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PP-2A和PP-2B使AD异常磷酸化tau蛋白的去磷酸化活性可被Mn2+和Mg2+激活[7],PP-2A和PP-2B也可使PHFⅡ-tau蛋白不同位点去磷酸化,  AD脑中微管相关蛋白tau被异常过度磷酸化

  • 标签: 微管相关 病神经原 相关蛋白
  • 简介:  Fowler等[6]采用膀胱内灌注辣椒素治疗14例神经性膀胱,膀胱内灌注辣椒素(浓度1~2mmol/L)观察治疗5年,直接膀胱电刺激的治疗方法尚未用于临床

  • 标签: 性膀胱 治疗进展 神经原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神经性吞咽障碍的评定与康复的分析总结,得出有效的神经性吞咽障碍的康复方法。方法分别回顾调查医院内2014年10月到2016年1月50例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评定患者呼吸、进食和全身情况,根据评定结果选择康复措施,观察康复疗效。结果经过康复训练和治疗以后,大多数患者神经性吞咽障碍的症状得到了改善。经统计分析可知,35例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所提高,治疗前经口腔进食的患者有10例,占20%,康复治疗后患者数量上升为34例,占68%。治疗前经鼻饲进食的患者有32例,占64%,康复治疗后患者数量下降为5例,占10%。结论通过间接吞咽功能训练、直接吞咽功能训练、电刺激疗法、心理支持疗法等康复方法,大多数患者神经性吞咽障碍的症状得到了改善,康复治疗对治疗神经性吞咽障碍的效果较好。

  • 标签: 神经原性吞咽障碍 评定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性膀胱患者康复期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05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32例脊髓损伤而致的神经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以无菌技术原则留置导尿,实验组给予膀胱功能训练与间歇导尿相结合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心情轻松,生活质量提高,最终有5位患者自律性膀胱功能逐渐恢复,16位尿常规正常。结论早期康复护理介入是实施神经性膀胱康复计划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患者康复成功与否的关键。早期介入膀胱功能训练与间歇导尿相结合的方法在神经性胱康复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原性膀胱 膀胱功能训练 间歇导尿 康复护理介入
  • 简介:为了开发新的抗偏头痛药物,用电刺激三叉神经节和辣椒素静脉注射刺激的方法,造成大鼠硬脑膜内血浆蛋白渗出,建立神经性炎症动物模型。本实验观察到电刺激三叉神经节增加了刺激侧硬脑膜内~(125)Ⅰ-HSA的渗出,而非刺激侧~(125)Ⅰ-HSA的渗出水平未发生明显波动。另外观察到抗偏头痛发作药物二氢麦角胺具有减少血浆蛋白渗出的作用。

  • 标签: 偏头痛 神经原性炎症 动物模型
  • 简介:糖尿病神经性膀胱为糖尿病泌尿系统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潴留,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许多学者在DNB的治疗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常规西医治疗该病虽能取得一定效果,但仅能暂时控制症状。传统中医针灸治疗该病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神经原性膀胱 针灸 综述
  • 简介:摘要报告1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例。患者男,47岁,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病史20余年。患者两年前意外发现肝脏占位,随访期间,肿块逐渐增大。CT检查为肝Ⅳ、Ⅷ段低密度肿块;MRI呈稍长T1不均匀长T2信号,增强扫描均呈渐进性持续明显强化;最终病理确诊为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1型 肝脏 神经内分泌肿瘤
  • 简介:于92年起开展了微血管减压治疗神经性高血压18例,对18例神经性高血压伴有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的病人进入了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18例病人均见血管襻压迫相应神经

  • 标签: 临床报告 减压治疗 分离血管
  • 简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的神经性肺水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护理质量与其预后密切相关。总结了2001~2003年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引起神经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经验,认为正确摆放患者的体位。保持环境安静以保证患者有足够的睡眠,掌握吸痰时间和给氧浓度,以及合理的输液管理和饮食护理,有助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的神经性肺水肿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神经原性肺水肿 护理质量与预后
  • 简介:摘要肺间质纤维化(PF)是以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进行性损害、大量肺间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聚集为特征,最终导致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的临床疾病。迄今,对肺纤维化尚没有一种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临床较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和抗纤维化制剂。

