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导致继发性青光的临床特征,探究发病原因,并寻找有效治疗方法保护患者视功能。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五官科接诊的110例(110外伤继发性青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进行总结。结果不同损伤患者经过治疗平均眼压从(55.89±13.46)mmHg改善到(17.76±4.66)mmHg,眼压恢复正常;出院时大多数患者视力基本都有提升;在出院时视力基础上随访两年少数病例视力有下降。结论外伤继发性青光的主要治疗方法有保守药物法、手术疗法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尽全力保护患者视功能,降低致盲率,改善预后。

  • 标签: 眼外伤 继发性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9月到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9例继发性青光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产生继发性青光治疗措施。结果经过药物和手术治疗89例患者的视力较治疗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眼压也基本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结论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的病因多样且复杂,治疗难度较大,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损伤类型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 标签: 儿童眼外伤 继发青光眼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外伤继发青光的病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继发青光患者4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发生外伤原因主要为异物伤、拳击伤、打球伤、爆炸伤以及车祸伤等。对所有眼外伤继发青光的病因进行分析并针对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外伤继发青光的病因主要包括晶状体移位、前房角挫伤、眼内积血、眼内积血且发生炎性反应、粘连增生。经针对性治疗与2年随访,所有45例外伤继发青光患者中有41例患者视力完全恢复正常,占所有患者的91.11%,42例患者眼压<21mmHg,占所有患者的93.33%。结论外伤继发青光眼病因相对复杂,必须全面进行分析,在掌握其临床特点的基础上,按照发病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才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眼外伤继发青光眼 临床特点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外伤继发青光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近几年诊断为外伤继发青光的患者,损伤类型为钝器打击、化学刺激等,共计60例,患60,按11的配对比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研究组接受小梁切除术,对照组接受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对比(1)两组手术前后眼压及视力情况。(2)两组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情况。结果(1)两组手术前眼压及视力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2)两组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增加、无改变、减退倒数分别为(27例、5例、1例)、(21例、8例、2例),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与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相比,小梁切除术治疗外伤继发青光疗效肯定,眼压及视力的改善上具有优势。

  • 标签: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 小梁切除术 眼外伤 继发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对眼外伤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7年5月—2017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118例外伤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眼外伤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玻璃体切割术 眼外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针对护理干预减轻外伤患者术前心理焦虑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20例外伤患者自入院至术前存在的心理焦虑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水平。结果220例外伤患者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入院前与术前心理焦虑评分有明显差异(P<0.01),眼球摘除术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焦虑程度均明显高于非眼球摘除术组(P<0.01)。结论术前针对性的护理心理干预可以减轻外伤患者的心理焦虑,使患者恢复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 标签: 眼外伤 心理焦虑 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外伤是儿童视力损伤的重要原因。儿童外伤具有发病率高、诊治困难、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点,预后往往较差,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损失。近年来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明显改善了外伤患儿的解剖与功能预后。本文对近年来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儿童外伤的进展进行综述,为儿童外伤的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眼外伤 儿童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开放性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开放性外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护理措施干预。结果眼球钝挫伤、异物伤患者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率(P<0.05);就诊时间越早,患者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不良率(P<0.05);年龄越轻患者预后率越高(P<0.05)。结论影响开放性外伤患者的预后因素有致伤性质、就诊时间和患者发病年龄,加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疗效。

  • 标签: 开放性眼外伤 预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穿通性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行Ⅰ期和Ⅱ期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眼科2015年8月~2017年3月进行手术的穿通性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80例(80),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Ⅰ期组和Ⅱ期组,其中I期组40例(40),予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伤后2d内Ⅰ期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Ⅱ期组40例(40),予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术后1~2个月Ⅱ期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并记录Ⅰ期白内障和Ⅱ期白内障摘除不同干预下的视力、眼压、术后反应等,比较两者的远期疗效。结果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伤眼视力>0.6的比例均明显上升(Ⅰ期组治疗前、后为5.0%、37.5%,Ⅱ期组治疗前、后为7.5%、42.5%),伤眼视力<0.3的比例均明显下降(Ⅰ期组治疗前、后为67.5%、30.0%,Ⅱ期组治疗前、后为67.5%、22.5%),眼压改善也较为明显Ⅰ期组治疗前、后为(32.9±3.4)、(25.7±3.1)mmHg,Ⅱ期组治疗前、后为(33.7±2.9)、(21.5±1.4)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组继发性青光(10.0%)、脉络膜脱离(7.5%)、角膜及虹膜炎性反应(12.5%)、后囊混浊(42.5%)、睫状体脱离(22.5%)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Ⅰ期组(37.5%、17.5%、25.0%、42.5%、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组患者较Ⅰ期组患者前房深度增加(3.40±0.20)比(1.75±0.11)mm,泪膜破裂时间(BUT)评分升高(8.77±0.23)比(5.92±0.17)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降低(0.76±0.04)比(1.98±0.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通性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行Ⅰ期和Ⅱ期白内障手术均能有效提高视力、预防眼压升高(继发于外伤的青光);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术后1~2个月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即Ⅱ期行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更能有效恢复患者的视力,降低眼内压,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较伤后2d内行白内障摘除(即Ⅰ期手术)远期效果好。

  • 标签: 穿通性眼外伤 外伤性白内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手术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严重外伤手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的HAMA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HAMA评分明显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严重外伤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眼外伤手术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不同手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的患者120例,随后采取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较为单纯的晶状体摘除术,而观察组患者采取晶状体摘除术的同时联合使用抗青光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眼压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眼压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较好,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不同手术的治疗数据差异显著,采取晶状体摘除术联合使用抗青光手术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 青光眼 不同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外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以我院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 70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时的临床诊治资料,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视力较术前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P< 0.05),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总有效率高。结论 对于外伤患者可给予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玻璃体切割术 眼外伤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儿童外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儿童外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中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患儿的病情好转情况优于只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结论预见性护理对眼外伤患者的护理干预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儿童 眼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藏高原地区牦牛牛角致外伤的特点和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眼科2005年1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152例(158)牦牛牛角致外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52例外伤中女性患者大于男性,男女(11.9);左眼多于右眼,18~40岁者发生率比其他年龄段的发生率高(1.71);致伤类型主要为眼球穿孔伤,眼睑裂伤,挫伤,眼球破裂伤,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积血及眼眶骨折等,所有病例每人至少存在以上2种类型的损伤。152例(158)治疗后视力≥0.05者91例,眼球摘除18例,眼球萎缩11例,随诊未发生狂犬病、破伤风。结论牦牛牛角致外伤后果严重,外伤因及时治疗,并加强预防宣传及自我保护意识。

  • 标签: 牦牛牛角 眼外伤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开放性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对其护理对策实施分析总结。方法:在 2016年 5月到 2018年 3月展开本次研究,选择对应时间段内开放性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中 50例预后较好和 40例预后较差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观察,并在组间实施对比探讨,此后总结有效护理对策。结果:损伤程度分级、受伤类别、受伤范围等情况均构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其数据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 P<0.05)。结论:开放性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对患者加强实施对症护理,以期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开放性眼外伤 预后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时机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外伤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9例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时机分为a组、b组、c组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视力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不同的手术时机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不同的手术时机进行手术,视力情况明显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时机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外伤患者的预后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细胞增生阶段进行手术为最佳,可以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提升患者的视力。

  • 标签: 不同手术时机 细胞增生 玻璃体切割术 眼外伤患者 预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