月前来我中心就诊,并行术前检查的607例(1214眼)患者中,未行手术的235例(470眼)进行原因分析。结果6-8月未行手术235例,占总检查人数38.71%。其中符合手术条件,但因自身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放弃手术102例(43.40%);因角膜厚度不足有71例(30.21%),角膜形态异常28例(11.91%);因眼底病变,包括视网膜色素病变,视网膜裂孔未能手术11例(4.69%);因近视度数过高超过手术范围未能手术12例(5.11%);可疑青光眼5例(2.13%);斜弱视5例(2.13%);确诊圆锥角膜1例。结论角膜光手并非适合所有人,全面的术前检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才能更好开展该技术。

  • 标签: 角膜屈光手术 术前检查 禁忌证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导致儿童出现弱视的重要原因为光不正。在传统的治疗中,对儿童弱视主要采用戴镜以及遮盖等方法进行治疗。而对于存在严重光参差因此无法耐受角膜接触镜的患儿,存在面部发育异常以及神经行为出现异常的患儿,其使用戴镜和遮盖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比较差。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光手在多次的研究以及设备的更新中得到不断的改革,逐渐成为较常使用的眼科手术。本文对光手在儿童弱视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 标签: 屈光手术 儿童弱视 应用
  • 作者: 王雁 史伟云 李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 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天津市眼科研究所 300020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山东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山东省眼科医院,济南 250021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 100730
  • 简介:摘要中国的角膜光手以激光手为代表,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30余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每年近百万人接受此类手术。新技术革新速度快,使手术效果不断提高,并发症不断减少,同时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学术实力不断接近国际水平。尤其近年来,各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学术研究成果的增多以及相关规范的制定,均标志着我国角膜光手步入了多元化、智能化和规范化阶段。回顾30余年的发展历程,面对成绩的同时,仍应认识到不足。让我们携手同行,继续为我国光不正患者提供更高质量和更趋于自然的视觉矫正效果。谨以此文祝贺《中华眼科杂志》创刊70周年。(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1-85)

  • 标签: 屈光外科手术 角膜外科手术,激光 视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