  • 标签: 肺间质纤维化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纤维肉瘤。患者女,69岁,因乳房发现无痛性肿块3个月余就诊。乳腺X线摄影示右侧乳腺外上象限高密度肿物,边缘浅分叶,病灶大部分边界清晰,前缘略模糊,未见钙化。超声示右侧乳腺9点位低回声肿物,边界清晰,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欠均匀,可见点状强回声及索条状增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肿物内部及周边探及点条状血流信号。MRI示右侧乳腺外上象限肿块,浅分叶,T1WI呈低信号,T2WI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呈高信号,D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呈早期花环样至弥漫强化方式,肿块外侧缘及胸大肌前缘网格状强化,信号强度曲线呈平台/流出型,表观扩散系数为1.5×10-3~1.8 ×10-3 mm2/s。术后病理:乳腺黏液纤维肉瘤(中度分化)。

  • 标签: 乳腺肿瘤 黏液纤维肉瘤 乳腺X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蛋白β-455G/A(FGB-455G/A)基因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浓度(Fg)、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福建省立医院经下肢深静脉造影确诊的LEDVT患者153例为病例组,同期我院体检及住院患者中无LEDVT者262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基因,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区分FGB-455G/A基因多态性,并经测序分析证实;应用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FGB-455G/A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分布不同;455AA+AG基因型在LEDVT组分布频率高,A-455等位基因在LEDVT组分布频率高(P<0.05);血浆Fg浓度在FGB-455G/A基因型之间有差异(P<0.05),455AA+AG组Fg浓度高于455GG组;多元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其他因素的作用后,Fg(OR=1.718)和455AA+AG(OR=1.739)基因型进入最后的方程。结论血浆Fg浓度升高可能是LEDVT的独立危险因素;455AA+AG基因型携带者血浆Fg浓度高,A-455等位基因与血浆Fg浓度升高相关;FGB-455G/A基因多态性与LEDVT有关,455AA+AG基因型携带者LEDVT易感性增加,A-455等位基因可能是LEDVT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原 基因多态性 FGB-455G/A
  • 简介:摘要肘管综合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尺神经受压而出现的以小指指腹麻木不适,尺侧腕屈肌及环指、小指指深屈肌肌力弱,手内在肌萎缩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早期的手术治疗是单纯切开减压,1898年提出进行尺神经前置,1957年提出了肘管支持带及其附近的筋膜的概念,1958年在临床上正式提出肘管综合症的命名。肘管综合症的治疗包括原位松解、内上髁切除、尺神经前置等。本科在治疗肘管综合症时常规行尺神经松解+前置。手术以肘关节内侧尺神经沟体表投影做纵形切口,长约8 cm,切开皮肤浅筋膜,显露深筋膜,上下依次松解Struthers弓、臂内侧肌间隔、肘管支持带、弓壮韧带。多篇文献报道简单的切开减压和减压+前置治疗效果相似,但前置并发症更多。内镜下松解有多种技术,如Hoffman技术、Cobb技术等,文献报道疗效不等,但总体满意。本科采用Cobb技术治疗了15例患者,总体效果满意。总体而言切开减压+尺神经前置与内镜下松解治疗原发性肘管综合症总体疗效大致相同,但内镜手术术后7 d即可返回工作岗位,而前置术则需要70 d才能回到工作岗位。具体选用哪种治疗方式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决定。

  • 标签: 肘管综合症 尺神经 减压 关节镜
  • 简介:糖尿病神经性膀胱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症状不一,目前尚无成熟的治疗护理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12月我科在采用系统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穴位温灸并低频脉冲电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性膀胱34例,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 脉冲电治疗 低频脉冲电 疗效观察 温灸 穴位
  • 简介:摘要直接测定血浆中纤维蛋白含量,可反映纤维蛋白增高或减低的实际状态。血浆纤维蛋白(Fg)是参与血液凝固的一种血浆蛋白质,称为凝血因子,在止血与血栓方面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测定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蛋白(Fib)检测对评估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再发的价值。方法选择老年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Fib水平平均分为A、B、C、D4组各25例,分析Fib水平与NIHSS评分及再发率的相关性。结果①治疗前血浆Fib水平、NIHSS评分A<B<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Fib=9.76,FNIHSS=12.86,P<0.05),血浆Fib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性(r=0.671,P<0.05);②100例患者21例再发,再发率为21%,再发组患者血浆Fib水平高于非再发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37,P<0.05),再发组随访期间Fib异常发生率为66.67%,高于非再发组的4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1,P<0.05)。结论检测Fib对有助于评估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与再发危险性。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老年脑梗死 神经功能 再发率